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桑葉,紅眼病之特效藥

桑葉,紅眼病之特效藥

相傳:嚴州山寺有一游僧,形體羸瘦,飲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濕透,如此二十年無葯能療,期待盡耳。 【現在來看就是陰虛盜汗】。

監寺僧曰:吾有葯絕驗,為汝治之,三日宿疾頓愈。其方單用桑葉一味,乘露採摘,焙乾碾末,每用二錢,空腹溫米飲調服。【信者為醫 藥效倍增】

果然,三日後藥到病除,游僧與寺中眾和尚無不驚奇。

【性味】甘、苦,寒。

【歸經】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主治】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本品甘寒質輕,輕清疏散,雖疏散風熱作用較為緩和,但又能清肺熱、潤肺燥,故常用於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熱犯肺,發熱、咽癢、咳嗽等症,常與菊花相須為用,並配伍連翹、薄荷、桔梗等葯,如桑菊飲(《溫病條辨》)。

2.肺熱咳嗽,燥熱咳嗽。

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涼潤肺燥,故可用於肺熱或燥熱傷肺,咳嗽痰少,色黃而粘稠,或乾咳少痰,咽癢等症。輕者可配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如桑杏湯(《溫病條辨》);

重者可配生石膏、麥冬、阿膠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3.肝陽上亢。

本品苦寒,兼入肝經,有平降肝陽之效,故可用治肝陽上亢,頭痛眩暈,頭重腳輕,煩躁易怒者,常與菊花、石決明、白芍等平抑肝陽葯同用。

4.目赤昏花。

本品既能疏散風熱,又苦寒入肝能清泄肝熱,且甘潤益陰以明目,故常用治風熱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澀痛、多淚,可配伍菊花、蟬蛻、夏枯草、決明子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之品。

若肝腎精血不足,目失所養,眼目昏花,視物不清,常配伍滋補精血之黑芝麻,如扶桑至寶丹(《壽世保元》)。

若肝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本品亦可與菊花、石決明、夏枯草等清肝葯同用。

此外,本品尚能涼血止血,還可用治血熱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宜與其他涼血止血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

桑葉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現代藥理研究】

1.桑葉有解痙作用。

2.桑葉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桑葉有抗炎作用。

4.桑葉有降血糖作用。

5.桑葉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6.桑葉對平滑肌有影響,其對動物動情子宮有興奮作用,對鼠腸肌有抑制作用。

7.桑葉還有降血脂、利尿作用。

【經典在線】

《養素園傳信方》:洗天行時眼,風熱腫痛,目澀眩赤:鐵扇子(桑葉)二張,以滾水沖半盞,蓋好,候湯溫,其色黃綠如濃茶樣為出陳。然後洗眼,拭乾;隔一、二時,再以葯汁碗隔水燉熱,再洗,每日統三、五次。一味桑葉乃至紅眼赤眼之特效藥也。

《醫級》桑麻丸:治肝陰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時發目疾,皮膚燥澀,大便乾結,嫩桑葉(去蒂,洗凈,晒乾,為末)一斤,黑芝麻(淘凈)四兩。將黑芝麻擂碎,熬濃汁,和白蜜一斤,煉至滴水成珠,入桑葉末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空腹時鹽湯、臨卧時溫酒送下。

《醫學心悟》曰:思慮過度,以致心孔獨有汗出者,桑葉經霜第二番葉,帶霜采陰乾,或焙為末,米飲調服。

《山東中草藥手冊》曰:治頭目眩暈,桑葉三錢,菊花三錢,枸杞子三錢,決明子二錢,水煎代茶飲。

【臨床中成藥】桑菊感冒顆粒

成分:桑葉、菊花、苦杏仁、 連翹、薄荷、桔梗、蘆根、甘草

【主治】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用於風熱感冒初起,頭痛,咳嗽,口乾,咽痛。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2袋,一日2-3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桑葉 的精彩文章:

慢性咽炎不是小病,用桑葉泡水,咽干、咽癢、乾咳等癥狀,全消失
滄海「桑」田論桑葉

TAG:桑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