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善良,天地之間最永恆的美麗……

善良,天地之間最永恆的美麗……

善良是信仰崇拜的基礎

信仰是一種出乎本性,發乎自然的精神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是善良的人獲得光明正義的力量源泉。

人類自有歷史以來,就有民俗信仰、宗教信仰,世界上各個種族皆有其特殊的信仰,從信仰中可以一窺各民族的風俗民情、文化背景以及歷史演進等。

最早民智未開的時代,人們對大自然不了解,對大自然充滿了神秘感和恐懼感,認為大自然的一切現象都各有神明主宰其事,因此有了山神、雷神、電神、風神、雨神、河神、樹神等敬畏自然的神靈崇拜。

此後民智漸開,英雄人物不斷出現,如比干剖心勸諫,關羽忠肝義膽,岳飛精忠報國等,這些英雄人物因為各有功勛,中國人歷來講「正直聰明,死後成神」,因此被民間奉為神明崇拜。

隨著知識的擴展,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開始走上對真理的追求道路上。信仰的目的,就是要跟隨聖人智者的腳步,領悟人世間的真理至理,培植人心的善愛和智慧,從而指引人生的方向,走向凈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層次,幫助人們解脫生死煩惱。

善良是開啟智慧的鑰匙

所有的神明崇拜、宗教信仰都是導人向善,然後才能搭建人類追求真理,通往生命真實世界的橋樑。真理是浩大、遼遠的,即使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只是比平凡人多走了三五米而已。所以,每個人都要保持謙恭的心態,善良的心靈,誠心正意地藉助信仰的階梯,摒棄噁心邪念,走上光明坦蕩的追求真理之路。

人體七成為水,上善若水,人不能離開水而存活;善心就是土壤,人有了善心才能成長;信仰就是陽光,人只有在陽光的照耀下才能知曉人生的方向。善惡兩途,人生際遇自然大不一樣。生活在陽光明媚、乾坤朗照的大世界裡,與生活在陰暗潮濕、心態扭曲的自我的世界裡,哪個更有利於生命的成長?不言自明。

善良是人類文明推動力

人類諸多善良的美德,如:忠孝節義、誠實信用、團結互助、慈悲友愛等人格操守都是在漫長的人類社會進程中逐步形成的道德倫理規範,支撐著人類社會結構的完整和穩固。

《易經》云:「人有善念,天地佑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良,是一種深沉博大的愛,飽含著對他人的尊重、理解、同情、關心和愛護。善良的人正直寬厚、樂於助人,懂得感恩,甘於奉獻,有仁者愛人的英雄情懷,有捨身取義的豪傑風采。善良的人心境澄明、與人為善,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有了一顆善良的心,人會變得豁達堅強,忠誠信義,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從而獲得人生的成功。

善良就像是一股從內心深處噴涌而出的清泉,既滋潤了別人,也展現了自己。《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良的心就像水,溫柔細膩,綿軟悠長,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滋養萬物,而使萬物得到它的恩惠。

善良是長壽的靈丹妙藥

孔子言「仁者壽」,善心善念就是長壽的靈丹妙藥。唐代藥王孫思邈,就非常注重善心善念、人品道德在養生中的價值和作用,他在其巨作《千金要方》中說,「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延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意思就是:養生在於德行。德行兼備,雖不吃藥也可以長壽;德行不足,雖服玉液仙丹也不能延壽。

正直善良、心懷善念的人能令生命體健康喜悅,正氣常存,人的免疫系統就強健;而虛偽狡黠、自私自利、心懷惡念會讓機體組織失衡與病變。

醫學古籍中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善良的人內心世界坦蕩、光明,人格修為豁達、開朗,所以為人處事樂觀、向上、充滿陽光,很自然地感應到天地之間的正氣浩然,提升人體內部的精氣神,從而增福添壽,頤養天年。

所謂「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盤」,「人算不如天算」,「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存好心,發好念,行好事,做好人,善心善行雖然飽受磨難,但終有後福。心存邪念,假冒為善,虛偽狡詐,作惡多端,雖然剛開始會嘗到甜頭,但終究不會長久。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公文化彭允好 的精彩文章:

兒童教育要注重傳統文化的培養和傳承

TAG:關公文化彭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