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練就此身如翻浪,終歸大海做波濤 摺疊勁

練就此身如翻浪,終歸大海做波濤 摺疊勁

內家拳有個勁叫翻浪勁,有的門派叫疊加勁,形容的是一種類似於波浪翻轉時的動態勁。古人都是以自然萬物為師,練就的拳術也充滿了自然的氣息,帶著中國的一種味道。翻浪勁的技術,有人用俗語講明白了,就是用身子追著手打,空間方位的不同,造就了主次關係上的差異,人和人差在哪裡了?就是對事物認識角度的不同,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和廣度,拳術亦是如此。從你怎麼看待它時,就決定了你未來的檔次。霍然頓悟其實沒有什麼神奇的,就是所有以前的認知和看待世界的角度被某一種力量徹底顛覆了,人如同如夢初醒,開始了一階段的修行,人古練拳是想借拳勁開了智慧,不破不立。平常人遇到事情的第一個反省是舉胳膊,練拳的就是要把這個下意識反應進行改良,舉胳膊保護或進攻對不對?當然對!但沒有後續跟進是不能成事的。單純的胳膊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見過兩個老太太打架嗎?為什麼周圍的人都在笑,因為感覺動作滑稽,除了抓撓和無目的性的踢踹之外,軀幹幾乎是置身事外,沒有起到一丁點兒作用,所以眾人感覺沒有威脅感,由於感覺事不關己,則起鬨的,叫好的也就膽子大起來,這是其實國人的悲哀,透露了內心的空虛和麻木。練拳要學會疊加效應,說白了就是一個目的,加大打擊力度,在精準擊中要害的同時,強度也必須最大化。可怎麼做到的呢?看看動物們之間的博弈,它們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不是嗎?因為它們有一個動作會反覆出現,就是「撲擊」,不要小看這一撲,首先是啟動了加速度勢能,然後拉長脊柱,在接觸對方的一剎那,躬身合上了脊柱,完成了一次進攻或防守。人的運動一定不能忽視脊柱的開合,老話也有管這個東西叫浪打浪,意思是不停的疊加。心意六合拳叫搬丹田,八卦掌叫翻浪勁,陳式太極拳也直接就叫胸腰摺疊。通背掌的甩膀勁其實甩的不是膀子,而是從脊柱某一節,運出來的一股子勁,真正的摔碑手沒有脆響,都是悶聲,那是力道沉猛,一下把勁打了進去。山西派形意拳的龍形,一起一落之間,要求在空中必須做出脊柱的一次摺疊,為什麼呢?很簡單,我不是在用手打你,我是在拿整體拍你,龍有壓境之勢。能用上整體動勢的人是高手,所有的領袖都有調動整體運作的能力,因為掌握使用主幹的方法。《內家拳統一理論》中有一句話,記憶猶新,「所謂的拳學結構,無不出自脊柱。所有的脊柱,以開合摺疊為根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浮屠 的精彩文章:

拳道成就標誌 內家拳頻率的秘密
修鍊內家拳必知 龍蜇身

TAG:太極浮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