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此國部隊被英美當作實驗室小白鼠,一場戰鬥損失70%兵力

二戰此國部隊被英美當作實驗室小白鼠,一場戰鬥損失70%兵力

原標題:二戰此國部隊被英美當作實驗室小白鼠,一場戰鬥損失70%兵力




NO.405 - 迪耶普戰役


作者:葛澄

編輯:Q先森 / 出品:冷熱軍事史


世人皆知諾曼底登陸對於二戰具有轉折性意義,卻很少有人了解,諾曼底登陸的兩年前,盟軍就對法國北部港口城市迪耶普發起過一次試驗性質的突襲。這次突襲規模小,時間短,以慘敗告終,漸漸被後人遺忘。


但蒙巴頓將軍說:?我毫不懷疑,諾曼底的勝利開始於迪耶普海灘。因為每一名戰死在迪耶普的士兵,都至少挽救了諾曼底戰役中的十幾個生命?


確實,對於盟軍高層,迪耶普就是諾曼底的預演。迪耶普戰役的六千官兵,以遠高於諾曼底的傷亡比例,為兩年後的大規模登陸做了次綵排。



▲ 諾曼底登陸


策劃迪耶普:大規模登陸的預演



1942年的希特勒正大舉挺進斯大林格勒,英美意識到不能讓蘇聯被打垮,否則德軍將全力對付自己。


丘吉爾急於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分散德軍力量,讓蘇聯人看到:我們一直在西線搞事情,你也一定要挺住!同時盟軍也急需一場勝利鼓舞士氣。

對迪耶普戰役的決策看似很有邏輯——盟軍的長遠目標是建立一個通過法國海岸進入歐洲大陸的橋頭堡,大規模突襲還可以摧毀敵軍防禦工事和交通設施,繳獲德軍技術情報。


但在大規模登陸戰役之前,必須對一系列假設進行測試。


比如,是否可以拿下一個足夠大的海港以便將來的行動使用?如何設計和建造用來裝載坦克和重型火炮的艦船?新裝備、通信線路和指揮鏈的效率如何?


所有這些都需要在實際行動中尋找答案,而且還得是陸海空聯合作戰的複雜組合。


從這個意義上說,迪耶普突襲是手段,後來的諾曼底才是目的。迪耶普的目標就是攻打港口,收集信息並摧毀防禦後返回,最好還能帶回使用恩格瑪編碼的德軍通訊設備,總結經驗鼓舞士氣。


