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或以港股+CDR方式上市 BAT歷史或將被改寫

小米或以港股+CDR方式上市 BAT歷史或將被改寫

尋找獨角獸

近日,兩會當中最大的事情就是關於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的話題。360回歸、富士康IPO「特事特批」後,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攜程、微博、網易、舜宇光學等8家企業入圍首批CDR名單。而近期剛公布擬登陸港股市場的小米,最終可能會敲定A+H股雙行。

Unicorn

來源| 整合

小米上市三種猜測

兩會期間,百度李彥宏、騰訊馬化騰、網易丁磊、京東劉強東、搜狗王小川和58同城姚勁波等紛紛表態要回A股上市。而備受熱議的小米卻充滿不確定性。「中國企業家」昨引述消息稱,「證監會最高層曾與雷軍面談過,小米現在比較成熟,希望能回來(A股上市)。」

坊間熱議小米上市路徑有三:

猜想 1

A股上市

從技術角度上看,小米並未股改且是紅籌結構協議控制,離A股上市還早。證監會釐清風險、總結經驗、明確政策對象和社會影響、制定政策、過會立法等一系列程序之後,才會繼續試點,這大概需要5年時間。

猜想 2

A+H

分析師認為A+H的描述並不精確。從小米的架構上來看,小米是一家VIE架構的公司,由離岸控股公司、香港公司和國內實體組成。該設計主要是為了限制海外資本投資國內科技和互聯網等部分行業。如果想要實現A+H,小米需要對公司架構重新調整,成立新的上市主體。A股市場並未有不拆VIE結構成功上市的先例。證監會雖「特批」富士康IPO,但是未開放對VIE結構的管制。這樣一來,中間的操作風險和政策風險都不小。

猜想 3

紅籌+CDR

先在香港上市全球發行,之後快速在國內A股發行CDR。分析人士指出,CDR對公司架構沒有什麼要求。在國內資本市場,CDR曾有先例。據財新報道,早在21世紀初,證監會就考慮以這種方式把海外上市的「中字頭」企業接回來,但並未成行;2008年提出搞國際板,也是嘗試讓300多家紅籌回歸,卻不了了之。這次再提CDR,劍指海外上市的科技互聯網企業。

BAT歷史或將改寫

除了探討小米如何上市之外,小米估值也是中國證監會交易所連日討論的問題。

小米上市集資規模和估值尚未落實,上述投資界消息指,以小米最近期的售股價格計算,公司最新估值約700億美元(約5460億港元)。小米港股上市估值希望達到900-1100億美元,P/E(市盈率)60倍。

據財經早餐消息,截至發稿,阿里巴巴的市值約4700億美元(約3萬億人民幣),騰訊市值4.1萬億港幣(港股,約3.3萬億人民幣),京東市值約670億美元(約4221億人民幣),百度市值約880億美元(約5544億人民幣)。

眾所周知,相比在美國和香港市場來說,A股的估值較前兩者有著巨大的溢價。若小米登陸A股,其估值很有可能超過百度和京東,成為僅次於騰訊、阿里的中國第三大科技股。那麼BAT歷史或將被改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找獨角獸 的精彩文章:

2018智能家居新看點 從不參展的谷歌也來了

TAG:尋找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