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負,減負,減了誰的負?

減負,減負,減了誰的負?

教育部又一次出台了史上最嚴的「減負令」。

喊了幾十年的減負,結果是,學生的放學時間越來越早,學校布置的作業越來越少,孩子和家長卻越來越累。

減負到底減了誰的負?

我是在孩子快上小學時才注意到,很多地方的小學三點左右就放學了,當時還不知道是減負這股「春風」(妖風)刮起來的結果。

三點左右放學,普通雙職工家庭是沒辦法接的,家有給力的老人(接回去能督導孩子複習、做作業甚至輔導的)還好,父母工作時間相對自由的還好,否則孩子只能上學校附近的託管班(很多都是在小區辦的)。在權衡了各種利弊後,有一部分媽媽選擇了全職。

有人說,現在不是推行彈性離校了嗎?孩子可以在學校里做作業啊,多好。呵呵,去看看一個學校一個班級有多少孩子「彈」的,不是家長不放心,是現實使然,一旦決定「彈」,中途不能「不彈」,時間上也不好調整。彈性離校,好比廣告上「彈彈彈,彈走魚尾紋」一樣,聽上去很好,別太當真。

如果說提前放學給家長接送帶來了難題,那麼,這真的算是最小的難題了。此話怎講?家有小學娃的各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減負減的學生在校時間縮短,課內學的越來越少,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花更多的時間來打牢基礎,跟上節奏。你時間有限,你心有餘力不足(會和會教是兩碼事),送娃上培訓班吧!

如今,校外培訓機構已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行業,沒有之一。放眼望去,各種培訓、補習此起彼伏,亂迷人眼。有不少老舊的商業中心,就是靠這些玲琅滿目的培訓班支撐著生意和人氣。你會說,為什麼要去上培訓班?大家都不上,培訓班哪來的生意和牛氣?還不是家長太焦慮了?!

看一組數據:據統計,2016年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輔導機構教師約700萬至850萬人。我國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約佔全體在校學生總數的36.7%,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更是高達70%。2017年,比例繼續飆升。

你不上,有娃上,你不會,有娃會,老師總不能為了少部分跟不上的孩子耽誤進度。一學期時間有限、進度要趕,娃很多知識點吃不透,考試怎麼辦?現在減負了,考試不公布分數了,不排名了,不布置作業了,你開心了,娃開心了,是發自內心的嗎?又能開心多久?

網友說,減負後,最累的是家長。家長想累嗎?誰不想上班、做家務忙碌一天晚上陪孩子悠閑的散步看書,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可你每天聽單位過來人的善意提醒,看小區鄰居都在發力,媽媽群各種打雞血,你能淡定?就算你有幾條命,早晚也要瘋在養孩子的路上。

減負,上級規定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家長焦躁,老師也為難,不做作業怎麼鞏固知識,查漏補缺呢?有些負責的老師想布置作業,可架不住有個別「風輕雲淡」的家長投訴啊。這怨不得老師不給力啊,求上進的家長能怎麼辦,自雞或去培訓班學吧。

還有一種,老師暗中「使勁」。在很多二三線城市,學校老師在外補課成風,普通工薪階層不堪重負。你不補?自有人補,家長敢拿孩子的前途開玩笑嗎?而且,班上大多數孩子都在老師那補,你不補?等著看老師的臉色嗎?

家長累,老師無奈,你以為孩子的日子好過?君不見,上了小學,吃完晚飯後,小區內外,幾乎看不到同齡的孩子在外面玩。不是在外上興趣班/補習班,就是在家做作業,不是在練琴,就是在練字。在該學習的時候,打基礎、養習慣是必須的,可「減」出來的負擔還不是壓在孩子的身上嗎?

NMD,減負,減負,減了誰的負啊!有人說,都是培訓機構惹的禍,培訓機構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不背這個鍋。

減負不等於提前放學,減負不等於不布置作業,減負不等於簡單粗暴的「一刀切」!

人生,總要有點

逼格,逼格

高逼格

立即關注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格 的精彩文章:

春運十年,我在途……
那些年,陪你們相過的「奇葩男」……

TAG:三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