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聆聽 聽聽那冷雨

聆聽 聽聽那冷雨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聽聽,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聞聞,那冷雨

舔舔吧,那冷雨

戊戌狗年

正月二十

編輯: 雲上文化

文 | 余光中 朗誦 | 伯凡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裡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

太初有字,於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託。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麼英文,日文,俄文所能滿足?翻開一部《辭源》或《辭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雲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台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

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林沐浴之後特有的腥氣,也許那儘是蚯蚓和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緊,那腥氣。

作者:余光中,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

圖片:舒益謙,1941年生於上海,90年代定居美國,現為美國以及英國丙烯畫協會高級會員。舒益謙的作品,用筆嚴謹而又揮灑自如;能充分展現大自然山水之靈秀、莊嚴和靜恬,富有詩般的美感,予人澄明超脫的感覺。

雲上文化團隊招募

原創散文小說詩歌攝影作者&朗誦主播

期待您的加入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說不完的畫里畫外

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老樹畫畫:年後即是忙碌,縱身無邊江湖
遊子歸,在路上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