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7)聖人光環下的左丘明:盲於眼而不盲於心的文化巨擘——《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27)聖人光環下的左丘明:盲於眼而不盲於心的文化巨擘——《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原標題:(27)聖人光環下的左丘明:盲於眼而不盲於心的文化巨擘——《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公元前450年前後,就在今天地理意義上的西方文明發源地希臘和羅馬一帶,一個名叫希羅多德的青年人,開始了他的遊歷和歷史學創作。不久後,他創作的一部名為《歷史》(也被稱為《希波戰爭史》)的作品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著作。他不但為歐洲留下了三千年前的戰爭概況,而且從此被西方人稱為「歷史之父」,以及西方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正在遊歷創作的希羅多德當時不會想到,在與相隔萬里的東方大地上,有一個思想文化偉人,以幾乎相同的歷史和文化成果,以東方文明特有的方式與其耀相輝應。


這就是中國的左丘明。


1、在孔廟裡「從祀」的左丘明

在一貫自奉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人觀念里,無論是在廟堂之上,還是在鄉野民間,排座次是個大問題。在中國式的文學作品裡或是日常生活中,為了座次不公「拂袖而去」的例子屢見不鮮。


但至聖無言的盲人左丘明卻無法表達他的任何不滿。



至到今天,他的遺像仍然默默地站立於曲阜孔廟的大成殿外的西房(偏殿)里,擠在多達一百餘位「先賢先儒」隊伍中間,遠遠地眺望著他的朋友——那位死後才被搬上「大成殿」的儒家偶像、被歷代皇帝們恩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的孔子,從而接受後世的所謂「從祀」。


在孔廟的祭祀儀式里,「配享」和「從祀」是一種差別化很大的「政治禮遇」。


其中,享受「配享」待遇的聖賢先哲,地位最高。他們往往被塑成泥像,在大成殿內南面而向的孔子像前東西相向而坐;而享受「從祀」待遇的,只能在大成殿外被稱為「東西廡」的偏殿里接受世人瞻仰。


史載,孔廟裡剛開始「配享」和「從祀」的人很少。如唐貞觀四年(630年),太宗詔「州縣皆特立孔子廟,四時致祭,以左丘明等廿二人從祀」。


此後歷代增替,到民國時,「配享」和「從祀」者多達156人。


而這156人,更被歷代帝王和儒家士子們有意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是具有「配享」地位的「四聖」:即和孔子「神位」最近的兩邊站立著「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子、「宗聖」曾子、「亞聖」孟子。


第二等級,就是所謂的「十二哲」:東側站立著閔損、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賜、冉求;西側站立著仲由、言偃、卜商、顓孫師、有若、朱熹。


最後就是享受「從祀」地位的148位先賢先儒。其中包括我們今天熟知的歷代賢哲如范仲淹、王陽明、韓愈等人。


本文的主人公左丘明就處於「從祀」地位的西側第三十三位,按照中國傳統座次排列,他實際上「排名」第86位。


2、左丘明和孔子的真實關係


然而,真實的左丘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段《論語》里的記載: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語見《論語·公冶長》)


這段話對於我們理解和認識左丘明至關重要。很明顯,在這句話里起碼包含有兩層意思:其一,孔子認為甜言蜜語、讒言媚色、卑躬屈膝和隱匿怨恨而佯裝友好等行為,他和左丘明都認為很可恥;在這裡,孔子明確表明自己和左丘明的的價值取向保持高度一致;其二,孔子用這種方式向左丘明表示尊重的同時,也有一種在今天看來是「拉大旗、做虎皮」的用意。


另外,根據從孔府檔案館獲取的《左傳精舍志·薦聖圖》中還有一段記載,更加證明了二者的關係:


魯侯欲以孔子為司徒,將召三桓議之,乃謂左丘明。左丘明曰:孔丘其聖人歟,夫聖人在政,過者離位焉。君雖欲謀,將其弗合乎?魯侯曰:「吾子奚以知之?」曰:「周人有愛裘而好珍饈,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為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饈。言未卒,狐相與逃於重丘之下;羊相與藏於深林之中。故周人五年不制一裘,十年不足一牢。何者?周人之謀失矣。今君欲以孔子為司徒,召三桓而議之,亦與狐謀裘與羊謀饈也。』於是,魯侯遂不與三桓謀,即召孔子為司徒。


