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交媒體的依戀症:「老大哥」式的集體凝視

社交媒體的依戀症:「老大哥」式的集體凝視

「沒有辦法知道,在某一特定的時間,你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有人在監視著的。甚至可以想像,他們對每個人都是從頭到尾一直在監視著的。反正不論什麼時候,只要他們高興,他們都可以接上你的線路。」

這是小說《1984》的一段文字。在該部創作於1948年的作品中,作者喬治奧威爾虛構了一個極權國家,人們無時無刻不被監視。同時,他也創造出了一個神一般的「老大哥(Big Brother)」形象,充滿光輝神秘的氣息。沒有任何人見過「老大哥」,但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老大哥」的存在。國家到處掛滿了「老大哥」的畫像,不論你走到哪裡,「老大哥」總是「看」著你。

在小說中,對「老大哥」的崇拜幾乎演變成了一種宗教儀式:「全部在場的人都緩慢地、有節奏地、深沉地再三高叫『B-B! B-B! B-B!』(Big Brother的首字母組合)

「他們叫得很慢,在第一個「B」和第二個「B」之間停頓很久,深沉的聲音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野蠻味道,你彷彿聽到了赤腳的踩踏和銅鼓的敲打。他們這樣大約喊了三十秒鐘。這種有節奏的叫喊在感情衝動壓倒一切的時候是常常會聽到的。

「你只能在這樣的假定下生活——從已經成為本能的習慣出發,你早已這樣生活了:你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有人聽到的,你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細觀察的。」

其實在當下,「老大哥」式凝視的意涵已經超出了「極權政府集體監視」的範疇,用其來形容當代人在社交媒體依戀下的凝視狀態似乎也頗為恰切。我們可以時時提防著被「老大哥」控制,被窺探隱私。但在某種程度上說,「老大哥」的指向已不再只是某個極權的政府或者政黨,而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

早晨,你被手機鬧鐘叫醒。關掉鬧鐘,躺在床上,先刷一遍昨晚的朋友圈和微博,看看自己錯過了什麼朋友的動態。

走向教室或公司的路上,為別人更新的狀態點贊,琢磨幾個評論。

忙了一天,晚上去和好朋友去一家新開的館子吧,一張自拍合影,標註上定位。

深夜分享一首自己喜歡的歌,將自己不可捉摸的心情當作配文發出去。

……

「『老大哥』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集體,一個凌駕於每一個個體之上的自有的運行邏輯和方法。」通過發送狀態、標註定位、分享音樂,我們的個人資料、行蹤、志趣和愛好也被主動而興奮地提交到了社交網路上;同樣地,類似於某種「交換」,我們又用集體的眼光審視窺探著社交網路上其他人的生活,評判著他們的愛好、行蹤和志趣。我們不用「老大哥」來監視我們,但會主動將自己的隱私曝露給老大哥,而這裡的「老大哥」,就是處在社交網路的每一個人。

「如果個體放棄他們的特徵,融合入集體,做到集體就是他、他就是集體;由於集體不會死亡並會永久持續下去,權力也將永久持續下去。」不由想到時下流行的網路直播,主播可以面對鏡頭,向屏幕背後成千上萬的陌生人進行自我表達,並在這些陌生人的圍觀和慫恿下做出各種行為,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展示身體。這時候,屏幕背後的觀看者就像「老大哥」一樣享受著集體凝視的快感。

我們可以津津樂道於他人的生活,卻也可以成為別人津津樂道的對象。梁文道曾經在一檔節目里說,我們每個人集體地窺探一個人的隱私,這就是我們這個年代。我們每個人都想有自己的隱私,希望有一種獨自的生活不受窺看。但我們又有一種渴望看到他人隱私的慾望。

在某一刻,我們都是「老大哥」,注視著他人;而在某一刻,我們又都是被注視的那一個。

在某門課上,為了幫助我們簡單了解網路時代下用戶隱私的泄露情況,老師讓我們調查自己或周圍朋友使用社交網路時哪些重要個人信息泄露給了網路服務商,哪些信息可以輕易在網路上獲取……在搜索引擎輸入一位朋友的名字後,我發現,他的姓名、民族、照片、就讀學校等信息直接顯示在檢索結果里。接著,我在微信、微博、人人網上也獲得了該好友的個人資料,包括照片、故鄉、所在地,甚至每天的起居日常都可以找到。

既然我們的信息極易被曝露在社交網路上的集體凝視之中,又是什麼讓人們依然對社交網路的分享行為產生依戀?

《一起孤獨》的作者Sherry Turkle認為,社交媒體使我們產生了三個幻想:一是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收穫關注;二是我們總是能夠被聽到;三是我們永遠不必獨處。社交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但事實上,你並不能真的從朋友圈裡獲得一切信息、跟上所有的潮流、告別孤獨,也不能真正成為精心裝扮出來的那個你。

愛默生說:「人只有一半是他自己,另一半是他的表達。」而悲哀的是,為了獲得「關注」而消解孤獨感,我們寧願將自己的隱私信息讓渡,主動曝光於他人的視野之中。於是,孤獨的現代人,每天在欣賞著他人的真人秀的同時,也成為了自己真人秀的主角。

有些諷刺的是,即使我把這樣的觀點寫進了文章,還是期待著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將它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我也會為我的一點點想法得到關注而沾沾自喜。

或許倫敦大學學院(UCL)人類學系教授丹尼爾·米勒(Daniel Miller)的觀點能讓我稍得寬慰:雖然人類一直在被技術的發展裹挾前行,但人性一點兒也不會改變,重要的不是技術的好壞,而是我們對待技術的方式。

參考資料

1、揭開社交媒體「真相」,誰塑造誰?

2、FOMO:一種社交時代的專屬疾病 | 心理學解讀「霧霾」刷屏

文字 | 劉天宇

責編 | 孔德淇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由「大學新聞」與南京大學新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琪說 的精彩文章:

TAG:嘉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