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全評測!Galaxy S9及vivo APEX中S9的AMOLED屏可實現141%的sRGB覆蓋

最全評測!Galaxy S9及vivo APEX中S9的AMOLED屏可實現141%的sRGB覆蓋

Galaxy S9

Samsung 2018上半年旗艦機Galaxy S9、Galaxy S9+在巴塞隆納發表後,大家都超期待的!!雖說機身正面仍然保持如同去年S8系列身上的18.5:9曲面無邊際螢幕,不過今年在鏡頭上的升級啊,可不只是加入大光圈就算了哦!今年的Galaxy S9與Galaxy S9+在一顆鏡頭裡面加入了兩個光圈,這是什麼意思呢?不著急,詩伊拍給你看!

先來一窺我們拿到的Galaxy S9+丁香紫吧,我個人是偏好今年這種顏色設計

由電獺少女提供

單一鏡頭雙光圈

Galaxy S9系列最大亮點莫過於雙光圈的設計了,而Galaxy S9系列的雙光圈更是首見餒,這雙光圈是鏡頭上配了兩個光圈,是摸得到的硬體而非軟體,它將F2.4與F1.5兩個光圈放在一個鏡頭上,詩伊手上的Galaxy S9+是三星第一次在S系列上加入雙主鏡頭設計,Galaxy S9+的話,它的雙光圈放在上面的這顆鏡頭,底下有GIF圖,可以讓大家看看調整雙光圈時的鏡頭變化!

在一般自動模式之下,Galaxy S9系列會自己偵測環境光源是否充足,自動判定要使用哪個光圈,而切換到專業模式的話,大家可以自己調整要用F2.4或是F1.5光圈來拍照哦

由電獺少女提供

如果不是在夜景的狀況下,使用專業模式、在同樣的拍攝場景下,使用F2.4或F1.5光圈來拍攝阿,其實可以看出些微的差距,大光圈可以拍出淺景深的效果,講簡單點就是F1.5光圈背景虛化的效果會比F2.4來得明顯,而F2.4光圈會讓整體看起來較為銳利清晰一些

由電獺少女提供

夜拍F1.5大光圈

剛剛有說,雙光圈會自己根據環境光源來判斷,S9系列推出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台北燈會!!!台北燈會超級熱鬧,詩伊大概國小之後就沒有去看過燈了……大家也知道,在燈會要拍照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光線的問題所以一般來說,如果你對焦在人臉,背景的燈就會過曝、對焦在燈人臉就會超暗!

日前權威的獨立攝影實驗室DxOMark也發布了對三星旗艦手機Galaxy S9+的拍照綜合評測結果,而有意思的是DxOMark認為三星S9+的綜合拍攝得分為99分,這個分數名列DxOMark排行榜的首位,其中拍照得分就高達104分,而視頻拍攝也得到了91分。

DxOMark給出三星Galaxy S9+的拍照得分

首先是是曝光與對比度方面,可以看到在這方面三星S9+做的尤為出色,攝像頭在所有光照條件下,甚至在非常微弱的光線下都可以對拍攝對象提供良好的曝光度。它可以在需要時啟用高效的自動HDR系統,因此其動態範圍的表現非常出色。相比較其他兩台旗艦手機,三星S9+畫面的高光位尤為明顯,高光位也保留了更多的細節。

曝光與對比度對比(圖片引自DxOMark)

在色彩還原度方面,三星S9+在拍攝時可以呈現相當不錯的色彩還原度,自動白平衡的調教也很到位,偶爾會在一些戶外場景下出現輕微的藍色或粉色的色偏,與其他兩台手機比較,三台手機整體的色彩基本保持一致。

色彩還原度對比(圖片引自DxOMark)

三星S9+在紋理方面做的也相當出色,可以看到在1000勒克斯的對比中,三星S9+可以捕捉到相當豐富的細節,不過還是稍微落後於Pixel 2一點點;而在20勒克斯的低光水平下,三星S9+的優勢就明顯了,照片中也是最清晰,細節紋理保留最為豐富。

