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案例分享》

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案例分享》

人體產熱和散熱
一、產熱
人體的熱量來自體內所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由於化學反應的不斷進行熱量也不斷地產生。產熱最多的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臟。骨骼肌產熱量因機體活動情況的不同而有較大幅度變動,肝臟是機體內代謝旺盛的器官,因此產熱也很多。在安靜狀態下,機體一些器官產熱量的比例大致如下:心臟及呼吸器官16%,肝臟、脾臟及消化器官30%,腎臟5.6%,腦、脊髓18.4%,骨骼肌25%,其它5%。產熱過程與基礎代謝、肌肉活動、內分泌腺激素(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及交感神經活動有關。交感神經強烈興奮時,可使代謝率增加40-50%之多。
二、散熱
人體絕大多數代謝反應都是放熱的,人體向體外散熱主要有四種散熱形式。
1.輻射散熱:即機體以發射紅外線方式來散熱,約佔散熱總量的44%,宇宙間所有物體都能發射紅外線。輻射散熱的多少直接取決於體表溫度和環境溫度之間的平均溫度差的大小。當人體周圍有高於人體體表溫度的物體時,人體表面則從這些物體吸收紅外線,體溫因而升高,如於爐前作業的工人、烈日下野外勞動者:反之,環境溫度過低,散熱過多,也會導致溫度下降。人體是良好的輻射體,也是良好的吸收體。
2.傳導和對流:約佔散熱的31%。傳導是指體熱由體表直接傳導給與體表相接觸的物體。對流系指體熱傳給與皮膚相接觸的空氣,即通過空氣的流動來實現的。當體表溫度與空氣溫度相等後對流也就停止,對流散熱的多少取決於風速。
3.蒸發:約佔散熱的21%。當外界溫度等於皮膚溫度時前三種散熱形式基本停止。。若環境溫度高於皮膚溫度,身體表面的水分由液體狀態轉化為氣體狀態,這就是蒸發。蒸發通過出汗及不感性蒸發(皮膚、呼吸)來調節。
三、人體體表溫度的變化
1.體殼,體核溫度:體殼部分的溫度為體表溫度(最外層皮膚溫度)。體核部分(包括心、肺、腦、腹腔器官,肝臟溫度最高)。皮膚溫度是不穩定的,容易受環境溫度衣著等條件影響,溫度波動較大,而體核溫度比體表溫度高,穩定,不同部位雖也有差異,但多維持在一個較恆定的範圍。
2.體內器官溫度差異:肝臟溫度最高38攝氏度,腦接近,腎、胰腺、十二指腸等器官次之,直腸溫度更低。體表溫度以胸腹面部為高,四肢較低,上肢大於下肢,近端大於遠端,胸面大於背面。
3.人體體溫調節:主要通過體溫調節中樞來實現的。如局部血流量、組織代謝、植物神經功能出現異常時,首先會在體表溫度即皮溫上顯示出來。
醫用熱像診斷儀是接受人體表面在不同部位上輻射出不同強度的紅外線,並轉換成溫度,用來進行疾病診斷和人體功能狀態的研究。
四、熱像儀的優點
它是一種功能性檢查儀,它反映的是人體代謝及血運的變化,這種變化通過人體表面溫度的變化表現出來,而X光、CT、B超、核磁儀器具有線補性,而並不能相互取代,比較起來紅外線熱像儀有以下優勢:
1.癌症的早期診斷:當癌變部位尚未形成佔位性病變時,X光、CT、B超核磁儀器是不會發現任何異常的,然而在癌症早期,癌變組織的代謝狀況最為活躍,此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傳遞到體表上,並引起體表溫度的改變,紅外線熱像儀能夠靈敏地捕捉到這種變化,實現癌症的早期診斷。
2.炎症、疼痛、神經性疾病的診斷:炎症疼痛神經性疾病在沒有使人體組織結構發生任何改變時,X光、CT、核磁B超儀器,不能檢查出的病變,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即能提供早期診斷,很好的抓住早期治療的時機。
3.被動接受人體輻射的熱能與人體無接觸,無輻射,無創無損。人們都知道X光、CT、核磁都對人體有放射性損傷,超聲嚴格地講對組織細胞也有一定的損傷,而醫用紅外熱像儀彌補了上述影像的不足,尤其適合於健康人體的普查。
4.檢查範圍廣:紅外熱像儀可採集人體全身任何部位的熱圖,操作者只需將被檢部位置於掃描範圍內即可顯示該部位的溫度分布情況,操作簡單方便,熱圖靈敏直觀。
醫用紅外熱像儀臨床應用範圍:
1.健康人群普查—疾病的初篩—亞健康狀態
2.腫瘤早期診斷—乳腺癌、皮膚癌、甲狀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
3.血循環早期障礙疾病的診斷—心肌供血不足、靜脈曲張、腰間盤病變、頸椎病、股骨頭缺血性改變
4.炎症性疾病的診斷—腱鞘炎、強直性脊柱炎、胃腸炎、前列腺炎、胰腺炎、闌尾炎
5.疼痛性疾病診斷—頭痛、神經痛、頸間腰腿痛、關節疼痛
6.周圍神經疾病的診斷—面癱、面肌痙攣、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醫用熱像儀熱圖案例解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醫學家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醫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