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永恆的終結》,遲到了六十年的邂逅

《永恆的終結》,遲到了六十年的邂逅

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一生著述500本,題材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等多個方面。他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史上的三巨頭

提起阿西莫夫,大多數人想到的是他的《基地系列》、《銀河帝國系列》、《機器人系列》,這三個系列的科幻作品被譽為「科幻聖經」,他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甚至被稱為「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目前的機器人研究仍舊圍繞他提出的「三大定律」來設計和打造。可以說,他的這三大系列巨著足以代表他在科幻史上的地位。

但是,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卻是一部不太為人所知但卻不失為經典的作品——《永恆的終結》。它像一顆閃亮的星星,被全球科幻迷們公認為是阿西莫夫科幻的最高傑作。諷刺的是,這本書在1955年出版,而直到最近幾年才有翻譯成中文的版本出版,對於中國的讀者而言,這場遲到了六十多年的邂逅,值得好好品味。

GIF

故事內容

《永恆的終結》是一部以時間旅行為題材的科幻小說,英文名稱是《The end of enternity》,在書中,Enternity不止是翻譯中「永恆」的意思,還代表了在未來成立的一個機構—時間規劃局。24世紀,人類發明了時間力場。27世紀,人類在掌握了時間旅行技術之後,成立了一個叫做「永恆時空」(Eternity)的組織,在每個時代的背後默默地守護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永恆時空以一個世紀為單位,並認為每個世紀的發展都需要進行微調,以便避免人類的發展受到危害,他們致力於將災難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使整個人類社會處於「絕對安全」之中。比如他們扼殺了核武器的產生,消滅未來可能出現的星際戰艦等等。

為了達到它們的目的,他們培養了他們的專屬「工具」—時空技師,時空技師將乘坐時空壺回到某個世紀,對該世紀施加「最小必要變革」,從而影響整個世紀的發展歷程。比如為了推遲核動力武器的誕生,時空技師經過嚴密的計算,可能只需要在是否開發核動力武器的會議開始之前,把其中一位贊成開發的參會議員的車胎弄爆,讓他無法按時到場,在表決時便會因為票數缺少而無法通過。錯過了這次機會,人類社會便不會再次出現可以毀滅自身的核武器。而施加了時空影響的技師,便再次返回他所處的「永恆時空」,冷眼看著這個被他改造之後的世界。

本書的男主角,安德魯·哈倫,生於95世紀,他也是永恆時空的時空技師、人類未來社會的精英。他的天職也是靠操縱時空壺進行時間旅行,守護500億人類,而在一次時空任務中,他邂逅了令他一見傾心的姑娘(本書女主角,諾依),而突然來到的愛情卻讓他開始質疑整個世界。哈倫這次的時空任務是完成人類發明時間旅行技術的因果鏈,當時(24世紀)發明時間力場的科學家馬蘭松使用了一個在27世紀才被證明出來的公式,在當時沒有人能夠解釋為什麼這個公式能夠成立,但是只有使用了這個公式才能最終發明時間力場。因此,哈倫的任務就是帶領他的一位學生庫伯回到過去的世紀,將這個公式傳給馬蘭松,完成整個時間力場乃至永恆宇宙產生的因果鏈。但在任務過程中,他才發現所謂的「永恆宇宙」並不是真正「永恆」的,因此對他所處的世界產生了質疑。

原來,在10萬世紀之後,時空壺由於未來人類設下的屏障而無法進行時空旅行,10萬世紀之後也被稱為「隱藏的世紀」,隱藏世紀的未來人類已經擁有了可以看到多重宇宙下人類命運的能力,但卻驚奇地發現他們這個「隱藏世紀」產生的概率極小,需要一系列小概率事件疊加才能生成,而向前追溯,「隱藏世紀」的存在竟然是永恆宇宙不斷對人類社會施加「最小必要變革」的結果。但是,在「絕對安全」的環境之中,漫長的時間過去,人類最終有能力走出銀河系時,卻發現宇宙早已被佔領殆盡。因此,為了能夠讓人類強大起來而不是偏安一隅,他們選擇派遣特工(就是女主角諾依)回到之前的世紀,摧毀「永恆宇宙」的誕生,同時以自我的毀滅來讓人類有無限的可能。。。

GIF

邏輯體系

《永恆的終結》是多重宇宙、多重可能性的宇宙觀

在書中,多重宇宙反映在宇宙是存在許多個的,而目前存在的宇宙是在概率上最可能存在的一個宇宙。而多重可能性就是「永恆時空」的時空技師對原本宇宙的每一次「最小必要變革」,都是在毀滅一個原來的宇宙,而將原來的宇宙引導到另外一個宇宙中。舉個例子,比如原本有兩個宇宙A和B,兩個宇宙在某個時間點前都是相同的,而差別就發生在某次事件C之後,而C事件發不發生將決定原來的宇宙A會不會變化成宇宙B,書中的時空技師便可以通過精確的計算,找到這個事件C,而且是對原宇宙影響最小的事件,讓它發生,從而改變宇宙的發展走向。同時,可能還有事件D、E等等會對宇宙產生影響,這就是宇宙的多重可能性。引用一位知乎網友的分析,這是「在承認現實是所有無數個可能性的集合的基礎上,定義當前現實為『遴選出的一個』」。

而令人不解的是,書中似乎包含了一種宿命論和決定論的觀點。書中的因果鏈與其說是因果鏈,不如說是因果環。結果即是原因,原因也是結果。在時間旅行的科幻題材中,因果鏈的構建和「改變過去」之間的關係往往是較為複雜也是較難寫的,作者在認同唯物史觀中的歷史必然性的基礎上,加入無法精確測量的微小誤差,構成一個完整的因果循環。即認為現實會根據需要自動調整以避免悖論的發生。就比如(物理時間中)後來的哈倫能看見之前的哈倫,但之前的哈倫絕不會看見後來的哈倫,因為在之前他確實沒看到。即使後來的哈倫心血來潮想讓之前的自己看到他自己,也會因為各種各樣小概率事件的發生而無法實現。