照片細節紋理對比(圖片引自DxOMark)

在噪點控制方面,三星S9+也拿到了79分,也是目前DxOMark數據中最高的,從樣張中可看到,無論是1000克勒斯的強光還是20勒克斯的暗光環境下,三星S9+對於噪點控制還是相當出色的。

噪點控制對比(圖片引自DxOMark)

而在視頻錄製方面,DxOMark也為三星S9+給出了91分,其色彩表現也是相當出色;它的拍攝對象的曝光度很好,在光線條件發生變化時可以快速收斂;此外在加之全新的960幀的慢動作視頻拍攝,還未整個視頻拍攝加入了新玩法。

三星Galaxy S9+綜合拍照99分(圖片引自DxOMark)

960fps超慢動作錄影

S9系列這次也將慢動作錄影升上去到960fps啦,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拍攝慢動作可以看到更加有趣的世界,我每次都超喜歡玩慢動作錄影~~~

遇到下雨天的時候想錄慢動作也不擔心,反正S9系列IP68防水防塵~

視訊播放程式提供者: YouTube (隱私權原則)

仔細看!櫻花欉間的小蜜蜂變慢了!!

視訊播放程式提供者: YouTube

S9系列的慢動作錄影,一大特色就是它內建了加入配樂的功能,如果你在Samsung提供的音樂列表中找不到喜歡的歌,也可以自己加歌進去

由電獺少女提供

另外還內建了三種不同的慢動作播放模式,平常喜歡拍些Vlog的獺友,應該會喜歡這功能吧~

由電獺少女提供

AR emoji

S9系列的全新功能之一就是這個AR emoji了!很特別的地方是它可以簡單又快速的製作一個你個人的emoji,製作方式第一步,打開你的相機,按下建立我的表情符號

由電獺少女提供

會有兩個版本的emoji可以選!其中一個是有美肌版本的欸哈哈哈哈,很照顧女生!接著可以調整你的造型

由電獺少女提供

你可能會想說……AR emoji是否只能在S9機型上使用?這個是重點,AR emoji可以用messenger或是其他簡訊傳給你的朋友!它不受機型的局限~才不像某某某(噓!)

由電獺少女提供

拍好的AR emoji會自動生成表情包,你可以自己選來使用,這兩個像我嗎像我嗎~~

GIF

由電獺少女提供


S9系列當然也有Bixby Vision功能啰,裡面有包括即時翻譯、圖像、購物、地點、葡萄酒與QR Code掃描,我自己比較常用的就是即時翻譯、購物跟地點了

開啟主鏡頭就會看到左邊下方有個小按鈕啰~

由電獺少女提供

當你遇到一整篇外文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可以用手機開啟Bixby Vision即時翻譯一下,手機會自動幫你把圖片中的文字翻譯過來,還可以把原文也變成一篇文字檔案~ ~~(是不是很偷懶XD)

由電獺少女提供

購物部分阿,基本上不要是太冷僻的商品,應該都找得出來!像是我的迪士尼杯就輕而易舉的找到哩~

由電獺少女提供

將手機往下拍攝的時候,會以AR方式呈現周圍300公尺有什麼景點或餐廳,Google地圖上有標記的,基本上都會顯示!(我家太偏僻,沒有什麼店哈哈)

由電獺少女提供

屏幕

屏幕測試機構DisplayMate第一時間對S9的屏幕做了詳細測試,該測試結果表示,三星S9的屏幕是智能手機有史以來素質最好的屏幕,超越去年發布的iPhoneX,實現141%的sRGB覆蓋,113%的DCIP3覆蓋(A屏色域覆蓋廣是普遍現象這點沒啥好說的),主要是亮度方面相比S8提升20%,色准方面表現也創新高;

