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清照的那個年代又怎樣

李清照的那個年代又怎樣

文:史嬌 圖:網路

李清照的那個年代又怎樣

北宋有這樣一個女子,她的名字淺淡如詩,又若她的一生,從陷入愛情的少女到淪落在逆境中的女人,李清照。她的一生,彷彿她筆下的每一句詩,在慷鏘有力地訴說著能懂的情愫。

我們都知道,在那個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那時的女子如花,只是盛開就好,在相夫教子中,一生恍然如夢,也就如此。而李清照則不然,時代賦予人們的理念,並沒有讓她「安分」的去做好一個普通的女子,李清照自幼跟隨父親母親在詩詞歌賦中成長起來,與其說她才華出眾,不如說一個好的家庭氛圍給了李清照最珍貴的財富,讓她健康快樂的成長。

就在一篇一篇詩詞歌賦的誕生,李清照的才華便隨著她的詩詞一傳十,十傳百的公佈於世,她的才華如一顆明星,在宋代的夜空中閃閃發光。

如果說人與人之前的緣分是一線牽,那可以說是文學就是紅線,讓閃閃發光的李清照遇到了她的有緣人—趙明誠。

同為為詩詞歌賦著迷的趙明誠,開始因為李清照的詩詞為她著迷。他正是因為李清照那耀眼的才華,讓他對這位才女念念不忘。如今,我們也常說,兩個人是否適合,最重要的是三觀一致,那放到古代也同樣適用。這讓我不禁想到「高山流水」,傳說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其實李清照和趙明誠便是如此,因為彼此相通的愛好成為知己,進而成為琴瑟相合的夫妻,在花前月下一起談論詩詞歌賦,在吟唱中體會愛情的真諦。

那時的李清照筆下,都是閑暇幸福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長,金兵入據中原,那時的戰亂打破了他們原本幸福的生活,讓他們如夢初醒,開始了南渡的漂泊生活。就這樣日子在漂泊中彷彿靜止,沒有了平日的安逸,隨之而來的是戰爭和不平靜。

那時的李清照已經不再是天真燦爛的少女,隨著歲月的流逝,她也漸漸蒼老,在鏡子前看到自己的容顏,想到自己在蓮藕中爭渡的快樂少年生活,李清照不由心生感傷,一滴眼淚滴了下來,打濕了她的素色裙子。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四十六歲的她在年月中守住了她的才華,卻失去了她摯愛的丈夫。她帶著丈夫留給她的遺物和一些未完成的作品,去了陌生的地方,開始了她獨自的凄慘生活,那時的她,經常在夜裡輾轉反側,拿出丈夫之前與她打鬧嬉笑中所做的詩詞,她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下,彷彿無法停止,她不禁蜷縮在被子里痛苦,一幕幕的回憶讓她更加無助,為何自己在此,為何剩她孤身一人,為何平日深愛她的丈夫離他而去。她在無數個夜晚思緒連連,淚流滿面。

多愁善感的她寫到: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侯,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是她如今所生活的環境,凄凄慘慘是她現在的寫照。乍暖還寒時,又有誰會在意她呢?三杯兩盞酒又如何,如今她一人獨飲,在恍惚間,她在杯中看到自己憔悴的容顏,看著窗外,不禁嘆息,自己在等待著什麼?愁什麼呢?

失去丈夫的李清照將自己的多愁善感發揮到極致,她隱隱作痛的「心傷」刺激著她每個敏感的神經。

回顧李清照的一生,她有幸福的童年和浪漫的愛情卻在人生的中後期體會了漂泊和無助,最終在丈夫離開的悲痛中不能自已。她似乎嘗遍了人生百態,又似乎在歷經千萬後回歸了最初的自己。

時光轉瞬,如今不是遙遠的北宋,甚至我們從未想過那遙遠的宋代與我們有何關聯,而在品讀過李清照的一生後也許你會詫異的發現,700年風雨中,變的是時代是時間,而人的情感卻如此讓我們能產生共鳴。

的確,在那個年代,人們要去承受的是戰爭帶給他們的妻離子散,還有去征戰的戰士隨時要面臨的是為了國家隨時奉獻自己的生命。每當在讀到一些愛國情懷的詩詞總是在想,是什麼給予戰士視死如歸的勇氣,是什麼讓他們拋下自己的家庭征戰前線。

這也是為什麼李清照和丈夫在戰爭中逃離到異鄉,最後無疾而終。當然,李清照只是一個個例,我想,當時社會背景下那些國民,沒有幾個不是在動蕩中心痛不舍自己原來安逸的生活。那人比黃花瘦的也不止李清照一人,更有千千萬萬的難以言語的男女老少。

當然,不同時代的人們是無法像穿越劇一樣穿越時代去對話,我們只有在前人留下的筆墨中品味他們的點點滴滴,辛酸苦辣。至少在現在我們安逸的生活背景下,無法去設身處地融入到那個時代,也無法「強迫」自己去奮不顧身為了信念拋下家人去赴湯蹈火。

現代人,更多的是浮躁,甚至是為了一點小事情可以悶悶不樂,很多人在自己的角落中安逸的一天一天失去方向,少了追求。「心理學」因為現代人的浮躁內心被炒的越來越熱,憂鬱症層出不窮。不禁感嘆,在700年前的北宋人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李清照也許會事事傷感,不然她怎麼會寫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可是她沒有因為傷感就停步不前,她將丈夫留下的金石古卷進行品讀與鑒賞,她依舊在寫作,她依舊在人生路上繼續前行。

所以,很多人只知道她柔弱到令人憐惜,可又有誰細心去在意她在為生活努力的點點滴滴。她努力傳承金石文化,她為了新生活接受了新的丈夫,即使並不如她所願,但是她選擇的勇敢退出失敗的婚姻,面對任何打擊,她都不屈不撓的。試問現代有多少人,在不幸福的婚姻中選擇「勉強維持」?可在北宋,那個封建下的時代,李清照卻做到了理智的抉擇。

孟子曾寫過: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謂失其本心。

這不就是現在浮躁背景下的誘惑嗎?多少人為了花花世界失掉本心,而又有多少人為了所謂的「本心」從不動搖……我不知道多少人是後者,至少李清照如此,在風雨中堅守自己的心不曾動搖。這就是她的人格魅力,與她的作品一樣被世人尊重和仰慕。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和過去艱難困苦相比,給予我們的更多是一種饋贈,一種可以在工作之餘陪伴自己的家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開心就大笑,難過委屈就大哭,堅持自己的本心,不被任何外界事物動搖自己的信念,秉持自己的理想,一步一步前行,豁然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李清照那個年代又怎樣,我們依然可以在這個時代秉持自己的信念,綻放自己的光彩。

在某個清晨,陽光透過窗檯溜進來,睜開眼睛,合上李清照的詩集,慵懶的觸摸著這束光,你會發現:當下,真好!

史嬌: 筆名嬌於杍時, 詩詞散文愛好者,曾在中國青年報中美文化交流版發表過千字文章。先後在星夢文摘和作家導刊發表過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頭戲 的精彩文章:

商景遠 海上日出
穿行於西遊與現實之間之我的「西遊」夢

TAG:重頭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