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論語》共讀,齋 站 疾

《論語》共讀,齋 站 疾

【共讀內容】

7.13子之所慎:齊,戰,疾。

【導讀學者】

張國明:瀋陽大學人文學院 副教授

崔茂新:曲阜師範大學 教授

【共讀筆記】

張國明:

今天我們共學:子之所慎:齊,戰,疾。

【譯文】孔子特別慎重的事有三樣:齋戒,戰爭,疾病。

崔茂新:

這一章非夫子所言,乃弟子記載夫子所特別以慎重態度對待的三件事:對待祭祀之前的齋戒,對待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對待身體的疾患。

張國明:

慎,謹慎之意!這裡有個問題,按理夫子為人謹慎,教學時一再強調謹慎。謹而信嘛!他的弟子曾子更是一生如履薄冰!

為什麼在弟子眼中夫子只在三件事上慎呢?在其他方面比如獨處,就不慎了嗎?那豈不是與慎獨思想相背?

崔茂新:

夫子謹慎對待的應該遠不止這三件事,大約弟子們發現夫子在這三件事之上特別謹慎而已。

張國明:

@崔茂新?是呀,所以我在譯文中加上了特別二字

既然單提三事,必為大事!

何為大事?死生存亡之事也!

崔茂新:

齋關乎敬天事神,戰關乎國之存亡,疾關乎身之安危

張國明:

戰,兵凶戰危!白骨遍地,妻離子散!死生之時,存亡之期!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也

何以止戰,非武備不可!故夫子強調文事須配以武備

唯如此,方可阻止某些人的侵略侵奪之野心!

正所謂:忘戰必危

崔茂新: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是為夫子慎戰。

張國明:

@崔茂新?對,戰爭太危險!必須選慎者作統帥方可,非有勇無謀者可為

慎,即是臨事而懼

何以慎疾?

這個好理解,父母唯其疾之憂嘛!

孩子小時,父母老時,親人最擔心的莫過於其生病之時!

方其時也,其抵抗力最差,如不謹慎待之,或有生命之危!可不慎乎?

何以慎齋?

齋,非素食而已!

崔茂新: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都體現了夫子慎戰的態度。慎戰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不好戰,不輕易用兵,反正對窮兵贖武,非出於仁義而不興師旅,非威嚴整肅而不成軍,故有仁義之師、威武之師的說法。

張國明:

沐浴、更衣 、禁酒、戒色皆在其列

更有心正、意誠之言,尤重意誠!

何以如此重視齋?

崔茂新:

謹慎地對待疾病,就是自己不想當然輕下判斷,尊重並悉心傾聽理解醫生的診療而又不一味盲從。

張國明:

蓋,齋可通神明者也

孔子非常重視孝

死,祭之以禮

齋戒祭祀自是頭等大事!

崔茂新:

齋戒,潔身、整衣、行端是也。

張國明:

重死之程度甚至超過重生

崔聖:

慎終!

張國明:

@崔聖?對,慎終亦可理解為慎齊

崔茂新:

齋有齊的意思,就是整潔、齊正、依禮而行。

崔聖:

謹慎虔誠地對待父母的壽終。

張國明:

如此,在夫子眼中,涉及死生存亡的大事有三:齋,戰,疾。故夫子慎之!

我講完了,大家多批評[抱拳]

崔茂新:

時間也到了,可以交流討論一下了。

崔聖:

@張國明?老師解讀精彩謝謝[抱拳][抱拳]

崔聖:

在戎與祀兩件大事上,又有了一件:疾。

崔茂新:

錢穆:慎處其所不知,即是道。

崔聖:

@張國明?「蓋,齋可通神明者也」。哪位老師可解讀一下「齋--齋」與通神明?

劉禹宏:

心誠則靈

崔聖:

一解

崔茂新:

韓詩外傳:「居處齋則色姝,飲食齋則氣珍,言語齋則信聽,思齋則成,志齋則盈。五齋者,斯神居之。」言祭祀之前要「五齋」。

崔聖:

是的,好像正義中如此解。為齋之所要。但我以為以通神明似有更深含義,或許與巫史有關。

袁愛祥:

能明白「夢周公」是怎麼回事,就明白通神明是怎麼回事。

劉國慶:

謝謝各位老師導讀,我說幾句個人看法,歡迎各位師友指正

本章的字面含義簡單明了,楊伯峻先生譯為:孔子所小心慎重的事有三樣:齋戒,戰爭,疾病。

齋戒是祭祀前的身心準備,以整潔的身心進行祭祀,與神靈交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所以要預先做好準備,是因為祭祀的對象是一個外在的主導者,需要以敬仰的心態面對。所以孔子說「祭思敬」,「使民如承大祭」。做準備的工作,包括改變食物,「齋必變食」。