這段文字就是「與虎謀皮」的成語出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魯侯非常器重左丘明,凡遇大事,必先與其商量和徵求意見。而且,左丘明本人也認識到孔子的智慧和能力,他沒有陷入「文人相輕」的局狹思想窠臼,而是向魯侯大力舉薦和保護孔子——因為當時的權臣「三桓」(見本書《魯國的悲劇》一篇)是不願意讓孔子這樣的「至德之人」當他們的「領導」。所以左丘明建議魯侯不要徵求權臣「三恆」們的意見。由這段記載可以判斷,在當時,左丘明的年齡、地位和威望是不亞於孔子的。


孔子上任之後,與左丘明更是互為摯友同道,關係異常密切。比如三國時期魏國儒家學者王肅在其《孔子家語·觀周篇》中記載:


「孔子將修《春秋》,與左丘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丘明為之傳,共為表裡。」


可見孔子和左丘明的關係非同一般,不但共乘一車去周朝查閱史料,而且是分工《春秋》的「經」和「傳」的寫作。這裡的「共為表裡」,無疑是一種「對等」和「合作」的關係。



而且,還有許多歷史記載可以看出孔子對左丘明的高度讚揚。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中有一段記載,大意是孔夫子到齊國去,路過肥邑時曾感嘆說「肥邑有一位君子」——因為左丘明是肥地人。另外,《論語·雍也》中所說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也被後世證明為是孔子對左丘明的「評價」和「讚揚」。因為這個評價,春秋以後,左丘明的「君子」美稱一直沿用下來,以致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左丘明為「魯君子」。


3、真實的《春秋》和《左傳》


後世把左丘明列為孔門弟子的主要原因,是左丘明的主要傳世作品《左氏春秋》被後儒們定位為《春秋》三傳之一(另兩個為《公羊傳》和《穀梁傳》和),即左丘明是以注釋和解釋孔子《春秋》的面目出現的。

然而,真實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據近代歷史考證,《春秋》本是魯國宮廷檔案,保存和撰寫《春秋》,本是魯太史左丘明的「份內職責」。孔子編纂《春秋》,必須經過左丘明的允許和同意。


中國自西周起,就有各國「太史」們負責記載國家大事。由於古人重視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就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現存被認為是孔子「力作」的《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等十二代君主的事迹,計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依《公羊傳》和《穀梁傳》),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春秋》的編年體例雖然是「系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但只是簡單的「流水帳」式的記載,內容一般都比較零散、簡約,載事也往往只是列述一些綱目,而且對當時的歷史記錄很不完備,遺漏了許多重要事件,所以王安石曾認為《春秋》是「斷爛朝報」。


《春秋》的總字數約一萬六千多字,但據後世考證,據說原文有一萬八千字。


《春秋》用詞遣句「字字針砭」成為獨特的文風,被稱為「春秋筆法」,為歷代文代史家奉為經典。


再來看《左傳》(即《左氏春秋》)。


第一,《左傳》所記的歷史時間,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春秋》多出13年,以實際記事更是多出26年(最後一件事為略提「三家滅晉」)


第二,《左傳》雖然基本上以《春秋》中的魯十二公為次序,但在內容上卻不單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是以周王室的衰微和諸侯爭霸的歷史事件為主體。而且,《左傳》也一改《春秋》「流水賬」式的記史方法,引征了大量古代史實,對當時的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從而提高了《左傳》的史料價值。


第三,《左傳》共近二十萬言的規模,在古代有限的書寫和記載條件下,可謂煌煌巨著。

第四,《左傳》「工於記事,長於記人」,在真實記事的基礎上又表現出一定的思想傾向性,開創了以「君子曰」形式直接評人論事的史論方式,從而開創了我國古代史書編纂的「良史」傳統。與孔子「為尊者諱」的觀點不一致,左丘明曾經在《左傳·文公六年》中也,直呼秦穆公之名任好,並以「君子曰」的形式對秦穆公為自己殉葬的做法進行了痛斥;這種鮮明的思想觀點是與孔子一貫秉持的「畏大人」思想傳統炯然不同。


