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外交的新思維新特點

中國外交的新思維新特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近幾年中國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為我國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 。新時代需要新思想、新思維,經過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卓有成效的外交努力,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這些都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在全國各個領域、各族人民的大力團結協作下,在奮鬥在外交工作第一線的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取得的。這些突出成就的取得,也來自於中國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的新思想、新思維。總結、提煉這些成功的經驗,並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加以實踐與有效應用,必將更好指導中國的外交工作,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宏偉戰略目標的實現,使中華民族真正地昂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外交的整體性與綜合性

一國的外交必須具有整體性。講究整體性,就要為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服務,就要全面把握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與發展並為之服務。中國外交的整體性就是要把外交作為整個國家對內對外各種關係、活動的一個重要領域,聯合、協調、參與各種跨領域的決策與行動,包括外交部與中聯部、商務、文化等部門的合作,「組合拳」比「單打獨鬥」更具實力。近幾年,中國外交在關係國家根本利益及重大國內事件上及時發聲,起到了非常好的國際影響力。整體性就要講究、強調系統性,以及各個部門、各項工作的關聯性、層次性;充分發揮各個子系統的功效,實現系統整體的最大功效。整體性就要講犧牲舍取,舍小利而存大義,有所退才能有所進。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中國的人均GDP仍不高,科技、教育、創新仍與世界先進國家有較大的距離,製造業仍大而不強。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就和依然存在的差距,中國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樂觀。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這是我們自身的實力與條件所決定的。

近幾年,中國積極推進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取得了豐碩成果。外交應是全方位的、綜合性的。不僅需政府間外交,亦需民間外交。外交不僅是雙方或國際間關係的討論,亦需經濟、科技、人文、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近幾年,中國更加重視人文、民間的外交,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比如,中美間除經貿、戰略、安全領域的對外交往外,還增加了人文領域的對話機制,對增加中美雙方的理解、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外交全方位的綜合性,就要強調不僅關注與其它大國、國際組織的關係,亦要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欠發達國家的外交。更不能忘記,中國曾經是一個落後的國家。世界和平有賴於各國的和平,世界發展有賴於各國的共同發展和進步。以鄰為邦,以鄰為友,永遠是外交的真諦。近幾年來,中國積極、理性、有效地處理與鄰國的各種糾紛,既維護了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亦化解、降低了矛盾,改善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更贏得了國際上的讚譽,彰顯了中國有擔當的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中國外交的戰略性、歷史性與全球性

外交為國家利益服務,為實現國家長遠發展服務,故外交要講究戰略性、策略性,需要有明確的目標,長遠、具體的規劃,並切實執行與實施。外交的戰略性就要講究重點,即重點對象與目標,重點行動與方針。戰略性就要分清輕重緩急,主要與次要。戰略性就要高瞻遠矚,能辨識主流與子流,趨勢與變化。近幾年,中國外交上能取得突破性成就,與中國在外交上的戰略性思維密不可分。戰略性就要站得高、看得遠、看得透,能從繁複的現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質,能從複雜的矛盾、衝突中看到共同的利益與共性共識。今後世界的主流與主要問題,仍是和平與發展,這也是中國外交工作的重點與方向。

外交的歷史性,就是要對歷史負責,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為祖國的崛起與強大而奔波,為民族的復興而奮鬥,是外交工作的最高使命。歷史性就是要以史為鑒、以史為戒。中國的快速發展前所未有,國際上難免有所不適。遵循歷史發展規律,順應歷史潮流,以國家、民族最大利益、根本利益為指導,以人類共同的價值觀為依據,是中國外交工作的核心與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並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成功加入聯合國並取得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近幾年,中國在外交上的顯著成就及國際地位的明顯提高,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強大、實力提高的結果,更是由於中國代表了人類發展的一種模式,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家的趕超發展提供了榜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順勢而行就能事半功倍。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的發展需要世界的發展,而世界的發展更離不開中國的發展。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貢獻率超過30%。現代的世界經濟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加,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如此一來,中國需日益承擔作為一個大國的責任——更積極廣泛地參與全球治理,解決世界性熱點、衝突問題,協助發展中國家,幫助他們更快速地發展,使世界的發展更均衡、更充分。更積極地參與解決氣候暖化,環境污染,糧食短缺,疾病擴散等世界性問題。外交的全球性,就是要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外交的全球性,也包括在全球性問題上代表國家,積極、主動、大膽地發聲,為人類生存、發展吶喊,為發展中、貧窮國家仗義,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請命。

中國外交戰略的偉大實踐要為國家謀利、為民族爭光、為人類吶喊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使中國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道路。複雜、多樣、矛盾、變化的國際環境,都對中國外交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更具挑戰性的歷史使命。中國要把準時代的脈搏,充分理解、透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特點和內容,與時俱進,掌握時代發展變化的規律。發時代進步之聲,光明之聲。

為國家謀利,要代表國家的利益,維護國家的形象與聲譽,為改革開放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爭取安全、和平、友好的國際環境,為祖國強盛、繁榮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與協助,並在國際交流中為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為國就要為民,把保護中國公民在海外的權益,人身安全等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民族爭光,要以中華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特別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作為長遠及具體工作的核心,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主動、積極、有效地維護民族的利益與聲譽,續寫中華文明數千年的光輝歷史與成就。

為人類吶喊,要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積極支持和平正義,促進世界各國間、地區間更平等、均衡發展,使全球治理更民主、廣泛、有效,推動全球性熱點問題及重大衝突問題的解決,承擔大國責任,為弱小國家仗言,促進地球生態改善,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吃肉的同時還能減肥?五個秘訣告訴你
河套果農熱聊新年新願景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