周的傳統,是把宗教道德化,即在祭祀等宗教儀式中,增加道德教化的內容,因而有「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戰爭關係著國家的存亡安危,後果重大,而戰爭又是人和人的對抗,後果難以預料,因而必須要聚精會神,全力以赴。

孔子對戰爭的態度,可以看本篇他和子路的對話: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孔子對疾病的慎重,從孔子病了以後,康子送葯給孔子,孔子不敢吃可以看出來:

康子饋葯,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鄉黨篇》)

之所有對疾病要慎重,是因為疾病關係到人的生死。

但事實上,孔子不僅僅是在齋戒、疾病、戰爭三件事情上慎重,孔子在所有事情上,不論言論還是行動,都是很慎重的。

在言語上的慎重,如:

子曰: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在行動上的慎重,如: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曾子在行動上的慎重,繼承了師門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因而,孔子對齋戒、戰爭、疾病的謹慎,應該理解為慎之又慎而已。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到謹慎呢?

從個人的心得來看,慎的第一要訣是「懼」。

孔子說的「臨事而懼」,面臨戰事的時候心存恐懼,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之心,曾子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是懼,懼怕薄冰破裂,人會掉進冰水中或冰窟中而爬不上來。恐懼是最強大的動力。

對於企業家來說,競爭對手永遠距你很近,你不知道,明天競爭對手會出什麼產品,會採取什麼營銷策略,甚至你都不知道明天誰是你的競爭對手。因而比爾蓋茨說過,微軟距離倒閉只有十八個月。

自然界充滿了我們未知的力量,人類居心叵測者業大有人在。我們提倡道德,正是為了對抗人性中那野獸般難以控制的力量。無知,貪婪,血腥,都是我們歷史中記憶猶新的。我們這一代人,至今還對一些居心叵測的人,鼓勵一些年幼無知的半大孩子,揪斗老師,甚至把自己的師長殘害致死的事件記憶猶新。回想起那個年代,每每不寒而慄。對那個年代的兇殘、暴力、飢餓的恐懼,構成我個人不斷前行,建設一個宜人社區的動力。

慎的第二要訣是「遠」,

漢代主持平定西羌戰略的大將趙充國,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遠斥候」,即充分搜集信息。不僅僅是趙充國,就是他認為戰備不足的李廣,也一樣要「遠斥候」,即充分地搜集信息。

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原因在於,今天的遠,可能是後天。如果我們今天不考慮後天的事情,到了明天,再為明天考慮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積累資源的可能性,再應變就已經來不及了。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這就是戰略管理,即要植根於長久的未來,感知可見的趨勢,規劃五年以後,跟進行業動態,確定年度目標,每周執行檢查。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說吧。我現在做家用電器流通行業的管理服務,即管理軟體的開發,諮詢,培訓,交易平台。從持久的根基來說,家庭永遠會存在,家電就會存在。人們的需求既然是多樣的,家電的市場也就會永遠存在。

但家電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僅僅是近期的現象。就在二十年前,我們還去百貨商場買家電呢。在今後,賣家電的商家賣整體方案,也是完全可以想像的事情。行業的分分合合,是經濟發展規律,強勢行業兼并弱勢行業,就像計算機行業兼并通訊行業,是大勢所趨。

那對財神來說,就不能只關心家電行業和軟體行業,必須把眼界放寬到整個消費品行業和整個電子行業,才能夠不失先機。

慎的第三要訣是「謀」;

孔子講「好謀而成」,就是突出了謀的作用。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所謂「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都是突出了「謀」的作用。有一部著名的軍事著作,就叫「三十六計」,可見謀略的重要意義。

現代管理學講管理循環,即pdca,計劃、執行、檢查、調整,也是以計劃開頭。

為什麼謀劃如此重要?

根本上說,人類的進步,體現在自然被人化,按照人的需要改造。我們把自然中野生的穀草改變成了五穀,從而人類脫離了追逐野獸的狩獵時代,人們把尋常的泥土燒成了磚瓦,從而可以建造堅實的房屋,從而脫離了穴地而居的時代,人們發現了礦石,煉鐵制鋼,甚至製造了每小時飛馳七百里的高鐵,讓這個世界快速縮小。這都是自然的人化。

而自然的人化,需要的是許多的勞動,以嚴密的邏輯組織起來,達到一個共同的結果。我們常常說十堰是汽車城,意思就是那個城市的幾十萬人,大多數人只完成一兩道工序,最後出來的是一輛輛嶄新漂亮的汽車。

生產一輛汽車的工序工藝,需要多少大膽的實驗,凝結了多少人的智慧呢?

