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爭劇中經常出現的迫擊炮,原來114年前就發明了

戰爭劇中經常出現的迫擊炮,原來114年前就發明了

原標題:戰爭劇中經常出現的迫擊炮,原來114年前就發明了


迫擊炮,是一種炮身短、射角大、彈道弧線高、以座鈑承受后座力、採用炮口裝填、發射帶尾翼彈的曲射滑膛火炮。從炮口裝彈藥,以曲射為主的火炮,炮身短,射程較近,輕便靈活,能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


迫擊炮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如今,走過百年的迫擊炮更像一個頑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種高新技術兵器爭奇鬥豔,而自己卻靜靜地佔據著陸軍裝備的一席之地。



迫擊炮的名稱源於兩方面:一是操作簡便,彈道彎曲,可迫近目標射擊,幾乎不存在射擊死角;二是炮彈從炮口裝填後,依靠自身質量下滑而強迫擊發,使炮彈發射出去。迫擊炮是一種小個頭的輕型火炮,它在使用時靈活輕便,適於伴隨步兵進行隱蔽活動。


迫擊炮是利用座鈑承受後坐力發射炮彈的曲射火炮,其特點:


一是射角大,射角大,一般為45°-85°,彈道彎曲,初速小,最小射程近,對無防護目標殺傷效果好,適用於對遮蔽物後的目標和反斜面上的目標射擊。


二是可以配備多種炮彈。主要配用殺傷爆破彈,用於殲滅、壓制敵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破壞鐵絲網等障礙物;還可配用煙幕彈和照明彈等特種炮彈。


三是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射擊時,身管後坐能量通過座鈑由地面吸收。行軍時身管、座鈑可分解,所以便於攜帶。


世界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則誕生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期間,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托。當時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利益而展開激戰。俄軍佔據著要塞,日本挖築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俄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於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47mm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結果竟然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這門炮使用長型超口徑迫擊炮彈,全彈質量11.5kg,射程為50~400m,射角為45 °~65°。這種在戰場上應急誕生的火炮,當時被叫作 "雷擊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擊炮。


本文由【簡媒】提供同步技術支持。用簡媒,一鍵發布10 + 平台,秒級運營100 + 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海艦隊 的精彩文章:

我國艦上除了巨大的電磁炮,還有這武器也曾體積領先世界
我國一款民用直升機具有里程碑意義,深受軍方用戶的喜愛

TAG:西海艦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