第五,《左傳》對歷史人物的褒貶,雖然集中體現了對仁、義、禮、德等道德規範的肯定,但同時也極力強調人事作為,重視民心向背的重大政治作用,突出地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思想,這在孔子的《春秋》里是絕難見到的。


第六,《左傳》在寫作方法上從單純記史向注重剪裁史料、精於謀篇和善於講述故事的方向開拓,有效增加了敘事的形象性、生動性。而且,《左傳》的語言簡潔而準確,生動而富於表現力,注意細緻描摹,長於運用比喻,在文學表現力上達到了很高成就。在清初吳楚材、吳調侯編選的《古文觀止》中,在共計二百二十篇被後世稱為經典的散文中,《左傳》被收入的篇章竟達三十三則之多,如果再加上同樣出自左丘明之手的《國語》中的十一篇,則竟占近全部作品的五分之一強,以此可見,左丘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奠基地位。


綜上所述,《左傳》與作為儒家經典的《春秋》是獨立存在的作品,其影響和價值遠超過《春秋》本身。對此,後世一些有良知的學者也有一些中肯的評價,比如《太平御覽》六百十引桓譚《新論》曰:「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裡,相待而成,有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之也。」兩晉名臣賀循認為:「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清代文學家劉熙載也認為:「左氏敘事,紛者整之,孤者輔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運化之方,斯為大備。」


近代學者萬昌華教授更在其《中國史學之祖左丘明》一文中說:


「左氏不僅有才,而且具有史德和史識,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歷史學之祖。」「中國長期以來有左丘明為素王孔子的素臣之說,實際上二者的關係並非如此。就人格、學識和成就而言,左丘明不亞於孔子,二人共同研究歷史沒有主次之分。」「與《春秋》相比,《左傳》一書中思想觀點上也有突破和發展……這些都超出了《春秋》思想的藩籬。」


還有學者認為,《左傳》和《春秋》的關係,類似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與原《水經》之間的關係。《水經注》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作了二十倍於書的補充和發展而自成巨著。」《左傳》以二十萬字注釋不到兩萬字的《春秋》,當然自成一家,可不附於春秋也。


4、作為文學和歷史作品的《國語》


《國語》,又名《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相傳為春秋末魯國左丘明所撰。雖然有的學者從內容上判斷,認為是戰國時期的學者依據春秋時期各國史官記錄的原始材料整理編輯而成的,但至今沒有確鑿的史料證明《國語》並非左丘明的作品。《國語》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就文學和史學價值而言,《國語》雖不及《左傳》,但其價值遠比《尚書》和《春秋》等作品有所發展和提高。另外,作為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開創了以國分類的記史體例,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陳壽的《三國志》、崔鴻的《十六國春秋》、吳任臣的《十國春秋》,都是《國語》體例的發展。另外,其縝密、生動、精鍊、真切的筆法,對後世進行文學創作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5、「三不朽」評價體系里的左丘明

左丘明對中國歷史的貢獻,不但在於史學和文學意義上的《左傳》及《國語》,更在於他在儒家思想體系上的傑出建構。在這方面,無疑以《左傳》所記載的人生「三不朽」標準最為典型。據《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不朽……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這裡的穆叔是魯國大夫叔孫豹。當三晉著名的范宣子攔住他問什麼是「死而不朽」時,他認為:第一等的「不朽」是立下高尚的德行;第二等的「不朽」是立下傑出的功勛;再次之的「不朽」是留下傳世的語言和文字


今人無法確證左丘明這段歷史記載是他自己的「文學創造」,還是當時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但可以確定的是,正是因為《左傳》的廣泛影響和深入人心,「三不朽」之說自此成為數千年來無數中國儒家士子們孜孜以求的最高人生目標。


那麼,如果按照《左傳》里的標準來衡量左丘明,他又是否能夠「不朽」呢?


