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里的那些謎——唐玄奘為什麼要取經?

西遊記里的那些謎——唐玄奘為什麼要取經?

西遊記里的那些謎——唐玄奘為什麼要取經?

唐僧取經,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若要問一句:「唐僧為什麼要去取經呢?」恐怕多數人回答不上來。

大家一般主觀臆想的答案是:「為了宏揚佛法。」也有的朋友說,唐僧是為了學習更高深的佛法,才去西天拜佛取經的。等等。

但是,這些都不是的。究竟是什麼呢?


小說《西遊記》第十二回有十分明確的標準答案:

(太宗)問:「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

(唐僧)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可見,並不是唐僧要取這個經,而是他幫唐太宗去取這個經。那麼,他為什麼要幫唐太宗去取經呢?

話說唐朝開國不久,皇帝唐太宗舉辦了一次曠世規模的宗教活動,叫作「水陸法會」。舉辦這場「水陸法會」,需要選舉一名有大德行的高僧來作壇主主持人。榜行天下不到一月,各路高僧雲集京師,眾人從中選舉出了陳玄奘法師。

太宗皇帝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於是太宗大喜道:「果然舉之不錯,誠為有德行, 有禪心的和尚。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

於是,玄奘頓首謝恩,受了大闡官爵。

「根源又好」, 這是真的。玄奘法師是標準的高幹子弟,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母親是開國元勛殷開山丞相的女兒。

「德行又高」, 這從哪兒說起呢? 看不出來, 作者只說「這個人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

很單純,很單純的一個人。

菩薩送來兩件寶物「錦闌袈裟,九環錫杖」,袈裟賣五千兩, 錫杖賣二千兩,?合人民幣約700000元了。就連皇帝唐太宗 也問:「有何好處,就值許多?」可見挺貴的。

儘管貴, 唐太宗還是說「朕買你這兩件寶物,賜他(唐僧)受用。」

太宗宣唐僧入朝:「求證善事,有勞法師,無物酬謝。願送錦闌異寶袈裟一件,九環錫杖一條。今特召法師領去受用。」

於是,玄奘再次叩頭謝恩。

太宗道:「法師如不棄,可穿上與朕看看。」

唐僧就抖開袈裟,披在身上。君臣文武,個個喝采。

待唐僧穿了袈裟,持了寶杖,太宗又賜他兩隊儀從,叫他去大街上威風一把,就如中狀元誇官一般。感動的唐僧三拜謝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轟轟,搖搖擺擺。長安城裡,大男小女,無不爭看誇獎。

太宗皇帝對唐僧如此禮遇,給足了面子,唐僧直至寺里,僧人們下榻來迎。唐僧便對眾僧人感述「聖恩」不已。

最後, 觀音菩薩對太宗皇帝說, 你辦的這個水陸法會跟本就不行!你請的法師只會講小乘教法,不起作用的。我有大乘佛法三藏才是真經,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於何處?」

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水陸法會原本計劃是做49天的,現在是第7天。太宗聽菩薩這樣一說,馬上叫停!即命眾僧:「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

意思是:水陸法會暫停不做了,等我派人去西天把如來佛的「大乘經」取來後,再重新做這場水陸法會。

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

這下好了!

取經回來是為了繼續做水陸法會,而唐僧是這場水陸法會的主持人,分內之事,不該他去,又該哪個去?

況且,事還沒做完,就已經得了人家那麼多好處,推得掉嗎? 躲得脫嗎? 唐僧只好上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注意,他說的是 「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說明他自己並不對這個「經」產生需求。是幫唐太宗去取經。

唐太宗多少還有點擔心他一去不復返。便說:「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就去那寺里佛前,與唐僧拜了四拜,口稱 「御弟聖僧」。

唐僧感謝不盡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十八層地獄。」

那唐王果真十分「賢德」, 把個玄奘師傅感動的連毒誓都發了。

西遊記里的那些謎——唐玄奘為什麼要取經?

唐僧回到寺里。幾個徒弟都來相見:「師父呵,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

唐僧道:「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十八層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難定。」


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語:

1.大抵是受王恩寵。

2.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

不得不啊!我已經受了他的恩寵,所以不得不盡忠報國。我現在已經沒有選擇了。拿了人家的手軟, 不得已要還他一個人情,那就只有替他賣一回命了。

西遊記里的那些謎——唐玄奘為什麼要取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