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連與「三八節」:中國最早以「三八節」命名的三八廣場

大連與「三八節」:中國最早以「三八節」命名的三八廣場

一段變遷即是城市的一段故事,一落光陰遂是一脈大連的記憶。

三八廣場是日本侵佔時期建造的8個圓形廣場之一,因為之前港灣街叫英吉利大街,故被稱為英吉利廣場。

後來,日本侵略者在此建造了宣揚殖民戰功的表忠碑,改稱「表忠碑廣場」。

1925年開通電車,表忠碑被拆除。

1926年,更名叫「朝日廣場」。

1946年6月1日,改名為「朱德廣場」。

因領導人的名字不宜用於城市道路名稱,

1951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建議便改叫「三八廣場」,用以紀念國際婦女節。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國際勞動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

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爭取"男女平等"遊行集會以來,至21世紀已走過了百餘年曆程。

中國人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在1924年3月的廣州,當 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蜜月期。

三八廣場的「三八醫院」

三八廣場周圍有很多建築,尤其是老房子,最為人們熟識的是友誼醫院,因為廣場的緣故,老大連人約定俗成叫做「三八醫院」。

一段變遷即是城市的一段故事,一落光陰遂是一脈大連的記憶。

三八廣場是日本侵佔時期建造的8個圓形廣場之一,因為之前港灣街叫英吉利大街,故被稱為英吉利廣場。

後來,日本侵略者在此建造了宣揚殖民戰功的表忠碑,改稱「表忠碑廣場」。1925年開通電車,表忠碑被拆除。

1926年,更名叫「朝日廣場」,解放後,改名為「朱德廣場」。

因領導人的名字不宜用於城市道路名稱,便改叫「三八廣場」,用以紀念國際婦女節。

三八醫院的老房子建於1935年,原是滿鐵朝陽寮,即獨身宿舍,蘇軍進駐大連後改為醫院,當時叫「中蘇友誼醫院」。

因為擁有一流醫療技術水平和設備,抗美援朝期間曾是東北軍區旅大醫管處第一醫院,許多朝鮮戰場上受傷的志願軍戰士被運到這裡治療。

當年附近的有軌電車就曾在夜晚秘密擔任過運送傷員的任務。

1982年,醫院正式定名為友誼醫院,不過,老大連還是改不了多年的習慣,仍舊稱為「三八醫院」。

在大連提起友誼醫院不一定有人知道,但是一提三八醫院,多數人都有清楚的印象,它已然成為人們心中的城市地標。

隨著咣當咣當的老電車慢慢地穿過了歲月的長河,回過頭來才發現人生是如此之短,我也從不知憂愁的頑童邁入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不惑之年。

因為做了父親,妻今年開始為我過起了父親節,雖是簡單的幾罐啤酒,卻讓我感動,甚至感懷。

老話講「不當家不知油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遂想起了遠去的父親。

二十五年前的夏天,老父親自己指定在三八醫院裡做手術。

那時,三八醫院的醫術沒的說,醫德更是沒的說。

媽媽送去了不少禮物,好說歹說人家只留下了一個用來解暑的西瓜。

手術之前,醫生多次來病房安慰父親和母親。

老輩都說「上了手術台相當於上了鬼門關」,所以母親也做好了準備,父親身患癌症,權當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父親被推進手術室之前,自己在床頭擺起了撲克牌,據說抽K了便會平平安安,果然他抽K了。

不久,父親就被推進了手術室,媽媽坐在外面苦苦等待著希望的瞬間。

我雖然可以淡忘過去,卻不能忘記三八醫院的那個夏天。

沒有風,沒有雨,伴著濃濃花香,槐葉紛紛落了。

媽媽便說,這就是命,父親的命苦,自己的命也苦。

醫生們也不多說話,便勸媽媽往好處想,多多滿足父親的願望,多讓他吃點好的。

那個夏天,我們都知道了結果,慢慢地等待著命運的安排。

不過,我們都沒有放棄希望,因為父親活著就還有希望。

多年後,每每走過三八醫院,我就會想起那些平凡的日子。

父親節里聽說,老醫院要拆了,不禁有些悲戚。若是可能,還請把它留下,畢竟這裡凝著像我一樣的人無盡的思情,它是幾代人的情感記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南丟的大連街 的精彩文章:

大連媽祖廟與亞洲媽祖廟掠影
大連故事:粟裕大將之子粟寒生出生在大連

TAG:海南丟的大連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