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如果大家都學會了「懟」

如果大家都學會了「懟」

「懟」是個會意字,《說文》:心部,對聲。對恃、相持也,意為互相對峙,底下加「心」,表示心裡抵觸,對抗。引申為怨恨,故而懟,怨也。

《廣雅·釋詁四》:懟,恨也。《穀梁傳·庄公三十一年》:「力盡則懟。」屈原《九歌·國殤》:「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也有狠戾,違逆之意。

《國語·周語上》:「今殺王子,王其以我為懟而怒乎!」

從字形來看,這個字的意思顯然與心情有關。

但有時候被錯誤地引申為北方方言中表達的「用手推撞」或者「用語言拒斥反駁」或「收拾」的意思。

綜藝節目《真正男子漢》中,某嘉賓被「收拾」了一頓,他滿懷委屈地問教官:這就叫被懟嗎?教官便引出「小懟小進步,大懟大進步,不懟不進步」的理論。

其實表達「收拾」的意思的字應當為「?」,讀音為「duǐ」的字。大眾媒體中使用「懟」來表達該含義和讀音是一種錯誤。

2017年12月12日下午,《咬文嚼字》評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懟」字位列其中。2017年12月18日,「懟」入選「2017年度十大網路用語」。

「懟」字的流行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如果大家都學會了「懟」,那麼,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稍有不滿就毫不客氣地「懟」過去,在心存怨恨時,以兇狠暴戾的方式去故意找茬,去惡意競爭,去反抗,去報復。在發生矛盾的時候,針鋒相對,火上澆油,這樣,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不利於人與人的相處,不利於共同進步。

其實,「懟」字的流行是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心中的戾氣越來越重的具體表現。

如果大家都學會了「懟」,那麼我們還如何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養齋 的精彩文章:

處世良言——要學會做人,必須不能太過分
薛譚學謳——讀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

TAG:三養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