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春雷一響萬物長,黃鸝歌唱燕歸來

春雷一響萬物長,黃鸝歌唱燕歸來



早安輕音樂,好文好心情


驚  蟄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今日驚蟄,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進入了仲春的時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

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

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




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時節,天氣很好,但有的人卻會感覺到後背涼、痛,四肢涼、麻,這是因為天地間的陽氣生髮過快,人體跟不上的原因。

因此驚蟄時節,補氣非常關鍵。




清淡

飲食 適當

進補




隨著驚蟄的到來,天氣明顯變暖,宜多吃

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

的清淡食物、新鮮蔬菜,諸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木耳、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以增強身體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驚蟄吃了梨 病痛都遠離




在山西、內蒙古等地,民間就有吃梨的習俗,意思是與害蟲別離。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




生梨性寒味甘,吃梨就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梨和離諧音,體現人們希望病痛遠離身體的心愿。




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特別是冰糖蒸梨對緩解咳嗽有很好的療效。




早睡

早起 去

「春困」




春天時節,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這就是民間常說的「

春困

」。專家稱,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暖洋洋的陽光讓人特別想睡覺,尤其是下午,工作學習的時間長了,人會感到疲乏。

這個時候最宜伸個大大的懶腰啦!




伸懶腰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肺擠壓,利於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種組織器官,使人頓時感到清醒舒適。




遊覽

春光 陶冶

性情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行,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




意思是說,

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在室外緩緩散步,有助於身體健康。




青山綠水能給視覺帶來一定的衝擊力,對視力大有益處,置身於山水之間,放眼望去,綠色對眼睛有良性刺激的作用,會使視覺敏銳、心境平靜。




驚蟄

節氣至 飲茶正

當時





春天裡的第一杯茶,定是人人挂念的。那鮮、那甜,在記憶某處等待被喚醒。




雖然我國大部分的地區的茶樹仍在蓄勢待發中,但

西南茶區的綠茶已經上市了哦

!想嘗第一杯春味的茶友可不要錯過了。




春天時人容易犯春困,

一杯鮮甜爽口的綠茶

是最適合預防春困的,尤其是即將面世的龍井。




驚蟄是一個反映著自然規律的節氣,背後更帶來深刻的思考。




春天一聲雷,「驚」了冬日「蟄」伏的鳥獸,喚醒了勃勃生機。養生也講「冬藏」,就像自然萬物蟄伏一樣,收斂氣焰,減少消耗,等待合適的時機驚鴻一瞥,重獲新生。




養生如此,為人也是。

不要介意停下腳步,只要準備得當,機會一到,便去施展你的才華吧!




  · 今日茶話 ·  


驚蟄到,氣候溫和,


你在喝什麼茶呢?




文:茶的故事(訂閱號:teastories)編輯整理。



圖:

來源網路

。內容僅供參考。轉載請聯繫授權。



第一杯春味,點進來嘗嘗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好茶會說話,十年陳普洱,第2件半價,茶友搶瘋了!
喝茶時的話題和談資,懂這些才能好好聊天!

TAG:茶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