慎的第四要訣是「備」。陳氏以客卿之位,代姜氏得齊國,「善守」就是其命訣,所謂有備無患,才能不大敗虧輸。

孔子主張一定要強化人民的訓練,也是備戰的思想。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漢代主持平定西羌戰略的大將趙充國的行軍心得心得,是遠斥候,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壁,尤能持重愛士卒,先計而後戰。嘗謂李廣之不擊刀斗,程不識之行伍嚴整,孰得孰失,於懼不懼判之矣。

程不識故與李廣 俱以邊太守將軍屯。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刀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刀斗,士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咸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 顯然,趙充國認為程不識優於李廣的地方在於其守備嚴整。對於將軍來說,重要的不是勝一次,而是要立於不敗之地。

李廣雖然號稱「飛將軍」,名聲很大。但其訓練部隊不重紀律,作戰時,他的行軍布陣採用自由的作風,不拘一格,他所帶領的騎兵非常精良,以機動性代替當時中國傳統的行軍布陣,所以李廣的部隊常常獲勝,有時即使士兵比較少,也能以少制眾,反敗為勝。李廣時常帶領少量精銳突擊隊突襲匈奴,雖然有時成功,但失敗的時候也不少。

程不識非常嚴謹,將部隊按照最嚴格的紀律訓練,分成部伍,有職責明確的層級指揮系統。部隊出戰時,總是處在人不解甲、馬不卸鞍的戒備狀態。他的軍隊以步兵為主,行軍很慢,但很堅實。凡是他率軍作戰,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護,一隊一隊互相呼應,互相照管,安營紮寨很有章法。行動起來,全軍一起行動;紮下營來,敵人沖不動。

在西漢,人們都知道程不識是名將,因為他戰不敗。而李廣呢,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就好比在賭場賭錢,不是大贏,就是大輸。程不識則能夠不斷地積累勝利。

慎的第五要訣,是攻,是進攻,是創新。

進攻和創新,從戰爭的角度說,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經營企業的角度說,是不斷地感知新需求,創造新產品。

適應客戶的新產品才能開拓出新的領地,為消費者帶來新的價值,並在與消費者的交換中獲得比較高的談判地位,從而獲得豐厚的利潤。

各位現在都在用手機,這個智能手機就是企業創新罪突出的例子。在傳統手機時代,手機只有一個煙盒那麼大,充一次電可以用一周,既能夠打電話又可以發簡訊,似乎已經非常完美了。手機的競爭似乎已經到頭,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三巨頭獨霸市場。可是,誰能想到在蘋果的愛瘋出來後沒有兩三年,三巨頭就已經退出市場呢?

實際上,在喬布斯開發智能手機的時候,蘋果公司自身也在危機中。微軟已經佔據了桌面電腦的絕大部分,蘋果電腦雖然極具特色,但卻經不起微軟與因特爾聯合起來的價格競爭,後面又是linux的高性能堵截,市場份額節節下滑。如果蘋果不開拓新的產品,恐怕今天斗已經不存在了。

在沒有人看好的時候,喬布斯固執己見,推出了智能手機,把計算機行業擴展到通訊上,讓所有能夠識字的成人都進入了信息時代,從而為人類的合作打開了一個夢想不到得領地,蘋果公司也也成為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

概括起來,言行必慎,以敬懼之心,遠眼界,重謀劃,嚴守備,善創新(遠謀守攻),應該是「慎」的具體化吧?

發言完畢,敬請各位師友斧正

張國明:

概括起來,言行必慎,以敬懼之心,遠眼界,重謀劃,嚴守備,善創新(遠謀守攻),應該是「慎」的具體化吧?@劉國慶?用心之言!

馬震宇:

齋體現誠,戰體現仁(勇),疾體現慎。

蔡氏車之:

我以為孔子三慎主要指仕魯或國老時,疾更指傳染病,漢有相出訪,不問殺人事,問病牛。

馬震宇:

齋體現誠,戰體現仁(勇),疾體現孝。

崔聖:

@劉國慶 ?今天以IT巨頭為例解題,很有點現實意義。

蔡氏車之:

劉解已從修身擴至經世,好。三慎都可從經世解。當年沙士作了提醒。

劉國慶:

有時候我想,經世這個詞,是不是不如淑世好

蔡氏車之:

淑為美善,不作動詞。西方淑世主義一般譯改進主義。

劉國慶:

淑是形容詞,是不是可以動詞化使用?

蔡氏車之:

主要看是否約定俗成。經世致用已常用。

劉國慶:

是,但經世致用這個詞是否內涵了以權力為主體,似乎不太適合民間使用?

