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氣質量好轉是在付出沉重代價基礎上實現的」!現如今,環保改革方向已指明

「空氣質量好轉是在付出沉重代價基礎上實現的」!現如今,環保改革方向已指明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3月2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對於環保整治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王國慶回應道,「我們必須強調,大氣污染防治和經濟發展、保障民生並不矛盾。綠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銀山。高排放、高污染的經濟增長不僅影響長遠發展,而且影響百姓的生活和健康。這不是我們所要的增長。」

近年來,環境執法力度持續加大,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然而隨之而來的環保與經濟兩本賬始終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如何協調大氣污染治理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之間的關係,如何讓藍天更多持續下去,這已成為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

王國慶說,與「霧霾」相關的問題,幾乎成了這幾年兩會新聞發布會的必答題,但要答好這道題確實不太容易。2017年「大氣十條」各項考核指標如期完成,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尤其是2017年,人們明顯感覺到藍天白雲的日子多了,在朋友圈裡曬藍天白雲的明顯減少。

不過,對於藍天白雲能否常態化這個問題,王國慶也坦承仍不可過於樂觀。因為眼下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是在中央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和部署的前提下,是在付出了沉重代價和氣象條件有利的基礎上實現的,正如人們所說的「人努力」和「天幫忙」

「所以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生態環境出問題的根子在於增長方式的粗放、生產方式的落後、生活方式的不環保。而這些根本性的問題,現在還沒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他講道。

王國慶認為,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當下,更應該抓住時機堅決地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運輸結構,從源頭上減少污染,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發展方式和生產方式。同時,要堅持全民共治,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實現以效率、和諧、可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大氣污染防治是個複雜持久的系統工程,只要全社會思想上高度重視和行動上鍥而不捨、馳而不息,一步一個腳印地持續推進,我們對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信心還是滿滿的。」

據他介紹,全國政協近幾年始終高度關注生態環境治理問題,今年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的兩個議題之一就是污染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委員們將在大量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為推進污染防治工作建言獻策。

我們從中選擇了有可能與環保領域改革相關的部分章節與大家分享: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解讀

十九屆三中全會於2月28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以下稱《決定》)。《決定》中確定了關於機構改革的背景、原則、方向和具體內容。儘管《決定》中很多內容在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有所展示,但是在兩會前通過並在會議期間以《決定》形式發布其含義更加明確,內容也更為具體。毫無疑問,幾天之後《決定》中的的全部方針都將轉化為具體的改革方案。

《決定》中傳達出來的信息非常豐富,涉及黨、政、軍、群方方面面,既有宏觀原則,也有具體措施。

原文:

四、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

(二)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清理和規範各類行政許可、資質資格、中介服務等管理事項,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准入限制,優化政務服務,完善辦事流程,規範行政裁量權,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保障各類市場主體機會平等、權利平等、規則平等,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解讀:

環評資質是環保部管理的最重要的資質之一,在各行業資質管理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環評資質一定不是改不改的問題,而是大改、小改、如何改的問題。各位環評從業者,如果對這樣明顯的趨勢仍視而不見,那麼只能說「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原文:

(四)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製度保障。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推進「多規合一」,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

解讀:

這部分內容的精神在十九大報告中已有所體現,但在這裡傳達的信號更加清晰,環保部的大部制改革極有可能在本屆兩會中實現。

原文:

(五)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改變重審批輕監管的行政管理方式,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上來。創新監管方式,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加快推進政府監管信息共享,切實提高透明度,加強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領域的監管,主動服務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高監管執法效能。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信用監管,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加快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台建設,發揮同行業和社會監督作用。

解讀:

今年2月,環保部已經發布了《關於強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事中事後監管的實施意見》。應該說,近年來高層對於「放管服」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方向是堅定而一貫的,包括環保在內各個領域也一直在朝這一方向執行。「強化環評事中事後監管」意味著事前審批的重要性相對降低,那麼環保諮詢的市場方向也必將從事前(環評)占絕對優勢跟隨政策變化轉向環保諮詢全周期、全過程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化雲 的精彩文章:

TAG:天化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