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周壹講義 教會史:教會歷史的黑暗時期

每周壹講義 教會史:教會歷史的黑暗時期

這一時期的西歐,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出現諸侯割據的局面。

諸侯之間為了互爭領導地位,經常打仗。一些諸侯如義大利的諸侯甚至達到能夠控制羅馬,掌握了指派教皇的大權。因為這一時代教皇是由義大利城的人民和聖品人員選舉出來的。出現了懦弱、完全不合適的人被選為教皇現象。尤其是公元十世紀時期教皇地位淪落到最低點,教會完全控制在屬世統治者手中。通常打勝仗的諸侯立刻把前一個諸侯所提拔的教皇廢掉,自己再立一位新人。因此教皇的替換速度非常快,從公元891年教皇司提反六世去世,到公元955年教皇約翰十二世登位,其間不下二十位教皇更換,是教會最羞愧、最恥辱、最混亂的時期。

1.教皇投靠德國皇帝

為了改變因得罪諸侯而被更換的命運,教皇約翰十二世向德國國王奧圖一世求助。奧圖一世擁有廣大土地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之助,兼并了許多公侯貴族。從這時起一直到拿破崙(Napoleon)時代,德國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不僅擁有教會管理權,同時也是屬世的統治者。奧圖一世的大權在於他能指派主教及修道院院長,在當時,這種大權叫做「授衣禮」(Investiture)「授衣禮」就是授與當選主教戒指及權杖,作為地位的象徵(授衣指賜予相關聖職的禮服)。奧圖一世不是聖品人員,他以平信徒身份將這些象徵授與當選的主教,所以稱為「平信徒授衣禮」(Lay Investiture)。奧圖一世所指派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都是一些支持他的人。

出於自己利益的考慮,奧圖一世接受教皇約翰十二世的請求力挺教皇。任何諸侯貴族的力量都抵不過國王與教會的聯合勢力,諸侯再也不能、也不敢控制教皇教皇約翰十二世。為表示感激,教皇於公元962年二月二日為奧圖加冕為帝,使這個在查理曼懦弱的繼承者手中分崩離析的神聖羅馬帝國,再度恢復起來。這個帝國也因此與德國結下不解之緣。直到公元1806年被拿破崙消滅時為止。

由於德王奧圖一世的幫助,使教皇制又跨進了一個新世紀,打破了一個教皇只能由義大利人當選的傳統。此前,所有教皇都是義大利人,現在這個傳統被打破了。教皇約翰十二世之後日耳曼人貴格利五世當選為教皇。德王奧圖三世於公元999年把他的老師,當時最富學識的大主教加貝(Gerbert)放在教皇寶座上,成為第一個法蘭西教皇,號稱西維斯特二世。

2.教皇職位的買賣

1033年後,教會再度面臨倍受羞辱的危機。這時義大利特士堪(Tuscan)家族控制大權,他們於公元1033年立本尼狄克九世(BendiciIX)為教皇。當時,本尼狄克只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後來他成為品行最卑劣的一位教皇。由於他的行為太敗壞,以至於公元1045年被特上堪家族的對頭克里仙祖族(Crescenzio)逐出羅馬。他們另立了西維斯特三世為教皇。但過了不久,本尼狄克九世又回到羅馬,繼續教皇職位。然而他逐漸厭倦這個職位,便無恥地以一千磅銀子的代價將教皇職位出賣給一個人,這人就成為教皇貴格利六世。(這種以金錢購買教會職位的罪惡行為,在歷史上稱為「西摩尼」(Simony)即「聖職買賣」)。這項無恥的交易泄漏了風聲,群情嘩然。結果,本尼狄克拒絕將他出售的教皇職位交出來;因此,在羅馬就有了三個彼此對立的教皇同時存在:西維斯特三世、本尼狄克九世、及貴格利六世。

教會是經由這些黑暗時期過來的,不論復新教或天主教徒,都當為這段黑暗的日子傷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牽手HIH 的精彩文章:

每周壹講義 教會史:封建社會的起步
每周壹講義 教會史:教皇權勢

TAG:手牽手HI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