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春季上火口舌生瘡 中醫教你如何滅春火!

春季上火口舌生瘡 中醫教你如何滅春火!

中醫教你五個滅春火方法

一、防火從口

多喝水對身體大有益處,養成喝水的好習慣,能及時補充身體水分,避免春燥上火,最好每天早起能喝一杯溫開水,然後再喝一些蜂蜜水。

①口舌生瘡含薑片。切幾片生薑,每天早上放入嘴中慢慢咀嚼,能減輕疼痛。也可以將10克菊花、5—10克金銀花,用開水沖泡代茶飲,一周之後就會好轉。

②綠茶苦丁助排毒。綠茶是清熱排毒的好幫手,如果上火現象嚴重,也可以嘗試喝一些苦丁茶,它能用來治療頭痛、牙痛、熱病煩渴。喝到無味時,還可以嚼食茶葉。

③蔬菜水果不能少。蔬菜水果是最天然的「降火藥」,比如草莓、梨、苦瓜、芹菜、冬瓜等。此外,還要少吃辛辣油膩刺激食物,多補水才能降火。

二、按摩四穴位

1、太沖穴

中醫認為,肝臟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調暢氣機」,水的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當肝有病變,則氣機不調,氣滯水停。

肝火旺,常表現為口乾舌燥、頭暈、易怒、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通過按摩太沖穴可降肝火。

太沖穴在腳背上,位於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在按摩此養生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2、合谷穴

中醫認為,「肺主通調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乾等,肺「上火「往往表現為牙疼、鼻出血、咽喉腫痛、耳鳴、眼睛紅腫、便秘等。

按摩合谷穴可降肺火。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穴位,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

中醫認為,大腸與肺相表裡,臨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按摩和針刺合谷穴,往往收到較明顯的療效。

3、心包經

中醫認為,水液經肺的肅降作用後,還須以心臟為動力,才能隨營氣循經脈運行於體內。

若心火過旺,會出現口乾舌燥、心情憂鬱、煩躁、失眠、舌尖發紅等常見癥狀。

心包經按摩、拔罐或刮痧,都可瀉心火。手厥陰心包經,為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心包經。

4、內庭穴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液,當飲入的水進入胃後,精華部分會輸入到脾,進而輸布到全身各處,滋潤人體。

脾有熱時,水液的輸布會受到影響,出現口臭、便秘、皮膚乾燥、咽喉腫痛、牙痛、腹脹等不適癥狀。

三、紓解心情

經常動怒的人,肝火旺盛,而春天本就容易肝火旺盛,再生氣的話就更容易上火了。

所以,情緒容易波動的人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可以找個知心的朋友傾訴,不要憋在心裡,也不要對他人大吼大叫。

如果生活中壓力很大,也要懂得緩解壓力。

四、睡眠

一天24小時,而我們要有8小時的睡眠時間,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基本要求;它能緩解疲勞,保證身體新陳代謝的平衡,讓身體更健康;

而經常熬夜的人則容易出現上火癥狀,想要避免春天上火,就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五、食療方

(一)、涼拌苦菊

原料:苦菊兩顆、熟芝麻50克、大蒜瓣3個、鹽、糖、生抽、香醋、香油、辣椒油。

做法:

1、蒜瓣切碎末放入一個小碗中,加入鹽,糖,生抽,香醋,香油拌均勻。

2、熟芝麻放入碗中備用。苦菊洗凈手撕開,加入調好的味汁,在加入少許辣椒油,拌均勻。

功效:上火吃什麼好,涼拌苦菊就由很好的降火功效,苦菊味略苦,顏色碧綠,可炒食或涼拌,是清熱去火的美食佳品。

(二)、涼拌蘿蔔絲

原料:白蘿蔔1個、胡蘿蔔絲、韭菜絲適量、鹽1大勺、辣椒粉2小勺、糖1大勺、蔥花1大勺、蒜泥1/2大勺、薑末1/2大勺、食醋1大勺、香油1/2大勺、芝麻1/2大勺。

做法:

1、白蘿蔔用刮皮刀掛掉表皮。不用颳得很厚,薄薄一層即可,然後切成5cm的絲,放入鹽,戴上手套均勻揉搓蘿蔔,使其變軟,與鹽融合,然後放置兩小時。

2、兩小時以後倒掉淹出的水,然後再將蘿蔔里多餘的水也擠掉一些,放入胡蘿蔔絲、韭菜絲、蔥姜蒜拌勻。

功效: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熱順氣、消腫散淤之功能。可謂是去火聖品。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投稿信箱:1210743925@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或許您還想看:

每天踩踩它,增強抵抗力!年輕10歲還能養出好身體!

早起,就是救命!長期堅持早起的人,發生了驚人變化

想遠離癌症、中風、心梗,記得每天吃把它!

40歲以後,血管步入老齡化,做好3件事,你也能長壽!

中醫在當下臨床醫療中的缺失——也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