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星際外交:高調而昂貴的太空探索是培育國際合作的得力工具

星際外交:高調而昂貴的太空探索是培育國際合作的得力工具

━━━━

在火爆2015年的科幻小說《火星救援》中,美國倉促地為火星上孤立無援的宇航員發送了維持生命的補給。但可惜,NASA的補給火箭升空不久就發生了爆炸,補給失敗了。而中國太空計劃的官員則力挽狂瀾,調用了此前一直處於機密狀態的補給火箭,成功將所需材料發送出去。

小說《火星救援》及其同名電影展現了許多真實的技術細節,令人拍手稱道,但電影中有一點是經過粉飾的:根據美國法律,若非預先得到國會許可,NASA不能以任何形式與中國進行雙邊合作。如果2035年國會依然如故,那麼要說國會可以迅速通過一項違反該禁令的措施,哪怕是為了救短衣缺食的馬克?沃特尼,也沒人會信。

或許我們現在就應該為這種可能性做好準備。畢竟,中國的太空探索正日益活躍,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在IEEE Spectrum 最新一期的《中國將登陸月球》一文中,講述了中國為探索我們的近鄰——月球——即將展開的計劃,那麼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

2018年晚些時候,中國很有可能首次嘗試登陸月球背面,而這將需要發射一顆繞月衛星,為著陸器中繼往返信號。那之後不久,中國計劃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這是一項已經沉寂了超過40年的壯舉(之前最後做出過這一壯舉的是曾經的蘇聯)。

可以肯定的是,這類任務所涉及的技術可以用于軍事目的。中美在地緣政治上存在博弈,因此對此自然十分敏感。但在不威脅兩國安全的情況下,中美在太空領域仍有足夠的合作空間。例如,美國可以像其他國家那樣,為中方主導的任務提供科學儀器支持。兩國都計劃在本世紀20年代探索月球,因此也可以簡單地就同一個目標協調各自的工作,並就科學數據的共享方式達成一定的共識。假以時日,這種形式的合作將能夠有助於聯合兩國的科技機構,降低出現衝突的可能性。

所以讓我們尋找機會,允許兩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相互合作,就像當年處於冷戰中的美國和蘇聯所做的那樣。若此路不通,那就只好一起多打打乒乓球了。不過共同探索太空顯然有趣得多。

作者:David Schneider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回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智網 的精彩文章:

電磁理論是如何誕生的?
挑戰無人機海量數據

TAG:悅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