迪耶普位於上諾曼底區,是法國西北海岸一處擁有陡峭岩壁的度假小城,沿著俯瞰海峽的懸崖建造,還擁有一個中等規模的港口。選擇這裡突襲的首要原因很簡單,距離英國近。



▲ 畫家莫奈筆下的迪耶普懸崖



▲ 迪耶普所在的英吉利海峽處比較狹窄,處於盟軍作戰飛機的作戰範圍之內。

短暫而慘烈的突擊行動



代號?慶典行動?的迪耶普突襲從行動到撤退一共只打了9個小時,留下大批傷亡和被俘將士,從頭到尾都是慘痛的教訓。


迪耶普原先並不是德軍?大西洋壁壘?中的重點防禦地區,但是有資料顯示行動前德軍已注意到盟軍動向,因而加強了防備。


盟軍對迪耶普的情報收集卻是各種疏漏——不僅用度假風景照評估登陸的距離和坡度,還沒能偵察到巨大的火炮,完全低估了當地的防守強度。


1942年8月19日凌晨,由蒙巴頓將軍統一指揮的龐大艦隊從英國普利茅斯和南安頓起錨,向對岸進發。


突襲部隊由加拿大第2師5千人,英軍1千人,少量美軍以及包括6艘驅逐艦在內的237艘艦艇,以及74個英國和加拿大皇家空軍中隊組成



▲ 加拿大卡梅倫高地人步兵團出發


部隊橫跨海峽,在迪耶普海灘大約16公里長的5個不同地點發動襲擊,加拿大第2師負責正面攻擊,英國突擊部隊被派去摧毀德軍正面防線的兩翼

奇襲本該在夜色掩護下接近海灘,趁著黎明的微光發起攻擊,卻不幸地在接近對岸時遭遇了一支德軍船隊,槍炮聲驚醒了岸上的德軍,就這樣葬送了突襲的效果。


衝上岸的加拿大士兵又驚恐地發現,海灘比想像的更狹窄。高聳的崖壁上藏匿著無數機炮,傾斜的沙灘上布滿了坦克陷阱,各種障礙物和碉堡交錯,形同迷宮,而盟軍的空中支持也因目標不明確而難以發力。


整個海灘完全被懸崖上的德軍炮火控制,登陸部隊遭遇了猛烈射擊,幾個團的兵力被牢牢地釘死在海灘上無處可逃。有的營幾小時內就有超過200人被打死,這個傷亡比例對於加拿大軍隊來說,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是最高的。



▲ 留在海灘上的加軍屍體和丘吉爾坦克


激戰中加拿大一個排的兵力穿過防線突擊到了迪耶普鎮上,忙亂中一條信息混亂的情報被發送到在英國的指揮部。


第2軍軍長羅伯茨誤以為先頭部隊已經在迪耶普鎮上站穩了腳跟,立刻命令一個營的預備隊跨海登陸,這個營就這麼填進了德軍火力網。


上午11點盟軍在絕望中撤退,火海中很多人被從海灘上救出。到了下午,最後一艘船已經離開,剩下的加拿大人被迫投降。潮起潮落中,大海沾滿了紅色,許多倒在岸上的犧牲者被海浪帶走。


他們不該被遺忘


?不要擔心,這將是小菜一碟。?這是加拿大第2軍羅伯茨軍長在行動前對將士說的話。


有人認為羅伯茨對於這次慘敗負有責任,也有人稱他為替罪羊。四年後的迪耶普紀念日上,羅伯茨收到了一個匿名包裹,裡面放著一塊蛋糕(英文中?一塊蛋糕?即?小菜一碟?的意思)。


參加戰鬥的加拿大部隊損失3500人,其中916人喪生,將近2000人被俘,只有2200人返回英國,此外還有210名英美軍人陣亡



▲ 被俘的加拿大士兵


迪耶普9個小時戰鬥中被俘的加拿大士兵數量,比加軍在西歐後來整整11個月的戰役中,或在義大利戰場20個月中被俘的數量都多,這碟菜真的太大了。


盟軍還損失了大量的船隻和飛機,造成了盟軍在整個二戰期間單日最大的飛機損失,共計119架戰機在試圖保護登陸部隊時被擊落。



▲ 英國噴火戰鬥機


不論多麼慘痛的失敗也會留下英勇的故事,這次突襲中一位空軍下士傑克?尼森塔爾主動請命完成一項秘密任務——去獲得雷達站的重要情報。

傑克是一名專家,與他同行的11個士兵保護他進入雷達站,並受命可在危急時刻殺死他,傑克自己也攜帶了劇毒藥片。


可惜防禦火力太強,傑克意識到不可能進入站內了,乾脆冒險切斷了所有的電話線。德軍不得不改用電報發信,這些信息都被英國截獲,得到了有關駐防兵力的重要情報。


傑克在撤退時再次遭遇德軍,混亂中3個法國一戰老兵故意沖入戰火中,悠閑地溜達起來。


受到嚴格指令不得射殺平民的德國軍官只好下令停火,幾個老兵趁機示意受阻的傑克他們趕緊跑。就這樣,傑克和護送他的唯一倖存士兵得以安全返回英國。



▲ 迪耶普的倖存者返回英國


令人唏噓的是,兩年後的諾曼底戰役贏得了所有榮譽,而在迪耶普陣亡的士兵,尤其是加拿大士兵長期被人遺忘。今天,迪耶普鎮到處可以看到楓葉旗幟,海濱長廊建有幾個紀念館。


戰後埋葬在迪耶普的944名盟軍士兵中,有707名是加拿大人,他們是二戰期間一百萬加拿大武裝力量中的一員,也是犧牲的4萬多戰士中的一員。加拿大軍人以自己的英勇行為為國家贏得了聲望


對於在迪耶普戰鬥和犧牲的士兵,最好的讚揚來自德國軍隊的正式報告:?敵人,幾乎完全是加拿大的士兵,勇敢,非常的勇敢。?