A屏目前畢竟是三星自家的拿手產品,把最新的產線和技術用在自家的旗艦上肯定是理所當然的啦~


雖然在外型上沒有大改,不過在內在部分,我覺得S9系列的改變是非常有感的吶,三星這幾年最出名的口號「手機界的單眼」,在每次把玩他們家產品的時候都有感受到這句口號的一次又一次精進,雖說我相當看重S9系列的拍照功能,但我也沒忘了它還是一台手機!S9+雖然是6.2吋手機,不過機身偏窄,所以單手操控並不會覺得疲憊或是難控制。

附上整理好的規格表

vivo APEX

3月5日,在vivo杭州研發中心的首個媒體開放日上,此前在MWC 2018展會上大放異彩的vivo APEX全面屏概念手機正式亮相。

作為本屆MWC 2018上最受關注的一個產品,vivo APEX向我們展示了最接近腦海中全面屏手機的形態,再加上其本身配備有多項前沿黑科技,就更讓vivo APEX引人注目了。

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vivo APEX黑科技解密環節。

外觀

vivo APEX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方方正正屏佔比極高的正面外觀。91%的屏佔比在當今的手機市場傲視群雄。5.99英寸的屏幕拿在手中感覺和5.8英寸的iPhoneX大小相似。如果不是我親自拿在手中,一定會認為這又是某大師P的渲染圖。

屏幕

作為vivo APEX最為亮眼的一個功能,手機亮屏的那一瞬間絕對可以吸引你的目光。

vivo APEX配備有一塊5.99英寸的18:9比例柔性OLED屏幕,並且得益於OLED屏幕柔軟且自發光的特點,vivo APEX的屏幕邊框也變得非常的窄。

數據顯示,vivo APEX的上邊框以及左右兩個邊框的厚度僅為1.8mm,而底部最寬也僅為 4.3mm,這在目前的全面屏手機中也絕對是佼佼者的存在了。

而這一切的優秀都是得益於COF的屏幕封裝工藝所實現的,讓屏幕的觸控IC元件放置在柔性屏幕電路板上,如此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之前LCD屏幕所帶來的「大黑邊」效果,讓邊框更窄,視覺沉浸感更強。

如此的工藝也使得手機正面屏佔比達到了91%,從數據上來說,vivo已經達到了理想全面屏狀態的98%,而剩下的那2%就是需要將底部邊框也變成1.8mm,但是這對於屏幕技術和封裝技術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

但這也絕不是靠vivo自己努力就可以辦到的,需要的還是全行業共同的進步,才有可能實現人們心目中真正的全面屏產品。

由於正面幾乎全都是屏幕,所以vivo也很巧妙地將我們熟悉的聽筒、光線/距離感應器以及前置攝像頭進行了隱藏,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是聽筒部分,vivo將手機的傳統的聽筒開孔取消,轉而採用了一塊特殊的微振動單元驅使全屏幕進行發聲。

震動通過激勵器、中框、玻璃、屏幕逐級傳遞,屏幕震動幅度小,但推動的空氣面積大,所以我們在屏幕的任何一個角落也都可以清晰地聽到原本在聽筒里才能聽到的聲音。

相比於骨傳導技術來說功耗會小很多,並且對於聲音的凝聚保護方面效果更好。

接下來是感應器的安放,vivo APEX的距離感應器通過超聲波的方式放置在屏幕下方,而光線感應器雖然官方說進行了特殊的隱藏,但我們還是發現在手機頂部邊框的位置有一枚疑似紅外發射器的開孔,然其實則是光線感應器。

只不過是將原本識別手機正面光線的方法改成了識別手機頂部的光線,工作原理和效果和原來也基本相同。

再來看看前置攝像頭,這個元器件的安置方法也成為了在vivo APEX正式發布前用戶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但最後vivo卻給了我們一個非常特殊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把前置攝像頭做成升降的。

vivo APEX內部內置有一套獨創的全新微傳動系統,用一顆極其精密的微型步進馬達,搭配獨立驅動IC和精密控制演算法,來控制攝像頭的起落升降。

當用戶需要需要用到前置攝像頭功能時,攝像頭會自動升起並啟動功能,而當我們想要切換或關閉前置攝像頭的時候,其又會自動落下。

整個過程流暢順滑,而且整個的呼出響應過程非常的短暫,幾乎在你眨眼的一瞬間,攝像頭就已經升起或落下。

雖然這個功能說起來非常的容易,但想要為傳動系統做到如此精準的控制任何一個元器件的起落實際是需要非常大的功力的。而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真正的科技就是讓你感覺不到科技的存在」。