GIF

人物的選擇

整部書的文筆、劇情、節奏感面面俱到,更為重要的是,阿西莫夫有一種他人所不能及的站在世界頂端俯瞰整個人類歷史的氣魄與能力。作者從一開始就在宇宙觀中構建了一個多線程、多重可能性的龐大宇宙,從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和命運著筆。而在人物的選擇上,卻恰恰著眼於一個小人物—時空技師哈倫。整個故事情節如果去掉科幻、太空、宇宙的背景,更像是一個俗套的「哈倫與諾依」的愛情故事。但是放在整個人類命運的發展關頭和永恆宇宙的面前,讓這份感情跨越無數個世紀相遇,最終兩人都以放棄自己原本生存的宇宙為代價,為人類開啟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宇宙,這便是讓這份感情得以升華的要點。

GIF

主旨思想

對這部作品主旨思想的解讀,目前主要看到了兩類觀點

第一類是「人性自私論」(姑且這麼說吧),書中,永恆時空的存在與穩定需要有時空技師的操縱,而時空技師的工作是為了全人類「整體」的利益,這就意味著要主動犧牲一部分人的幸福來換取更多人的幸福,或者是主動給一部分人痛苦而給更多人幸福。而這所謂的幸福卻是由少部分的「精英」操縱的

就比如現在要做出「最小必要變革」,你現在會變成一個乞丐最後餓死,但可以讓幾百個世紀之後的一場世界大戰消失,你會願意嗎?你不願意,因為幾百個世紀之後與你無關,這是人性的自私。但是這時卻有人一定要你變成乞丐,而且是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操縱的,這就顯得很不公平。

而相對於永恆時空乾的事,隱藏世紀的人們似乎思想覺悟更高,認為永恆時空的人們肆意改變現實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但是隱藏世紀的人們考慮的還是未來,一個「人類可能能夠稱霸的未來」,也是少部分「精英」決定人類發展命運的體現。兩者之間並無高下之分,只是一方追求人類活的安穩,另一方追求人類活的強大而已。但是它們卻都忽視了人類最基本的對平等的嚮往,只是在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已。

第二類是「人性自由論」(姑且也這麼說吧),這一類觀點認為人類對充滿未知與風險的無限自由的嚮往超過了對靜止的永恆的追求,這不僅僅是單純的心靈反抗,更重要的是二者的辯證轉換關係。這部書中表現出了一些人類自古以來的天性(比如競爭意識、愛、冒險主義等),相對於安逸的劣根,對自由和無限可能的嚮往最終獲得了勝利。結尾處更是對人類這種嚮往未知的讚美--

With that disappearance... came the end, the final

end of Eternity—And 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

人類最為寶貴的是對未來存在幻想,而人類如果為了所謂的「幸福」而止步不前,那麼人類作為一個文明也就喪失了活力,喪失了自我前進的科技動力。這本書裡面,擁有時間旅行技術的人類發現了自己可能消失的命運,這也正是阿西莫夫所暗示的自己不願意看到的未來。

第一類觀點站在「誰決定了人類的命運」的角度去看待這部作品,解讀出來的,是作品中少部分人選擇大部分人命運的不公平。但是,這一類觀點個人認為有些過度解讀,將自己的思想嵌入到了作品本身之中去了。在作品的本身描述中,並沒有說諾依是被少數「精英」派回以前去毀掉永恆時空的,她是代表了整個隱藏世紀的人們回來執行這一任務的。而且,執行這一任務有很多種方式,她選擇了可以愛上男主角哈倫的那一種,同樣是人性中對「愛」的詮釋。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隱藏世紀的觀點的認同,尤其是諾依在最後說服哈倫的那一段對話。就個人而言,更加傾向於第二類觀點,對人性中自由、愛的褒揚才是書中傳遞的真正思想

GIF

一點感想

引用一位豆瓣讀者的短評:

這一類小說不能多看,尤其是涉及中級思考的那種。因為它會輕易地把你從現實世界裡抽離出來,讓你看到時空是多麼廣大,生命是多麼渺小。你的存在,甚至一切存在是多麼的無意義。它會帶給你強烈的美感,繼而是空虛,最後是恐懼。

雖然不敢苟同以上觀點,但是科幻小說帶給人以強烈的美感,讓人能夠暫時從現實中脫離,然後天馬行空地遨遊在整個宇宙之中,或許正是科幻的魅力所在吧。而阿西莫夫的魅力又恰恰在於將科幻給人的美感提升到了極致,以至於不論是經過了多少年的讀者再讀這本書,還是有一種脫離現實而後又最終回歸現實的奇特感覺。

GIF

花絮

有趣的是,阿西莫夫的英語水平一直被編輯們詬病,但《永恆的終結》這個故事,卻讓編輯們達成一種默契,「只要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就無須去挑阿西莫夫的毛病,所以一些錯誤的語法也被故意保留了下來。他們認為,一旦改正了這些錯誤,阿西莫夫的許多小說就不再是『阿西莫夫式』的了。」

參考資料:

[1]:知乎:如何評價阿西莫夫《永恆的終結》結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681990

[2]: 如何理解科幻小說,如何理解架空世界的現實意義。https://tieba.baidu.com/p/3746893495?red_tag=12312255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豬和ta的主人 的精彩文章:

TAG:小豬和ta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