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永瑞、仇墨嬌、劉化琦三人展」探索抽象繪畫的向度

「張永瑞、仇墨嬌、劉化琦三人展」探索抽象繪畫的向度

開幕式嘉賓合影

2018年3月5日至3月14日,「繪畫的向度——張永瑞、仇墨嬌、劉化琦三人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A區一層展廳展出。

策展人、清華美院在讀博士艾雷爾在展覽的開幕式上介紹了三位藝術家的抽象繪畫探索方向,她談到:「三位藝術家都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在讀研究生,他們探索了繪畫非具象的方向,他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繪畫語言。劉化琦探索繪畫的流動感,仇墨嬌探索繪畫中的時間與空間,張永瑞探索繪畫與時間性的問題。在布展中希望給大家帶來作品相互交錯與交流的感覺,希望觀者對於非具象的作品有一個非常現場的體驗。」

策展人、清華美院在讀博士艾雷爾

一進入展廳是藝術家劉化琦的抽象繪畫作品,他的作品中很多取自於現實中的景象,如水面反射的霓虹燈,他從具象中把精神性抽離出來,再重新組合創造。在接受採訪時,他提到:「作品中的很多線條組成了一個繁密的空間,我想在這樣一個自我沉浸體驗的空間中,追求一種自由書寫。在破壞與重建,勾勾抹抹中,不斷反覆覆蓋以及疊壓隱沒或者突顯,從而寄予自己以往經驗的一種判斷,進行自我探討,追尋自我存在。」

劉化琦 《160502》 布面油畫 2016年

劉化琦(左一)與友人在現場

劉化琦作品

展廳的中間部分是張永瑞的作品,他的作品中大部分都為綜合材料作品,用到了裝畫材的木架子、紙巾、聚丙乙烯、油畫布、木炭、褲子、廢舊快遞紙袋等等。他關注創造作品的過程,認為:「在創作中如挑選材料、準備材料、製作材料的過程,都是作品完成的一個階段,我想把每一個階段都呈現在畫面之中。所以最後觀者能看到畫面上會有其它的一些材料成分,這些材料都是我在準備作品過程中所用到的,也想要呈現出來。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並不是特別重要,或者說目前這個結果不是我想要的最佳效果,因為我覺得我的畫面應該是一直在進行當中的。包括這件作品是在布展過程中才合併到一起的,從而有了新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我不能確定的,但這種不確定性又有著無限的可能。」

張永瑞《9-3_4》綜合材料 2016年

張永瑞作品

張永瑞(左)與Nikolaus Ellrodt

仇墨嬌的作品在展廳的最後部分,她的畫注重筆觸,非常乾淨且天真,極其生動又極有力量。她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主要想做一種嘗試,放在學院裡面這種語言可能比較新鮮。抽象繪畫在西方已經算是一個很復古很傳統的流派,但是我們在學院中很少這麼畫所以想做一種嘗試。這次展覽就是我們三個想看一下大家對抽象繪畫的不同看法,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大家可以一起探討。我的作品側重於筆觸,每一幅作品都會把筆觸或者是有一種破壞性的元素放在畫面中,最後還要讓這件作品之間非常協調。正所謂是破而後立,這也是我給自己的挑戰。我想把筆觸抽離出來,讓筆觸本身成為畫面中的主角。」

仇墨嬌 《The Pink Hair》2017年

清華學院研究生導師袁佐(左)、魯迅美術學院教授仇永波(中,仇墨嬌父親)、仇墨嬌(右)

仇墨嬌作品

展覽學術主持袁佐是張永瑞和仇墨嬌的研究生,在談到自己學生的作品時,可以看到他的欣慰之情溢於言表。在他看來,張永瑞的作品想要體現一種時間的延續性和臨時性,以及未完成性,想讓作品永遠在變化中。仇墨嬌對於筆觸上下左右的覆蓋,對於色彩冷暖關係的掌握,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自如的。作品不一定要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嚴肅的學術觀念,有可能就是一個狀態,就是她自己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年輕有力量的獨立的女藝術家的狀態。能夠知道這樣筆觸的趣味、這樣有方向性而又透明的筆觸實屬難得。

展覽學術主持、清華美院研究生導師袁佐

隨後他肯定了三位年輕藝術家的藝術探索,他說道:「本次展覽是三位同學的學習研究成果,體現了一種探索精神,他們想要尋找的不是過去的一種模式或認可的風格而是為了要尋找繪畫的重新界定,對於『什麼是繪畫』的一種實驗。一張好的作品要先準備好修養、視覺經驗、歷史知識,以及現代人的人文情懷,然後到畫布面前完全的自信,才能形成了自己繪畫的直覺和本能,以及下意識。他們非常勇敢的去獨立思考並且尋找新的繪畫的可能性,這種意識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是很難能可貴的。」

藝術家馬可魯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院李睦教授

藝術批評家、北京大學教授翁劍青

學術主持袁佐與三位藝術家在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施加辭職壓力?非國大高層面見南非總統祖馬
「北京一帶一路文化之旅」走進菲律賓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