首先,左丘明可謂「太上有立德」。如果他沒有「立德」,作為歷史上公認「立了德」的孔子又怎麼能言之鑿鑿與左丘明「同恥共辱」而且屢屢讚美他為君子呢?


其次,左丘明「其次有立功」。他不但官居春秋主要侯國魯國「六卿」之一的太史之位,而且能夠在魯侯向他諮詢用人大政時,竭力「薦聖」於朝,這樣的「薦聖」之功,以及他後面所謂的「釋聖」之功,又舉世何人能及呢?另外,作為史官,左丘明主持的魯國太史室更是當年各國的「榜樣」,比如昭公二年,晉韓厥觀書於魯太史室,見其所寫的「易象」與魯《春秋》後,嘆道:「周禮盡在魯矣!」


最後,左丘明「其次有立言」。這一點只要我們看看《古文觀止》,便可知他在「立言」方面是何其輝煌。


6、聖人眩目光輝下的左丘明


那麼,在「立德、立功和立言」方面都如此「不朽」的左丘明,又為何被放置在孔廟裡的「從祀」角落裡,享受著後世的「冷眼」呢?

箇中原因,也許在於他和「聖人」孔子的距離太近,而聖人的光輝又太過耀眼眩目。


首先,漢興以後,隨著孔子地位被不斷加碼抬高,左丘明也開始被作為烘托孔子偉大的「籌碼」。


「始做庸者」似乎是孔門「優秀學子」司馬遷,據其《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第二》中載: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記史記舊聞……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這裡交待了孔子在仕途上處處碰壁後,憤而寫《春秋》的經過,以及《春秋》得以傳播和流傳的原因:是左丘明害怕孔子的弟子們誤解了他們的老師,在解讀晦澀難懂的《春秋》時「變了樣,走了形」,所以對《春秋》進行了注釋,如此這般才寫成了《左氏春秋》。如此以來,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左傳》彷彿成了孔子儒家經書《春秋》的衍生品之一,這無疑於極大地抬高了孔子的地位和印象,但客觀上卻貶低了左丘明的地位。


接著,又有人故意把左丘明列入孔子的「學生」之列。比如在《晉書·荀嵩傳》中即如此「傳言」:


「孔子懼而作《春秋》……時左丘明、子夏造膝親受,無人精究。孔子即沒,微言將絕,於是丘明退撰所聞,而為之傳。」


在這裡,受到《史記》和《漢書》影響的《晉書》已然進一步把左丘明和孔子的弟子子夏放在了同一地位,本來平等的「互為表裡」、共作「經」、「傳」變成了只有師生之間才有的「造膝親受」關係。


及至宋代,更加信奉孔子的宋儒們進一步把孔子和左丘明視為「素王」和「素臣」的「上下級」關係。


如宋真宗時期的著名宰相(當時的稱呼是「中書門下平章事」,被時人評為「五鬼」之一)丁謂曾在詩中「贊」左丘明曰:

猗歟左氏,聞道素王;依經作傳,微旨用彰;詞有餘韻,人鐐末光;慶封錫壤,廣魯之疆。(語見「古詩文網」站內文章《左丘明的影響》)


表面上是是稱讚左氏,而實質上已然把左氏貶低為「素王」孔子的弟子和「素臣」了。


當然,左丘明之所以被中國歷史所忽視,根本原因還是孔子的「學術」思想更加「實用」和「圓滑」。相對於左丘明來說,孔子更加強調「為大人諱」和「畏大人」的「忠君思想」——而這樣的思想也正是孔子死後被歷代統治者加以無限撥高和利用的「主觀原因」和「內在驅動」。反之,作為「良史典型」的左丘明卻因為常常秉筆直書國君「大人」之過,所以即便他的歷史和文學貢獻再大,也註定要被歷代統治者以及受他們驅使的儒家士子們冷落和忽視。


