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八婦女節來源於美國,為何美國人自己不過?

三八婦女節來源於美國,為何美國人自己不過?

綜合於網路

哲學園鳴謝

國際婦女節(中國大陸稱為「三八」國際婦女節或國際勞動婦女節)是為了紀念婦女權利的運動,設在每年的3月8日的國際性節日[2]。這個紀念日在很多國家也是法定假期。華人社會在國際婦女節亦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一個婦女節在紐約於1909年2月28日由美國社會黨組織舉行[3]。在1917年3月8日,在俄羅斯帝國首都彼得格勒,紡織女工舉行罷工及遊行,遍及整個城市,也導致俄羅斯革命的開始[4];七日之後,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臨時政府確保婦女擁有投票權[3]。1917年,蘇俄將3月8日定為國立假期。這一日在1975年聯合國正式確認之前,慶祝的地區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及共產主義國家。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是最先產生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種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儘管後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並驅散了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後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5][6]。

接下來的數年裡,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遊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麵包加玫瑰」的口號。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這樣每年的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1913年。

1910年,第二國際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共產主義者克拉拉·蔡特金倡議設定一天為國際婦女節,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次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總共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6天之後的3月25日,紐約發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這其中大多數是義大利和猶太移民。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場火災後來還對美國的勞工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1912年至1915年,歐洲的婦女們也於3月19日作為國際婦女節走上街頭,通過舉行和平集會等形式反對戰爭。選擇這個日子是為了紀念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婦女與工人反對梯也爾軍隊偷襲蒙馬特高地國民自衛軍大炮陣地而舉行武裝起義。

紀念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後來還證明是俄國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彼得堡女工舉行罷工,要求得到「麵包、和平與自由」;彼得堡全市工人舉行政治總罷工,二月革命由此暴發。4天後,沙皇被迫退位,新成立的俄國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1919-1921年,國際共產主義婦女節都選在了3月5日。這是為了紀念1918年遇害的德國黨的領袖羅莎·盧森堡的誕辰。

1921年9月9日至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召開,保加利亞代表建議為紀念俄國女工在二月革命中的英勇鬥爭,把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從1922年開始,每年的三八節成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蘇聯時期,每年都會在這天紀念「英雄的婦女工作者」。不過在民眾中,節日的政治色彩逐漸減弱而演變成類似西方的母親節和情人節之類向女性表達尊敬和愛意的機會。至今,這天仍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男性會贈送禮物給婦女以祝賀她們的節日。

在西方國家,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期間正常舉行,但後來一度中斷。直到19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又逐漸恢復。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7]。

這個最早起源於美國的國際婦女節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後的美國卻逐漸銷聲匿跡了。隨著蘇聯的加入,這個節日在西方人的眼裡逐漸有了社會主義的色彩,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冠以「國際」的節日實際上只在有、或曾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少數國家裡慶祝,除俄羅斯外,還有中國、保加利亞、阿爾巴利亞、越南、白俄羅斯、馬其頓共和國、哈薩克、塞爾維亞、蒙古等,暴亂之前的烏克蘭也慶祝這個節日。

除了它沾上社會主義性質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導致國際婦女節在美國的銷聲匿跡呢?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原因。

1、美國婦女地位的巨大提高

上個世紀,美國一系列的保障婦女地位的法案出台,其中尤其是平權法案,使得婦女的地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了選舉權,上學就業不能性別歧視,而且在同工同酬方面也有了法律保障,雖然依然有不盡完美之處,但是明顯的歧視不再有,相反擔心的一方開始變成了僱主,因為越來越多的這類訴訟以婦女取勝告終。另外美國在民事離婚案中是非常保障婦女的,只要沒有致命的過錯一般都會得到孩子的監護權,婚姻期間不論妻子是否工作、有無收入離婚時財產都要平分或妻子得到的更多,離婚後女方沒有收入或收入低的話,前夫除了支付孩子的撫養費之外,還要支付配偶的撫養費,直到配偶再婚或死亡,除非兩人有婚前公證。

2、商家沒有炒作價值

情人節溫馨,母親節有愛,聖誕節感恩,這些節日意義深厚,商家炒作起來如魚得水,也很容易打動人心,然後使勁掏錢消費。相反三八節就有了女權咄咄逼人的色彩,炒作起來很難,缺了商家的推波助瀾,這類政治色彩的節日終究很難走遠。

3、美國的傳統節日涵蓋了很多婦女節的意義

前面提到的情人節和母親節,雖然不是美國的法定節日,在美國卻是非常受重視的,因為它們有著濃厚的傳統,也非常溫馨。在這些節日里,女友、妻子、母親都會得到來自男友、丈夫和孩子們不菲的禮物,並在家人陪伴下出外就餐。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一個叫做勞工節(Labor Day)的法定聯邦節日,旨在保障勞工權益,這個權益適用於男女,因此再弄個保護婦女工作權益的節日顯得不大必要。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1942年丁玲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的《三八節有感》一文中的那句話,「「婦女」這兩個字,將在什麼時代才不被重視,不需要特別的被提出呢?」在今天的美國,婦女的地位實在是非常高了,除了有曾身居高位的希拉里、賴斯等人之外,想必第一位女總統的出現也不會太遠,女人的地位實在不再需要一個節日來彰顯了而已。

將國際婦女節列為法定假期的國家包括:阿富汗[8],安哥拉,亞美尼亞[9] 亞塞拜然,[10][11],白俄羅斯[12],布吉納法索[13],柬埔寨[14],中華人民共和國 (只限女性)[15],古巴[16],喬治亞[17],幾內亞比索[8],厄利垂亞[8],哈薩克 [18],吉爾吉斯斯坦[19],寮國[20],馬其頓 (只限女性),馬達加斯加(只限女性)[21],摩爾多瓦 [22] ,蒙古[23],尼泊爾[8],俄羅斯[8],塔吉克[8] ,土庫曼[8] ,烏干達[8],烏克蘭[8],烏茲別克[24],越南[25]及尚比亞[26]。

一些國家,例如喀麥隆[27],克羅埃西亞 [28] ,羅馬尼亞[29]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30] ,保加利亞[31] 及智利[32],國際婦女節不是公眾假期,儘管如此得到廣泛認受。在這一天,男性慣例會贈送花和小禮給予她們生活中的女性——朋友、母親、妻子踴朋友、女兒、同事等。在一些國家(例如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也被視為等同於母親節,在那裡孩子會給他們的母親和祖母贈送小禮物[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適者生存,何以突圍?今天這本書將給你答案!
帝國悲劇:無法阻止的大潰敗!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