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中國式婚姻的本質是互惠互利!

心理學家:中國式婚姻的本質是互惠互利!

心理學上認為,婚姻是人際模型的混合物。婚姻關係中有,基因聯繫、親緣聯繫、互惠關係。為什麼兩個陌生的人慢慢走到了一起?這裡面是有一些交換關係的。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但並沒有血緣關係,首先建立了互惠的利他關係,而且這個關係的核心是合作。合作才能壯大共同的家,才能養育一個共同的子女,所以,他們是合作關係。

心理學家:中國式婚姻的本質是互惠互利!

婚姻的基礎也是一個合約基礎,兩個人簽訂了一份契約。這份契約是一份婚姻證書,它既是法律上的條約,也是心理上的契約,也就是說,兩個人要用這個契約來共同遵守一個規範,這個規範就是我們將共同為我們的家庭而做些什麼?有了這個規範的前提,我們才能在一起。

但是婚姻關係並不只是合約關係,還要往上延伸。

當兩個人有了子女之後,就開始有一個共同的基因。雖然夫妻雙方沒有基因關係,但是他們的孩子通過有共同基因就將兩個人牢牢的拴在了一起。所以,兩個人都會因為孩子是我們的基因而我們必然要為他好。至於給誰錢,不給誰錢,還要考慮到情感上的要素,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久了,就更像親人了,所以夫妻雙方又有了一些親緣關係的模型。並不是簡單的只是一個合約,還有一個情感上和基因上的考慮,還有一個自私的基因,要為孩子多考慮,這就是婚姻關係。

心理學家:中國式婚姻的本質是互惠互利!

正因為婚姻關係是由多層次關係組成的,所以在處理婚姻關係的時候,如果不是打算放棄這段婚姻,一般很少會選擇去打官司,結果必定是贏了官司,輸了感情。也不能完全只講情感,而不顧情感的背後那些共同的心理和法律的契約。所以在婚姻這件事情里,必須得從多個層次來考慮。兩人產生矛盾,要去分析清楚行為背後的原因。還需要雙方進行更多更深入的個人談話,才能了解行事的動機。

心理學家:中國式婚姻的本質是互惠互利!

一個人了解自己的動機,動機就會被意識化。潛意識的東西意識化了,人們的驅力就會下降,做這件事情的動力性也會下降。那樣就可能會改變他過去的動機,也許能讓他更好的去為自己的核心家庭而服務。

第一種解決辦法就是如果有機會,也是對中國所有家庭婚姻的建議,遇到問題尋找婚姻和家庭心理諮詢師是一個科學和靠譜的選擇。只不過這在我們中國還沒有形成一種消費習慣,也沒被大家所完全接受。但是對未來而言,這是一個選擇,希望更多的人能接受這個選擇。

第二種,要用中國式情商方法。中國人的情商是中國人不喜歡直接去處理事情,喜歡繞著路去處理事情。比方說我們中國人修的亭台樓閣、園林,都是沒有直路的,這跟西方很不一樣。西方的大院門一打開就直直的到廳堂裡面去了。中國人不這樣,必須要在門前設一個擋石板,或是用屏風擋住,不能讓人直接就看到整個屋子。進來之後還要從旁邊繞開,曲徑通幽。

曲徑通幽不是一個道路的選擇,而是一個心理路徑,說明中國人在心理上是怎麼樣接受一件事情的。繞過了曲徑通幽之後,來到客堂,從客堂再繞過去,走兩邊才能到達他們家的主屋,這就是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特點。這就是中國式的情商。是符合我們中國文化心理的一種方法。但是一個人做選擇,是多維度才能促使一個人做出一些改變的。所以,還有第三種方法。

心理學家:中國式婚姻的本質是互惠互利!

第三鍾方法恰好是針對我們前面提到的婚姻契約這個角度而言的。這個方法就是雙方開誠布公:其實我們倆做的這一切當然是為了我們的家,我們的孩子,家裡面產生的一切,都是家裡的共同財產。我不會阻止你做什麼,但是,我們應該商量著來,這才是一個家庭該有的樣子。

中國人喜歡先禮後兵,先把中國式情商路徑走通了,後面再去跟他提到才能更好地接受。不過記住,任何一件事,到了心理學這裡我們用的往往都是軟實力和軟方法。心理學裡往往只能讓我們在兩難選擇中去選擇一個合適的、多維度的方式,讓事情儘可能變得更周全,這樣才符合中國人的心理。

心理學家:中國式婚姻的本質是互惠互利!

心理學家:青春期的孩子最怕父母做這四件事!
心理測試:4隻鷹選1隻,測出你與生俱來的天賦!

TAG:趙小明心理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