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石油幣,瘋子的權謀

石油幣,瘋子的權謀

虎嗅註:委內瑞拉2月20日開售的法定虛擬貨幣石油幣,不僅刺激了幣圈的神經,也刺激了全球產油國。有人因為「首個被政府承認、背書的虛擬貨幣」興奮莫名,有人已做好了投身其中的準備。在私募階段,每個石油幣價格等於一桶原油,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公開表示,石油幣預售額已達到7億美元以上,前景無比樂觀。

然而,委內瑞拉是誰?一個腰纏萬桶油的巨富,還是在泥坑裡打滾兒的無賴角色?文章將帶你認識你沒那麼熟悉的委內瑞拉,以及它的首個法定虛擬數字貨幣——「石油幣」。

多數中國人對南美的印象停留在巴西和阿根廷,至於委內瑞拉,能不假思索確認它在非洲還是南美、南美北部還是南美南部的中國人,可能並不多。

不過,這個面積不大的國家在國際舞台上還挺有聲音的。不僅因為其具備南美第一、世界第二,能與沙特一戰的石油儲量,也因為其兼具政績與爭議,在國內外影響巨大的已故前總統查韋斯,更因為該國逾千億美元的外債幾無償還希望。

這些看似互相矛盾的信息構築了一個事實:假如這世界上有一個窮得叮噹響的任性國家借了巨額外債還相信自己能還清,那這個國家一定是委內瑞拉。

那麼,世界上第一個法定虛擬貨幣出現在該國,大概也並不奇怪了。

看我能有多任性

2月20日隆重登場的虛擬貨幣「石油幣」,絕不是委內瑞拉現任總統馬杜羅的第一次任性。

政治強人查韋斯在2013年去世後,權勢和魅力都不及前任的馬杜羅在「欽定」和「勝選」兩重加持下繼任總統並擔當至今。然而,如果只是能力不行,馬杜羅或許不至落得「瘋子」「白痴」的稱號。

查韋斯死後不到2年,國際油價遭遇了超乎腰斬的下跌,直到今天也只能在2014年的「腰部」左右晃蕩。不幸的是,作為唯一的支柱產業,石油收入占委內瑞拉全部出口收入的80%強;當油價暴跌,經濟狀況可想而知。

2015年,委內瑞拉GDP倒減5.7%,2016年更是高達8%。大蕭條帶來了嚴重的貨幣貶值,其2016年通貨膨脹率接近500%,生活水平從「人均收入1.9萬美元的南美首富國家」跌落至「想吃死老鼠而不得」。

比這不咋地的時運更不咋地的,是馬杜羅的內政、外交水平。

在經濟危機中,馬杜羅宛如投身戰爭,毫不猶豫啟動緊急狀態,祭出限量供給、政府定價等一系列昏招,破壞本來寧靜的市場秩序,導致通脹愈演愈烈。放著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不管,馬杜羅把所有鍋都甩給了「反動勢力顛覆」。面對反對黨時,他心中不存法律,錢沒收、人拘留是家常便飯,由此引發的各種街頭暴動,每每導致數十平民死於非命。

以「查韋斯之子」自居的他,根本無法像查韋斯般招人民喜歡。2017年的民調中,80%的委內瑞拉受訪者對其不滿,導致馬杜羅幾無可能像查韋斯般無爭議連任。

即便如此,馬杜羅仍然效仿查韋斯的強人政治,一邊竭力說服人民「只要給我更多權力,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一邊悍然啟動制憲議會,試圖賦予總統更多權力。顯然他沒有明白,更大的權力加身,只能讓他背更大的鍋。

制憲會議是個懸案。委內瑞拉官方聲明,制憲委員會選舉相當成功,全國1950萬選民中有逾800萬人參加了投票,投票率高達41.5%——而反對黨則稱政府撒謊,並指出投票者最多200來萬。制憲目的是擴大總統權力,問題在於,查韋斯時代的憲法中,該國總統權力難道還不夠大?

而制憲引發的連鎖反應更是令人哭笑不得。美國馬上指責委內瑞拉「邁出走向獨裁的一步」,進而擴大了對委內瑞拉的金融制裁;而哥倫比亞、巴拿馬、秘魯、阿根廷、哥斯大黎加等美洲兄弟相繼宣布,鑒於委內瑞拉不允許國際觀察員入境,他們將拒不承認此次制憲委員會選舉的結果。荒唐如是,爛攤子雪上加霜。

誠然,委內瑞拉原定於今年4月舉行大選(如今已推遲至5月),屆時馬杜羅有可能狼狽下崗。然而,沒有馬杜羅的委內瑞拉,就那麼值得信任么?

