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冬天那麼冷,中國古代的建築師如何讓紫禁城「保暖」?

北京冬天那麼冷,中國古代的建築師如何讓紫禁城「保暖」?

昨天,北京下雪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有一句話叫做「當北京下雪的時候,故宮就變成了紫禁城」。這句話充分展示了紫禁城在寒冬中的美。當代社會溫室效應的逐漸加強導致了溫度的升高,雪景也並不是每一年都可以存在。

但是在中國古代,這樣的紫禁城肅穆而莊嚴。北京的冬天那麼冷,在明清時期,北京的溫度最冷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二三十度,那個年代沒有暖氣,沒有電熱毯之類的保暖防寒工具,生活中紫禁城中的皇帝嬪妃們是怎麼度過漫長冬季,中國古代的建築師又是用什麼方法讓紫禁城「保暖」呢?讓我們一起來揭秘。

我國古代的建築師充滿了智慧,他們在建築上採用了科學的設計方法,冬季給紫禁城供暖才能讓皇帝度過寒冷的冬天。

他們當時的做法是,將宮殿中的牆壁打成了空心「夾牆」,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口設在了宮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溫暖的熱流就會順著夾牆滲透到整個大殿之中。

而且為了讓熱力可以循環通暢,火道的盡頭都設有氣孔,咽氣可以從台基下的出氣口當中排出來。而且這種火道還是直通到皇上的御床和宮殿里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之下,這樣就使得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

這樣的設置,乾淨又衛生,而且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循環通用往複使用。而且在明清兩代的皇宮,冬季大多都是燒炭取暖,為了讓紫禁城更是溫暖,宮裡還有專門負責冬季供暖事務機構,而且在那個時候,專門管供應的職位的官員是可以直接到皇帝御前奏事,是很有地位的,被稱為「近侍牌子」。

清代的時候,更是恐怖,直接設置了三個機構來負責供暖這一項事務,連點火燒炕這樣的工作都是有專人來進行負責的,而且根據計算,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居住的宮殿所提供的木炭也是不一樣的,另外還要考慮室內空氣的質量,火力的燃燒,還需要無煙無味。所以這些工作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簡單。

清朝乾隆皇帝和道光皇帝都曾經寫詩詳細描述了紫禁城的冬季供暖,比如乾隆的這首詩:「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皓月懸長空,朔風瓢碎霜。垂簾在氍毹,紅燭明塗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詩不覺冷,漏永夜未央」,可見在清代,紫禁城的冬天,絲毫不冷。

參考文獻:《中國古代建築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岳飛被害後,沒人敢為他收屍,一個小人物偷偷站出來,卻因此流芳百世
關羽和高順都是名將,他們被俘後,為何曹操放了關羽卻殺了高順?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