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系列(五)廉頗緊趕慢趕,早早地修好了第一道防線

長平之戰系列(五)廉頗緊趕慢趕,早早地修好了第一道防線

公元前260年四月,黃父方向趕來的秦軍先鋒部隊正行進在老馬嶺,突然遭遇了前來巡邏的趙國軍隊。

秦前鋒立即展開攻擊,一番激戰,秦軍士兵斬殺趙軍裨將趙茄!

秦軍遭遇趙軍的消息立刻傳進了秦軍左庶長王齕與趙軍統帥廉頗耳中!

接下來,趙軍利用已經構築好的老馬嶺防線抵抗住了秦軍一波又一波地攻擊!

轉眼間,雙方僵持到了六月份!

廉頗,以善守著稱,並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王齕,在長平之戰前的歷史記載裡面幾乎找不到有關於他的事迹!

公元前260年初,剛剛繼位不久的年輕趙王,正在審閱上黨太守抵抗秦軍且派專人進獻上黨求援於趙的書函。

本著上黨地區對於趙國的重要性,趙王在聽取了平原君趙勝與平陽君趙豹的不同意見後,即刻決定派遣先王時代的老將廉頗挂帥出征!

廉頗作為一名老練的軍事家,深知兵貴神速這一兵家要義。

接任後,廉頗率領二十萬趙軍即刻開赴上黨。

趙軍從邯鄲出發,經過太行山第四陘—滏口陘,穿過壺口關(今東陽關),到達今黎城平原地區,然後渡過濁漳水,穿過潞川河谷。

這一段行軍路線是在趙國的國境之內,作為十分熟悉的官道,大軍行進起來倍加神速!

韓趙兩國是以濁漳河為國界,濁漳河以北屬於趙國,以南則屬於韓國。

韓國除了擁有上黨地區晉城盆地以外,平坦的長治盆地也佔了三分之二。

正因為如此,所以趙國希望儘快接收韓國在上黨的防禦。

因為與佔盡優勢的秦軍在長治平原交戰,對當時秦國一家獨大的年代來講,確實不是很明智的選擇!

趙軍穿過潞川河谷後,又行了30里地終於到達了開闊的長治盆地。

趙軍又在廉頗的催促下加快了行軍速度,徑直沿著南北走向的南五龍嶺前進,大軍遂即到達了八諫水(今陶清河)。

八諫水(今陶清河),發源於羊頭山,也是後來廉頗在此構建的第三道防線—百里石長城中間所經過的山嶺。

綿亘東西的羊頭山,連接著西邊的丹朱嶺河和東邊的關嶺山一直逶迤到太行山余脈,成為了阻隔晉城盆地與長治盆地聯繫的天然分割線。

廉頗仔細觀察了這個不久後被他設置為第三道防線的地方,又匆匆地領軍南下了!

趙軍穿越羊頭山中間天然分割的孔道——故關,繼續行軍穿過韓王山與大糧山之間的河谷,其中流淌的小東倉河給大軍提供了充足的飲水。

遂即大軍到達了泫氏(今高平)

韓國太守馮亭此時已經派使者報告廉頗,太行陘方向的秦軍已經在上黨軍民抵抗下暫緩了攻勢,並且馮亭希望廉頗即刻發兵救援!

廉頗認真研究了泫氏地區的地理分布狀況!

遂即告訴使者帶話給馮亭,讓其率領韓軍北上泫氏與趙軍匯合,趙軍已經在界牌嶺布置了防線。

防線???

原來一路行軍一路觀察的廉頗,經過仔細勘踏、認真揣摩經過地區的地理狀況後,遂根據地勢走向設置了第一道防線——老馬嶺至界牌嶺防線。

老馬嶺,又稱乏馬嶺,因白起曾在此假裝屯糧迷惑趙括,亦稱空倉嶺。

其山勢北起長治盆地境內的發鳩山,一路延伸到南邊的武神山。

稱它作乏馬嶺更大的原因是,它很不容易跋涉通過!

對於橫亘在端氏鎮與高平之間的山嶺,畏懼翻山越嶺的古人依舊找到了一條被玉溪河沖刷出來的河谷通過。

從端氏鎮地區走到玉溪河谷盡頭處,再前行不遠就會到達老馬嶺中間的徑口——高平關。

謹慎的廉頗並不是僅僅依賴於這個南北寬達二里地的關口,他的後手準備還是必須有的!

為了防止秦軍突進高平關,他又設置了補充防線——二鄣城!

過了高平關,再向泫氏方向行進時,又會遇到兩個分叉路,這兩條分叉路也是由河流沖刷堆積出來的河谷。

兩條河流切割開浩山,在今康營村(光狼城)匯合一直東流注入丹水。

而廉頗就在浩山南麓的馬村河河床與北麓的原村河河床處構建了二鄣城(今古寨與秦城二村)。

在兩河交匯處再修築光狼城(今康營村)也是必須要做的。

大軍往來溝通可以藉助光狼城彙集三水的優勢,一則可以快速支持各處出現的險情,二則又可得到泫氏地區的糧草補給!

當面對端氏鎮方向來敵的防線設置妥當後,廉頗又設置了太行陘方向的防線——界牌嶺!

界牌嶺,太行陘方向秦軍進入泫氏地區必經之路,向南是今澤州,向北則是泫氏(今高平)。

可惜的是,它並不是像丹朱嶺一線一樣分隔開澤州與泫氏,而是只是以點的狀態存在。

秦軍若要通行,在它的兩側都可找到路走。

趙軍便以此嶺為中間點設置了防線,呼應西北方向老馬嶺的趙軍!

此時,馮亭也率領著上黨15萬軍民混編部隊狼狽地逃到了界牌嶺!

太行陘方向的秦軍已經兵臨界牌嶺之下。

廉頗構建的第一道防線受到了秦軍西、南兩個方向的夾擊!

公元260年6月,王齕部隊猛攻高平關防線,趙軍不敵!

秦軍破高平關,穿過老馬嶺,直取趙國二鄣城。

箭雨瓢潑,刀戟沉沙!

趙軍守備的四個都尉全部戰死!趙軍退守光狼城!

這時界牌嶺方向也在告急!

權衡利弊的廉頗選擇了退守第二道防線——丹河防線!

這條防線緊扣第三條防線,兩條防線互相配合地天衣無縫!

秦軍攻佔了空倉嶺防線,雙方在丹河對峙!

秦軍無奈地頓師於廉頗精密的防線下,一籌莫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的戰況是怎樣的?
剛柔並濟!無堅不摧!大道至簡!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