空有一身重油

委內瑞拉富過,但富裕的表象只是一個陷阱。當石油帶來的外匯儲備被虛妄的高福利極速耗空,而畸形的產業結構及嚴重不足的內需遠不能支持內生經濟的發展時,窮鬼華麗衣衫下的佝僂一覽無餘。

委內瑞拉與中國建交較早,雙邊的貿易往來也早有開展。21世紀初,中國與委內瑞拉合作的諸多基建項目便不乏爛尾之作。這不僅因為委內瑞拉「手裡缺錢」(事實上,對於一個石油大國,錢幾乎不可能成為工程爛尾的理由),更因為諸多「軟實力」問題。

委內瑞拉政府缺乏成熟國家的基建運作能力,而又倚仗石油資本,好大喜功,常常集中大量項目一起推動。這一弊病不僅讓該國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更嚴重考驗了其管理人才、勞動力、相關物資生產能力及「三通一平」等經濟基礎。

事實證明,考驗最終難以達標。10年前的各種住房工程如是,10年後的「拉美首條高鐵」亦如是。坊間謠傳,因為中國承建的委內瑞拉高鐵爛尾,中國投入其中的75億美元貸款陷入泥潭。

對此傳言,我們應當理性看待。好的一面是,上馬高鐵項目時,委內瑞拉正因高油價春風得意,並未索求中國貸款,工程款由委內瑞拉政府承擔;壞的一面是,不唯高鐵,該國欠中國的錢,又何止75億美元……

不過,在錢這個問題上,我們大可不必為國擔憂。事實上,委內瑞拉最大的債權國並非中國,而是美國。兩個大國爭相把真金白銀投入委內瑞拉這個無底泥坑,自然不是為了擺闊,而是看中了比錢更重要的東西——石油。

文章開頭說,委內瑞拉不管欠下多少錢,都相信自己能還清。考慮到其驚人的石油儲量,它還真是唯一能做到的國家。然而,為啥委內瑞拉不在石油產業孤注一擲,火速生產,猛賺外匯,還清外債,擺脫包袱,不說做回南美首富,好歹先把經濟危機結束了啊?

答案當然是:做不到,只能慢慢來。

雖然石油儲量堪比沙特,委內瑞拉的石油種類卻頗為尷尬。與易開採、易煉化的輕質石油相比,委內瑞拉產油的大頭是重質石油(密度大、黏度高)。重油也分一般重和特別重,而委內瑞拉的石油之重,達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無法煉化的程度。

於是造就了一個奇葩局面:委內瑞拉向美國出口重油,同時從美國進口輕油,不然無法滿足國內對石油的需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入袋還散盡——沒有沙特的命,可千萬別得沙特的病。

又給貸款,又幫煉油,美國這樣的好夥伴,哪裡還有第二家?然而,即便委內瑞拉對美國百般依賴,查韋斯卻是人所共知的「反美鬥士」,馬杜羅更是將美國欽定為委內瑞拉一切災禍的罪魁禍首。

面對這樣好氣又好笑的國家,特朗普壓根兒不打算與其一直「玩笑」下去。隨著制裁進一步升級,美國無論是停止從委內瑞拉進口重油,還是停止向其出售輕油,都能要了委內瑞拉本就沒了一半兒的命。

而中國即便眼饞這口汪著油的大鍋,面對如此任性的老哥,敢不敢接還真是個問題。

石油不是未來

石油令人望眼欲穿不假,但中國從未把石油這種關鍵資源賭在委內瑞拉乃至沙特這種欠正常的國家上。中國最大的石油進口來源,是雖然混亂但至少不天天刷存在感的,位於非洲西南的安哥拉。安哥拉也樂於將中國作為其石油最大買家,這種關係已持續多年。

如果從長遠來看,石油絕非任何國家可永遠倚賴之物。2015年油價雪崩之後,歷經波折也未能恢復,原因很多;而在這些原因的驅使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排除油價永遠站不回昔日高點的可能。

作為一種公開交易的大宗商品,石油的價格基本由供需決定。電動車、混動車市場的突飛猛進,不斷刷新著最保守者對汽車產業的估算。即便人類對石油的需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迎來拐點,但對其需求增速的放緩,足以構成對油價的持久壓制。

從另一個角度說,石油作為現代社會的命脈資源之一,在不可替代的時代,當然具有「價格走低需求上去,需求上去價格回升」的特點;而今天,對各類替代資源,尤其清潔能源的熱衷,早已被許多國家擺上明面。

2016年年末,奧巴馬在任期最後耍了個脾氣,動用行政命令禁止了美國大西洋沿岸從緬因州到弗吉尼亞州,以及太平洋沿岸整個阿拉斯加離岸石油的開採。這一禁令在今年1月被特朗普以「凡是前任贊同的,我就反對」的邏輯推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太平洋沿岸,民眾對解禁並不感冒,不願為之付出行動。這自然是因為當地人判斷,旅遊等「綠色經濟」項目,可以帶來不輸石油開採的收入和就業,而石油開採既沒那麼環保,還會對綠色經濟造成衝擊。甚至墨西哥灣沿岸的佛羅里達州,也「為了保護州內資源」而反對解禁,其州長甚至是個共和黨人。

