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節:寧願在苦澀中獨自煎熬,也不要成為他人鮮甜的雞湯
又到了這個世界上少有能讓人想起女性們的日子——好像她們只是桃花節才需要擺出來的人形娃娃,其他363天里就可以被遺忘在餘光之外。
而早已習慣了這種思維的人們(主要還是男性),卻沒有發現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
在今日的世界裡,女性或許已經開始大步向前,正在將那些忽視、看輕她們的人遠遠甩在身後的舊世界裡。
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她們正活得更加美麗,更為鮮活。
今天,我們來談談這樣的女性,和這樣一種《女子的生活》。
《女子的生活》(2018)
編劇: 坂口理子 坂木司
主演: 志尊淳 町田啟太
玉井詩織 玄理 小芝風花 羽場裕一
豆瓣評分:8.2
小川美紀,生活在東京的職場菁英、時尚達人——就職於時裝公司,每天負責更新穿搭博客「女子的生活」,還引來了電視台的關注,希望給她做一次幕後特輯。
她的存在,北上廣的很多職業女性都能找到深徹共鳴,甚至有些嫉妒。
畢竟,不是每個女人都能擁有178的個子和相應的大長腿,也很難保持她那種時刻溫潤的性格,更很難活出她那種精緻、獨立的模樣。
令人艷羨的小姐姐——小川美紀
可世界本身是充滿殘酷和喜感的,在無數女人羨慕嫉妒恨的時候,小川美紀又何嘗沒有對這些人充滿了艷羨?
這些人沒有高挑的身材和修長的雙腿,卻也沒有突兀的喉結和雄性的特徵,不需要用長發、圍巾遮掩脖子,更不用一直要求自己捏著嗓子說話……
而她,或者說變成了小川美紀的男人——小川干生,卻沒有這樣的運氣與天賦。
他人輕而易舉的一夜風流,
對她也是一種難以求得的滿足。
這個令人驚艷的「女子」,是一個跨性別者。
簡單來說,他是個男人,他喜歡女性,初看與平常男性沒有不同。
但是,他對女性的喜歡,卻更加類似於女同,而不是直男。
不會有男性粗暴的佔有慾,不會把女性視作理所應當,反而會用同類的眼光去看到女人,因而也就發現了太多旁人難以察覺的亮色。
其實所求與他人並無不同,
只是本身與他人太過不同。
也正是這一點,令人在看到這部僅僅4集的精悍日劇時,整個人都隨之振奮起來,甚至超過了這些年總是標榜「女性」和「女權」的「女主」影視劇。
哪怕前天剛剛揭曉,被很多人視為受近期「女性」思潮影響的奧斯卡,無論《水形物語》、《伯德小姐》或是《三塊廣告牌》,都很難真的被看做「女性」電影。
因為它們的視角,依然附從著最主流的視角。
而這部僅僅因獵奇在小圈子中流傳的日劇,卻用一對生理為男性的雙眼,講出了足夠「女性」的故事。
即便再孤獨的人,
也會有理解你的知己。
更重要的,是她也影響著身周的一切。
如特地趕來獵奇的高中同學,被她敏銳察覺到了求關注的心理,從此走上了無視外物的自我道路;
如多年不見後偶遇的父親,在她被哥哥指摘、斥責時,赫然說出了「不要打女人」的維護之語;
如莫名與她親近的富家千金,看似無腦,卻努力做著一些自覺令人開心的事,當無腦的面紗去掉後,才露出了令人訝異的包容的心……
自我未必美好,
但接受卻能令自己感到美好。
決定一切的不是器官,而是心態。
世上的多數人,都長期執著於平常,努力於融入。
而這大多數人,最終並不會融入,更多可能是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甚至只是調劑關係的丑角。
既然這樣,為什麼要耗費這樣的精力,浪費這樣的時間?
為什麼一定要活在眾人的眼中,去扮演他們所能接受的角色?
說到這裡,就已經不只是女性的問題,而是世界的問題——而這問題,本身就出於更為包容的女性自身。
成為女性,或是理解女性,
也換得真正能夠靠近的內心。
小川美紀的選擇,其實苦澀又孤獨——獨自生活在公寓,無法維持長久的關係,更隔絕了與過往生活的聯繫。
但小川美紀的選擇,卻清醒又獨立——就算是活成他人口中鮮甜的雞湯,自己也終究不會感到輕鬆和快樂。
因為自己,始終都是自己。
為了這個世界,女人們太久沒有做自己。
自我會讓你對這世界扮出鬼臉。
越困在狹小的環境,就越容易囿於己見,也越容易在意他人的看法,並以他人的看法去定義自身,最終也會去這樣定義他人。
女性因之而自弱,也因之而自苦。
而眼前的世界,卻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可能——每個人都懷抱著堅強與脆弱,而當邁出自我囿噤的圓圈時,脆弱本身,或許也是堅強。
最終,小川捨棄了遮掩,
坦蕩地將自我袒露在世界面前。
正如美紀,儘管選擇了女性的柔和與溫婉,卻從未放棄原本的堅定和抵抗;
正如我們,就算止步於時代的局限與狹隘,卻不要忽視自我的潛質和希望。
就算他人的視線再過異樣,也沒有資格和膽量去遮蓋你散發的風光。
前室友扮演者、劇集顧問,
真正奮勇變成女性的SATSUKI。


※美版《逐夢演藝圈》:你知道為了拍爛片,他有多努力嗎?
※一個導演的自戕:請愛這醜陋又荒涼的人間
TAG:一巡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