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麼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CDR?(下)

怎麼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CDR?(下)

大家晚上好,我們今天繼續來聊聊CDR的話題。存托憑證已經是很成熟的金融產品,經過了國外金融市場的多年驗證。要做中國特色的存托憑證,無疑是需要參考國外的先進經驗,因此我們先稍微多談一下美國的存托憑證。

還是繼續昨天的故事,話說張大強的米券是搞得風生水起,通過陳大富幾兄弟把米券賣到好幾個村子,資金是滾滾流入張大強的米店賬戶。現在張大強手上大概有四成左右的股份,A村村民一共佔有三成,張大富那裡保管著的有三成。現在股權分散了,米店的大事也不是張大強一個人說了算,得大伙兒一起來商量。問題是,陳大富那裡保管著的三成股權的投票權算誰的?

這就涉及到DR的兩種模式,一種叫參與型存托憑證,一種叫非參與型存托憑證。若張大強選擇發行的是參與型存托憑證,那麼其他村擁有米券保管證明(DR)的村民,就同時擁有了重大事項的投票權,跟A村直接擁有米券(基礎股)的村民是一樣的;若張大強選擇發行的是非參與型的存托憑證,那投票權就會保留在陳大富(存托銀行)那裡。

此外,ADR(美國存托憑證)還分了一定的等級。一級的ADR只在場外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發行費用低,不用發報年報,不需要准守美國會計準則;二級的ADR能夠在二級市場交易,發行費用較高,需要發報年報(Form F-6),需要准守美國會計準則;三級的ADR能夠在二級市場交易,能夠在市場上融資,發行費用最高,需要發布年報(Form F-6)和招股說明書(Form F-1),需要嚴格准守美國上市公司的絕大部分守則。值得一提的是,一級ADR和二級ADR都是基於已經發行的股票發行的,不具備融資功能,而三級ADR則可以發行新的股票,我們所熟知的百度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都是通過三級ADR在美國上市的。

顯然易見的是,當中國正式推出CDR之後,在美國或港股上市的互聯網巨頭們也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在A股市場上市。但正如昨天所說的,CDR的推進存在三個大問題。

第一個是人民幣暫時還沒有辦法自由兌換外匯的問題。DR的基礎在於存托憑證是可以按照一定比率隨時兌換普通股,反之依然。例如某A公司發行的1份存托股份(以美元計價),就可以自由兌換50股的基礎股(以歐元計價)。為什麼這可以實現呢,因為歐元和美元都是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他們之間的匯率由市場所決定。但由於我國暫時存在資本項目外匯管制,使用人民幣計價的CDR和使用外幣計價的基礎股就可能出現價格不相符的情況,引起混亂。為方便大家理解,小編做了下面一個圖。

第二個問題是監管的問題。互聯網巨頭們極有可能採取保持在美股/港股上市,並同時在A股上市的策略。這種註冊地在國外而主營業務在國內的A股上市公司是之前從未有過的,這勢必對證監會的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後便是管轄權和法律適應性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法院對於由CDR產生的民商事案件是否有管轄權,該應用哪一國的法律的問題。由於小編在法律方面是外行,就不繼續班門弄斧了。

中概股的回歸對於A股市場的衝擊肯定是巨大,就拿前不久通過私有化退市的360來說,退市時市值為95億美元(約合635億人民幣),在A股借殼上市後目前市值達3241億人民幣,市值翻了五翻。目前還在美股上市的互聯網巨頭們的市值分別是多少呢?京東是614.3億美元,百度是898.38億美元,阿里巴巴是4807.60億美元,他們的回歸會在A股掀起怎樣波浪,很值得大家期待。

儘管回歸A股的方式有多種,但小編認為CDR仍舊是最靠譜的選項。最近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先生髮話了,CDR比IPO更適合海外上市的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再加上最近中字頭的券商都在研究CDR……所以,CDR離我們還有多遠?或許就在不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誠IPO 的精彩文章:

TAG:和誠I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