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東漢酒局到遼寧賄選

從東漢酒局到遼寧賄選

古代有明確文字記載的酒局不少,網上還有人羅列了古代十大酒局。我倒覺得其中大多根本不是酒局,而是圈套。酒局只是幌子。唯一算是真正酒局的,只有東晉文化人在會稽郡山陰縣舉辦的蘭亭酒會。這是有王右軍的蘭亭序為證的。

再往前數,真正有文字記載的酒局大多局限在鄭慶功會表彰之類的官方宴會,真正的私人酒局真的很少,為大家所樂道的青梅煮酒會,那只是兩個人之間的懇談,算不得酒局。真正的私人酒局,大多藏在詩歌中。比如《詩經》裡面提到的酒局就不少,當然,這也大多是典儀類的酒局。

真正記錄私人酒局的,古詩十九首裡面就有。其中第三首第四首都是講知識分子或士大夫在一起宴飯的事。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轗軻常苦辛。

一般認為,古詩十九首寫成於東漢末年。當時的情況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皇權旁落,外戚或宦官輪流掌柄。這時候士大夫們幹什麼呢?大部分人逢迎權貴,投靠宦官。少部分人獨善其身,委婉地對那些所謂高端人士提出批評。這首詩大體就是一個不得不隨波逐流,但內心非常苦悶的官員或貴族寫的。

往往社會就是這樣,越是貧富差距大,越是社會矛盾尖銳,越是路有凍死骨,就越有人奢華無度,就越是朱門酒肉臭。東漢時期也是這樣。

詩的開篇便寫了這樣一個酒局:大家推杯換盞,高談闊論,說到欣然處,縱情大笑,好不愜意。

只喝酒吃肉聊天吹牛是不夠的,還要有音樂。古箏聲起,伶人一曲高唱,技驚四座,眾人皆心有戚戚焉。詩中講「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什麼意思?就是說這歌唱的,唱出了這幫人模狗樣的士大夫心裡想著,但是還不敢太直白說出來,那種心照不宣的話。

都不好意思說出來的是什麼呢?就是感慨人生歲短,及時行樂。「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人如宇宙間隨風而逝的飄塵,只是偶爾寄居於斯,這本來也是歷代詩家所慨嘆的,這也沒什麼遮遮掩掩的。

但詩人突然就把這層面紗後面不可告人的目的給揭開了(更有可能的是參加酒會的先生們喝大了,自己說出來了):「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迷底揭開了,這句話才是「含意俱未申」的原因。就是說既然人生這麼短暫,這麼不可控,那麼我們為啥不拉幫結派,互相提攜,把官場上最好的位置全給它佔了,咱們哥們兒共同受益,共同享用呢?

偉大領袖說過一句話我最崇拜: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越是高貴的人,甚至智商也很高的所謂高貴的人,他們往往越不堪,心裡都打著自己的小九九,只是不說罷了。古代官場就這麼庸俗,別管你讀過的是詩書禮義,也別管你是什麼孔孟學生,也別管心靈受過多少次雞湯的凈化,越是佔據了要路津,就越是待價而沽。只是沒人願意捅破這層窗紙。而這些高貴者成功者都樂於給別人熬制新雞湯,以至於自己都相信自己是喝情懷雞湯爬上去的。

當然,如果這首詩這麼庸俗,怕是也流傳不到二千年。最後兩句表面上是附合前面的提議,其實表達了對那種文化的鄙夷:「無為守窮賤,轗軻常苦辛」。轗軻就是坎坷,剩下的就好懂了,暗示詩人自己只能守著貧賤,過著 艱辛的日子。當然,能參加這樣的酒局,說明詩人自己也只能隨波逐流,最多發發感慨,而沒有勇氣脫離這種生態。

讀完流沙河老先生的這段文字,隨便寫幾句。老先生在講解這首詩的時候,最末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些詩句,我讀起來很吃驚,時間都過去兩千年了,怎麼讀起來還是這麼熟悉呢?嗯嗯,不是說寫文章得扣題么?扣什麼題啊,他們賄選有沒有酒局我不知道,扣不上題。

附:有人說大雪,你不是講歷史故事么,怎麼還講上奧斯卡了?其實歷史並非就是古代歷史是歷史,近代、現代的,乃至正在發生的,甚至你我正在書寫的都是歷史。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歷史故事。包括敘利亞戰火,包括好萊塢風雲,包括大雪所住小區業主上訪。講述過去發生的故事,記錄正在發生的事件,既為充實一下自己,也為小小的虛榮。如果有人讀過之後能點個贊,讓大雪得到一點欣慰,這也是生活意義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雪講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世界越來越好玩,你卻老成了二大爺

TAG:大雪講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