7、東方歷史之父


公元前451年,當《國語》尚未完成時,中國歷史之父左丘明不幸辭世,享年一百餘歲。關於左丘明的年齡,由於其出生年不詳。一說其比孔子小,即出生於前502年,而死於前422年;一說左丘明比孔子大,認為他出生於前556年,而死於前451年;本文認為,如果孔子生於前551年,則按照孔子對左丘明的「尊重」和禮敬,以及左丘明「薦聖」的史實,他必然不會小孔子五十餘歲,所以本文取其生於前556年而卒於前451年,享年一百零五歲。


左丘明逝世後,鄉人欽其德望,選村東北角一高阜處安葬,相傳送葬者傾庄而出。自此,其後人世居此地。改「左史書舍」為「左傳精舍」。


「瞽闍」形象度過了後半生的左丘明在發憤著述時,他同樣難以想像,和他相隔萬里的西方,一個名叫希羅多德的希臘人也在從事著和他類似的工作。這位被希臘人稱這「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在記述他們的歷史時,和左丘明一樣注重於對戰爭的記述。他的著作也因而被稱《希臘波斯戰爭史》。我們知道左丘明的《左傳》中的齊魯長勺之戰、晉楚城濮之戰、秦晉殽之戰、晉魯與齊的鞍之戰、晉楚鄢陵之戰、吳魯與齊的艾陵之戰,都寫得活龍活,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軍事思想遺產。再比如,希羅多德在《歷史》中注重政治體制問題,曾將希臘城邦分成君主制、寡頭制與民主制幾類。他推崇希臘,稱頌雅典,主張權利平等,看重法治。同樣,左丘明在《左傳》中也注重國家政治體制之事,也在相當程度上肯定其所在的魯國的政治制度,肯定魯國季文子等領導人的勤政為國與清正廉潔,提倡國君要慈善平等對待自己的人民,主張國家的禮製成法不可擅自改動。


另外,希羅多德與左丘明二人都是講故事高手、敘事的大師,所記人物形象生動,所述故事一般都連貫完整。當然,我們無從知道希羅多德的品行如何,但我們卻知道左丘明是一個道德完善、讓聖人孔子都甘心佩服的「彬彬君子」,這樣一個實現了立德、立功和立言「三不朽」的偉大人物,如果不是因為孔子的光輝遮掩,如果不是在中國特有的文化環境下,左丘明,無疑也是與孔子一樣偉大的文化巨擘和千古一聖。


相傳今日華夏大地上的左姓、丘姓和邱姓都是左丘明的後人。


尤其是邱姓的來歷,是因為清雍正三年(1725),沒有真正讀懂孔子和左丘明關係的雍正皇帝,居然為了「避孔子名諱」,上諭命天下凡遇「丘」字,必加「阝」旁為邱。故今左丘明後人大多姓邱。

不知九泉之下的孔丘和左丘明二聖,面對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無知安排,會做何感想。


附錄出自《左傳》中的部分傳世名言,以作為本文的另類「博按」: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鞭長莫及)。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吃一塹,長一智。


量力而動,其過鮮矣(量力而行)。


臨禍忘憂,憂必及之。


棄德崇奸,禍之大者也。


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為不朽。


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見晉公子重耳之亡《左傳》,「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語》:『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同志雖遠,男女不相及;畏黷故也。黷則生怨,怨亂毓災,災毓滅姓。是故娶妻避同姓,畏亂災也』。)


兄弟雖有小忿,不廢讎親。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驕奢淫逸,所自邪也。


無信患作,失援必斃。


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


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爾虞我詐)


無德而祿,殃也。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過而不悛,亡之本也。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睱不掩瑜)


風馬牛不相及。


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


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淫,所自邪也。四者來,寵祿過也。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


華而不實,脆而不堅。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


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


朋友:同師曰朋,同志曰友。


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以寡犯眾。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侵欲無厭;規求無度。


貪天之功以為己功。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寬以濟猛、盛以濟寬,政是以和。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私仇不及公。


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不以一眚掩大德。


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若不早圖,後君噬齊。


樹德莫如滋,擊疾莫如盡。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鏡像 的精彩文章:

三論范仲淹:只彈「履霜」警後世,千秋「褒貶」誰可見
(10)名相伊尹:具有「開闢」意義的古聖先哲——《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TAG:國史鏡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