蔡氏車之:

不會。世有多種

馬震宇:

淑世 首用是曾國藩?

袁愛祥:

本章表現夫子對生命的看法與重視。齋,關乎生命起源;戰,從當權角度看待生命存在;疾,從個體角度重視生命存在。

戰,無論侵略還是防禦,無論無道還是正義,都造成了對生命的毀壞,故兵者不祥。疾,到現在為止,仍舊是人力不可掌控之事。

生命如此讓人重視,故夫子慎之!

葉紫:

@袁愛祥?贊同[表情] 人生無常,生命可貴,慎重深遠。

孔子在這章談的都是對物質生命的慎重,沒有涉及精神和靈魂的解讀。而人的生命的三種形式,靈魂的永生更是值得追求的!

否則行屍走肉一般活著意義何在?

袁愛祥:

葉紫,您好!我在中大待過四年,我們算半個老鄉了。

夫子談生不談死,夫子的談生,重點在於以道純粹精神,成就君子人格。儒家之所以受人推崇,就在於不至於使人純為了個人富與貴而活著,避免了動物般的活著。這幾章宜連看,裡邊有條隱線,體現孔子精神的自由活潑。

葉紫:

@袁愛祥這是我欣賞孔子的地方,務實——腳踏實地地度過今生,對社會有所為作為。

葉紫:

@袁愛祥一山東昌樂?袁老師此番解讀,深入道義和人性之根本,令人欽敬。

解讀不應該是漫無邊際的聯想,更不應該以自己的既定信仰或想法去框定、取捨聖人的思想,而應當以敬畏之心,去理解聖人之道何以一以貫之,我當如何效法等等。

今人動不動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自以為比聖人高明,實是狂妄自大,令人啼笑皆非

袁愛祥:

丁老師,我學《論語》才一年,不敢當如此評價。我是說出來,請各位老師指教的。「論語彙」各說己見,百家爭鳴,正是你和我需要的學習方式。

丁躍偉:

或學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 或安而行之,或力而行之, 及知之行之,一也



——<參考資料>——

【論語正義】

子之所慎:齋,戰,疾。孔曰:「此三者,人所不能慎,而夫子獨能慎之。」

o正義曰:《說文》云:「慎,謹也。齋,戒潔也。從示,齊省聲。」經典「齋、齊」二文錯見。《祭統》云:「及時將祭,君子乃齊。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故散齊七日以定之,致齊三日以齊之。」又云:「及其將齊也,防其邪物,訖其耆欲,耳不聽樂。故《紀》曰:『齊者不樂。』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苟動,必依於禮。」《韓詩外傳》八:「傳曰:居處齊則色姝,食飲齊則氣珍,言語齊則信聽,思齊則成,志齊則盈。五者齊,斯神居之。」並言慎齊之事也。《說文》云:「戰,鬬也。」慎戰謂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也。《禮器》云:「子曰:『我戰則克,祭者受福,蓋得其道。』」此之謂也。「慎疾」者,所以守身也。《金匱要畧》言:「人有疾,當慎養,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雖在經絡,無由入其腠理」,即此義也。

【論語譯註】

7.13子之所慎:齊,戰,疾。

【譯文】孔子所小心慎重的事有三樣:齋戒,戰爭,疾病。

【注釋】o齊——同「齋」。古代於祭祀之前,一定先要做一番身心的整潔工作,這一工作便叫做『齋』或者「齋戒」。鄉黨篇第十說孔子「齋必變食,居必遷坐」。o戰,疾——上文說到孔子作戰必求「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因為它關係國家的存亡安危;鄉黨篇又描寫孔子病了,不敢隨便吃藥,因為它關係個人的生死。這都是孔子不能不謹慎的地方。

【論語集註】

子之所慎:齊,戰,疾。齊,側皆反。齊之為言齊也,將祭而齊其思慮之不齊者,以交於神明也。誠之至與不至,神之饗與不饗,皆決於此。戰則眾之死生、國之存亡繫焉,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謹也。尹氏曰:「夫子無所不謹,弟子記其大者耳。」

【論語註疏】

子之所慎:齋,戰,疾。孔曰:「此三者,人所不能慎,而夫子獨能慎之。」「子之所慎:齋,戰,疾。o正義曰:此一章記孔子所慎之行也。將祭,散齋七日,致齋三日。齋之為言齊也,所以齊不齊也,故戒慎之。《左傳》曰:「皆陳曰戰。」夫兵凶戰危,不必其勝,重其民命,固當慎之。君子敬身安體,若偶嬰疾病,則慎其藥齊以治之。此三者,凡人所不能慎,而夫子能慎之也。

《論語》共讀,齋 站 疾

【編輯:蕭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