可見,在許多居民乃至地方政府眼裡,石油不,至少「不再」那麼重要。

然而,對於這些「需求大國」來說沒那麼重要的東西,對於「供給大國」則重得要命。甚至,隨著油價腰斬,許多國家為了維持收入——貸款總要還吧,工程資金鏈不能斷吧,說好的福利不能落空吧——只能加大力度出產石油。

只有限產才能保價,而「價格打折我就賣兩倍」並非明智之舉。然而實際的民生問題放在那裡,你跺你也麻。假如這世界上只有一個產油國,限產保價當然不在話下。但問題在於,地球不是這樣的……

即便在歐佩克(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內部,號稱「不可能的任務」的阿爾及爾協議(關於石油凍產),不僅經歷了多年談判才最終在2016年9月達成共識,且在達成共識後一個月內馬上變成一紙空文,而油價再次不負眾望地摔了下去。

多數產油國和沙特、委內瑞拉一樣有「慢性病」,經濟結構不合理,非依賴石油不可。而OPEC內部雖有同仇敵愾的海合會戰友,也有伊朗這種不共戴天的仇敵,難以達成共識也是情理之中。

何況,OPEC僅佔據全球石油出口不到一半的份額,他們之外甚至還有俄羅斯這種同樣有「石油病」的怪物。石油凍產協議,從一國共識到OPEC共識有多難,從OPEC共識到全部產油國共識又有多難,應該很容易想像。

指望油價回升?並非不可能,但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有的「重回100美元」預言,已經被打臉太多次了。即便在今天,與2014相比,回到腰部以上了沒?

那麼,回到石油幣

了解這些背景,我們基本可以判斷馬杜羅推出「首個法定虛擬貨幣」的用意了——不如參考委內瑞拉的法定現實貨幣如今什麼下場。經濟全面崩潰時,馬杜羅連續多次(比如2017年三次)大幅度上調法定最低工資,超發的貨幣只能帶來無盡的通脹,上漲的工資也只能淪為廢紙。「強勢玻利瓦爾」淪為統治者任性胡鬧的工具,令人扼腕。

石油幣自然也只能淪為(毋寧說自誕生起就是)馬杜羅的統治工具,而且大概也免不了「任性」一番。一方面,馬杜羅希望儘速募資,穩定國內局勢,為接下來的大選做準備;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多樣的流通手段,既維持委內瑞拉在石油市場的地位,同時盡量繞過可能接踵而至的美國制裁——畢竟,石油交易此前只能用美元結算。

因此,即便石油幣官網上掛著馬杜羅開心的笑容,且委內瑞拉官方聲稱「石油幣將是建立更自由、更平衡、更公平的國際金融體系的一種工具」,其背後的衰弱及恐懼,大概也難以掩藏。如果馬杜羅在2個月後「不慎」落選,石油幣這玩意兒還有什麼保證,恐怕不言而喻;即便馬杜羅能夠連任,看過上文的朋友們,對於這麼一位瘋子總統,你們覺得這跟沒保證有什麼區別嗎?

更何況,雖然名叫石油幣,白皮書中卻明確表示,石油幣不能用來兌換石油,只是與油價掛鉤。這一關係具體體現於公式:

石油幣折算價=石油價格×石油幣交易所價格×(1-貼現率)

很多人懷疑貼現率和交易所價格容易被馬杜羅操縱。考慮到以太坊(石油幣基於此)有智能合約這個保障,對貼現率的操縱倒不是太值得擔憂。至於交易所價格,除非馬杜羅始終手持絕大多數石油幣親自操盤,問題也不大。

最值得擔心的,反倒是馬杜羅不去操盤。上文已經分析過,石油價格在近未來內幾乎不會有大幅波動(升不上去且降無可降),那麼如果交易所價格也一灘死水的話,石油幣可能是個非常不適合「炒」的虛擬幣,升值區間十分有限。考慮到石油幣創立的「真實用意」,馬杜羅將其視作一鎚子買賣,募資成功後就撒手不管的幾率極高——如果他下台,那就想管也管不了了。

然而,石油幣除了「炒」以外的用途,如在委內瑞拉支付稅收、公共服務等,對於外國投資者也等於零。如果有一種虛擬貨幣能支付中國、美國的稅收,那麼在國際市場上必然炙手可熱,永遠不愁無法出手;可惜的是,中、美是主流國家中最旗幟鮮明反對虛擬貨幣的。

在官方提供的白皮書里,與石油幣用途相關的頁面只有區區2頁,而且和其他虛擬貨幣一樣略顯「假大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關於各路豪傑如何買幣,白皮書卻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這種「廣告詞比說明書詳盡」的情況看來,馬杜羅對於耗盡這個石油大國最後的誠信,很有把握。

因此,石油幣值不值得投資,你知,我知,天下皆知,恐怕只有馬杜羅自己,還沒那麼清楚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朱嘯虎:沒看到必須用區塊鏈的場景;手機版QQ新功能:撤回消息可重新編輯
剛融了B輪1億美元的蛋殼公寓,能否避免被洗牌?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