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郭嘉最著名的三次預言,但也只是個戰略家

郭嘉最著名的三次預言,但也只是個戰略家

刀叔導讀:十勝十敗,劉備反目,呂布必亡。

事實上,郭嘉和諸葛亮不但作為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在各自陣營的分量也都一樣。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的說法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後的說法則是:「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劉備臨終前,是託孤於諸葛亮的;而曹操對郭嘉,也曾「欲以後事屬之」。

只不過因為郭嘉英年早逝,我們沒能看到那一天。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的馬前課,可以算是千古預言,但在諸葛亮出山前,郭嘉的三次預言也足夠媲美孔明。

十勝十敗論

郭嘉最聰明的地方在於他及時背袁而投曹,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主公。當初他北見袁紹,不得重用,於是他對謀臣辛評、郭圖說:「夫智者審於良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接著投奔了曹操,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轉折。

十勝十敗論,即為郭嘉為鼓勵曹操的一篇激勵文。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對戰勝袁紹信心不足,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分析曹袁之間的優劣,振奮了士氣。

劉備反目

建安元年到建安三年,劉備被袁術、呂布相繼蹂躪,也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就是這樣一個屢戰屢敗的草鞋匠,郭嘉斷定其有雄圖大志,不可不防,在劉備用計脫逃後,說道「放走劉備,會生變數了!」事後證明,劉備以截擊袁術的名義脫離曹操,奪取下邳,站穩腳跟後舉兵抗曹,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劉皇叔。

呂布必亡

建安三年,曹操攻打呂布,勢如破竹,將呂布圍困於下邳,接著經歷了半年之久的對峙。正當曹軍疲態已現,曹操準備撤軍之時,又是郭嘉,從絕望中看到了希望,以項羽為例,讓曹操喝下了「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雞湯,於是曹操依郭嘉之計,水淹下邳,禽殺呂布。

類似預言,其實還有很多,比如預測孫策之死,袁氏集團內耗等。最後,也因為這些光輝預測致使曹操「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絕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但是上述這句話,多少有些曹操自己給自己找台階下。

官渡一戰,曹操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袁紹,收取荊州又出乎意料的順當,他的驕傲情緒不可抑制的膨脹起來,恐怕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了,就算當時郭嘉活著並給他以提醒,想必也不會入他耳,充其量是有禮貌的擋回去。

從正史對郭嘉的記述來看,他擅長的是戰略分析,是對戰爭勝負走勢的把握,而排兵布陣、具體的用兵韜略則是曹操的長處,而非郭嘉的強項。換言之,如果郭嘉在,除非郭嘉能說服曹操根本就不下江東,否則,只要孫、曹在長江對壘,那麼曹操的失敗就將不可避免,郭嘉恐怕也無能為力。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精品,全網總曝光15億次的優質MCN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最不像漢奸的漢奸,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為何在加拿大
連清風山三個二流頭領都搞不定,他卻敢叫鎮三山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