你以為的指紋識別可能已經是過去時了

說完圍繞屏幕方面的創新,我們再來說說另一個功能--指紋。說起指紋識別我相信大家絕對都不陌生了, 自從iPhone 5s將指紋識別成功大規模引入手機市場之後,指紋識別除了在識別速度上的進化之外,其餘幾乎毫無跟進。

但是在2018年出的CES上,Synaptics聯合vivo共同展出了全球首個具有屏幕指紋識別功能的vivo X20 Plus手機。

但是僅僅時隔兩個月的時間,vivo就再次將屏幕指紋識別這個功能拔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半屏指紋識別和雙指紋錄入。

而兩個技術的出現,也將徹底改變目前全面屏時代指紋識別老大難的問題。

相信關注過之前vivo X20 Plu屏幕指紋版的朋友也都知道,Synaptics的屏幕指紋晶元是安放在手機屏幕底部下方的位置,所以當我們藉助光線的時候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識別晶元的。

而vivo APEX則是將整體的屏幕指紋識別感測器內嵌在屏幕下方的像素點上,這樣通過密集的像素點進行光線穿透,再通過光線打在手指紋路上的回傳進行識別解鎖,見到來說就是原本單一指紋識別晶元的「顆粒分散版」。

一旦我們理解了這個「小秘密」,那麼接下來要說雙指紋識別功能也就不是什麼難理解的事情了。

單手解鎖只需要喚醒那一個區域的內嵌有指紋識別感測器的像素點即可,那麼兩個手指解鎖也就需要多喚醒另一邊的指紋識別像素點,通過兩邊像素點的共同識別,最後才能解鎖。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兩枚指紋識別可以不來自於同一個人,這也就大大加強了指紋識別的安全性。當任何一個手機或者文件需要被解鎖的時候,必須要有錄入指紋的兩個人同時在場次啊可以解鎖。

像不像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秘密武器,需要兩個拿著不同鑰匙的人同時插入一個密碼箱才可以進行發射的樣子?

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實現的方法有所不同,安全性自然也是比之前要呈幾何倍率的增長了。

HiFi

作為音樂手機起家的vivo,在HiFi方面的研究也是不遺餘力。這次在vivo APEX手機上,vivo就採用了一項全新的名為SIP的封裝技術,將一顆DAC解碼晶元和散客運放晶元以最大程度的進行高效封裝。

官方數據顯示,採用SIP封裝技術後的音頻晶元以相比於原來30%的面積實現了100%的聲音表現,節省了一大部分空間,為未來的各種元器件安放提供了寶貴的內部空間。

影像

雖然接下來要說的這個功能沒有出現在vivo APEX手機上,但是也絕對是一項讓人驚艷的新技術,那就是vivo獨家創新研發的Super HDR技術,這一技術的出現也將vivo的影像實力進一步提升,讓HDR技術再次攀上了新的高峰。

Super HDR技術相比於原來的HDR技術有著更好的畫面動態信息採集範圍,通過內置AI晶元的快速運作,在點下快門鍵的一瞬間,系統會根據實際場景需求拍攝最多12幀的畫面照片,最後通過獨研的DSP進行快速的動態合成,得到一張最為接近人眼的照片。

如果你不信的話,我這裡有一份Super HDR技術和iPhone 8拍照的對比樣張,看完之後就知道這技術....真的很厲害。

iPhone 8拍攝

Super HDR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LED 的精彩文章:

18:9全面屏+劉海,華為P20長這樣……
傳三星A3廠OLED產能利用率降1成 越南廠擴建暫停

TAG:O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