▲ 位於迪耶普的加拿大軍人墓地


迪耶普的失敗成就了諾曼底



不論怎樣看,迪耶普戰役都是一次可怕的失敗,明顯沒有任何成功的機會,並可能導致大量傷亡。在1942年8月,盟軍還沒有知識和經驗來評估這種行動的風險,後來對兩棲登陸戰役的評估,就來自於迪耶普這樣的行動


毫無疑問,在諾曼底登陸中,盟軍仔細研究和參考了迪耶普戰役,在兩棲登陸戰術上做了重大改進,這包括:


- 情報必須可靠,進攻必須出其不意;


- 不能再攻打防禦良好的港口,進攻過的港口無法使用。諾曼底戰役中盟軍打造了可以持續裝卸物資的人工港;



▲ 德軍MG34機槍組


- 對敵軍重點防衛的海岸線,正面強攻需要兩翼迂迴相配合;

- 使用傘兵部隊空降在敵軍防線後方,切斷橋樑和道路,阻止敵軍增援;


- 大規模使用海軍艦炮和空中火力打擊德軍堡壘,登陸部隊必須在坦克和炮兵協同下發起進攻;


- 必須在各個層面加強溝通:包括各部隊和總部之間,空軍海軍和地面部隊之間。


迪耶普戰役的真正意義兩年後顯而易見,所有經驗都使諾曼底登陸日的傷亡降低到相對較低水平。



▲ 海灘上陣亡的加拿大士兵


在德軍的宣傳里,迪耶普突襲成了一個笑話,盟軍慘敗的景象立刻傳遍了德國和其佔領區。


德軍發現?大西洋壁壘?對付盟軍登陸是有效的。更重要的是,統帥部確信,盟軍將從英吉利海峽的狹窄處發起進攻,因此特意加強了迪耶普到加萊一線的工事和防禦兵力。


然而兩年後,盟軍選擇了迪耶普以西200公里,德軍相對輕視的諾曼底海灘作為主戰場


爭議


迪耶普戰役的初衷和實施充滿了爭議,其中關鍵一點是,這次行動為什麼要派加拿大士兵去(送死)?


加拿大對自己人的慘重傷亡耿耿於懷,事後有人說犧牲的士兵就是蒙巴頓晉陞之路上的墊腳石。



▲ 英國蒙巴頓將軍,迪耶普突擊時期盟軍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開闢第二戰場前的試驗性戰役是必須的,但正是因為風險太大,所以英美主導的高層選擇了加拿大部隊。戰後一些加拿大老兵回憶說:我們被當成了做實驗的小白鼠


另一方的觀點是,自戰爭爆發幾年來加拿大軍隊一直在英國訓練,輿論開始質疑軍隊的無所作為,有些加拿大的政治家和將軍也急於要加拿大軍隊經歷戰鬥,以減輕軍隊內部的不耐煩情緒。


更有一些學者認為,英國人力主打迪耶普出於複雜的政治考慮,丘吉爾當然知道此戰必敗,但是他們需要這個失敗,需要一個證據拿給斯大林看——我們儘力了,但時機不到,1942年沒有能力開闢第二戰場。


這些爭議中隱藏的真相,恐怕只有站在上帝視角才能看清了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美國大兵容易遭受戰爭精神創傷,是他們太脆弱嗎?
麥克阿瑟為什麼只能當將軍而當不了總統?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