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fo的殊死一搏

ofo的殊死一搏

文丨金融之家 藥糖

金融之家3月7日訊,春節過後,各品牌共享單車集體掀起漲價潮,再次點燃共享單車的話題度。漲價背後眾說紛紜,最直接的原因是沒錢了,ofo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ofo缺錢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此前已有資金鏈斷裂傳言流出。年前曾有傳言阿里會對ofo追加10億美元投資,無奈後期不了了之。更有傳言稱融資落空皆因滴滴拒絕在融資協議上簽字所致,滴滴對此矢口否認。傳言只能是傳言。

春節前夕,ofo終於拿到來自阿里的救命錢。但這筆錢並不是融資,而是借款。2018年2月5日,ofo將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地共計4447472輛自行車作為資產抵押給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獲得5億元借款。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螞蟻金服關聯公司,法人為井賢棟。

7天後的2月12日,ofo再將400多萬輛共享單車抵押給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獲得12.66億元借款。這家帶著「天貓」字眼的公司無需贅言,仍是阿里旗下產業。至此,ofo終於拿到共計17.7億元的借款,而這距其上一筆7億美元融資已經整整過去8個月。

有意思的是,抵押貸款發生前一個月,ofo還對外聲稱公司現金流健康,不存在資金鏈斷裂危機。據ofo以往披露的單車投放數量粗略統計發現,這400多萬輛共享單車基本是ofo投放到市場上的單車總量。17.7億元的抵押貸款帶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倘若不是山窮水盡,相信ofo絕不會出此下策。

表面來看,阿里這次充當了「白衣騎士」的角色,但看完雙方協議就會發現事情並不簡單。協議規定,ofo必須在2018年6月7日和2020年2月10日歸還抵押所獲得的資金。這就意味著,未來兩年內,ofo必須償還阿里借款共計17.7億元人民幣。但這對目前尚處於虧損階段的ofo而言絕非易事。

在ofo的資金危局之下,更精彩的是參與各方的權力博弈。滴滴入局較早,在ofo佔盡先機。阿里進場較晚,拿到的股份很少。但一向強勢的阿里並不滿足於此,朱嘯虎退出時所持ofo股份估值已經高達30億美元,阿里不惜重金接盤,持股一舉升至10%以上,其對ofo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曾有投資人透露,年前傳言的阿里對ofo的10億美元投資是帶有目的性的。阿里希望藉此機會吃下全部額度,並拿掉戴威的一票否決權,同時稀釋滴滴的股份。而戴威則希望引入阿里的融資拿掉滴滴的控制權,將其變成純財務投資人,董事會席位保留一個。雙方各有盤算,但最終沒能擺脫滴滴的一票否決權,融資最終化為泡影。

儘管滴滴否認該說法,並稱會和阿里在動作上保持一致,但滴滴的存在確實限制了ofo的業務拓展。2017年下半年,摩拜的業務範圍已經開始向共享汽車方向傾斜。2017年9月,摩拜與首汽約車建立戰略合作關係;2017年11月,摩拜在貴州省建立共享汽車項目。摩拜在出行領域不斷外延,ofo卻礙於滴滴的存在,止步於共享汽車大門之外。

而滴滴並非專情於ofo一人。在小藍單車陷入債務危機瀕臨破產之際,滴滴果斷出手拿下小藍單車。在與小藍單車的合作中,滴滴佔盡優勢:以極低價格獲得小藍單車的業務託管權,卻在棘手的債務問題上撇得乾乾淨淨。滴滴將小藍單車收入囊中,有助於其在出行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是對ofo的一種牽制。

與滴滴的交惡讓ofo更傾向於阿里,如今17.7億元的抵押貸款便是最佳說明。戴威想靠17.7億元借款達到曲線救國的目的,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阿里看中的卻是整個ofo。更有看頭的是,在ofo步步為營的同時,阿里還與永安行建立了合作關係,並大力扶持哈羅單車。

一場資本大戲鳴鑼開場,各玩家粉墨登場各顯神通,而最終鹿死誰手,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之家網 的精彩文章:

BAT的投資者應重點關注這「四大戰場」

TAG:金融之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