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女性擺脫了沿襲千年的纏足陋俗,這位美國傳教士起了重要作用

中國女性擺脫了沿襲千年的纏足陋俗,這位美國傳教士起了重要作用

一百多年前的中國,男子腦後普遍拖著辮子,女子則纏小腳,這是最有損中國人形象的兩大陋俗。前者是滿族強加給漢民族的裝飾,在中國有著200 多年的歷史;後者卻是漢民族壓迫女性,畸形審美的產物,沿襲近千年。

其實,在滿清統治者入主中原後,起初極力反對漢人的纏足風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纏足。但此時纏足之風已是難以停止了,到了1668年只好罷禁。由此可見,纏足之風的根深蒂固。

19世紀中期,由於美國推行宣教運動,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學生來到中國。1859年12月,23歲的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偕同夫人及他們出生還不到五個月的女兒,踏上了駛往中國的航船,在經過210天的艱苦航行後,最終於1860年6月來到了上海。踏上中國的土地後,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以後會在這個古老的國度一呆就是四十多年,直到自己生命的盡頭。

來到中國後的林樂知,剛開始除了翻譯並介紹大量諸如《歐羅巴史》、《格致啟蒙化學》、《列國陸國制》等外國歷史、地理及自然科學等著作到中國外,還努力學習漢學,致力於中國社會的研究,同時也與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結下不解之緣。

和許多西方傳教士一樣,剛開始接觸中國婦女後,讓林樂知最感困惑的便是纏足。按照西方的人文觀念,婦女纏足是負上帝造人之本真,也就是說這種蓄意摧殘人的肉體與靈魂的行為,是破壞了上帝造人的意願。四海茫茫,這世間男女,無論他們有怎樣的人生處境,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

正如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感論》中所說的:「在人的天賦中除了自私的本性之外,還有一種本性也是客觀存在的,那就是憐憫或同情。這種人類本性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去關心別人的命運,感受別人的幸福,同情別人的苦痛」。

正是出於這種心理,林樂知在自己創辦的《萬國公報》上刊登大量言論,反對中國人對婦女身心健康的摧殘,表現出一個基督教徒所具有的憐憫之心與救世情懷。同時,林樂知看到纏足實際上是一種在腐朽文化支配下,對廣大婦女施加的刑法,其醜陋程度超過世界任何國家風俗中對人性的摧殘。讓他無法忍受的是,中國人居然把這種毀壞人性的惡劣行為,卻視為是一種趨之若鶩競相讚歎的「美」。

於是1878年8月,他在《萬國公報》上特意刊登了一篇《裹足論》的文章,指出:如果一個人,她哪怕是三寸金蓮,「而縮頸粗腰,安望其步履珊珊耶?美者,不因乎裹足而愈美;丑者,不因乎裹足而不醜」。這是對中國人非理性的殘疾審美觀的直截了當的揭示,發聾振聵。

纏足不僅危害人的健康與心靈,而且還對整個民族的血脈相傳產生消極影響。林樂知深感此害,於是在1899年11月的《萬國公報》上,刊載了卜舫濟《去惡俗說》一文,從遺傳學的角度說明了這種毒害民族的醜惡行為。

他指出纏足勢必造成婦女身體的衰弱,身體的衰弱就會造成身體發育的障礙,這樣生下的孩子有可能是身體單薄,智力低下的。此外婦女由於身體的殘疾,會對性格造成重大影響,最明顯的是膽量怯弱,這勢必又影響到孩子身上。中國衰落了,對婦女的纏足難辭其咎。

而今日之中國要強大起來,必須要改造人,使人具有強健的體魄,做到這一點就必先除去像纏足一樣的各種惡俗,剷除對人性的壓抑與摧殘,按照自由平等之理來建構中國人的價值觀念。

《萬國公報》是在中國發行最久,影響最大的一份雜誌。當時的知識分子如果想要了解西方的知識學問的話,一定要看萬國公報。由於其廣泛介紹西方,後來受到維新人士和地方要員的重視。林語堂稱透過《萬國公報》,林樂知成為他生命中,影響最大、決定命運的人物。1876年,清政府表彰林樂知的貢獻,授予他五品頂戴官銜。

後來,中國的女性擺脫了沿襲千年的纏足陋俗,林樂知這位美國傳教士起了重要作用。他用西方平等的觀念來看待中國婦女,突出表現就是特別重視婦女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在這方面,林樂知的貢獻在眾多傳教士中最為突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夜思涼涼 的精彩文章:

原本是刻骨銘心的初戀 可為何讓電影皇后胡蝶與林雪懷對簿公堂?
賴雅:一個天生的德國流浪漢,65歲時娶了36歲的中國知名女作家

TAG:靜夜思涼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