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退位後,此人大肆屠殺革命黨,為了讓溥儀復辟,不惜勾結日本

溥儀退位後,此人大肆屠殺革命黨,為了讓溥儀復辟,不惜勾結日本

清朝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宣統皇帝溥儀雖已下詔退位,但滿清遺老暗中圖謀復辟的事,屢見不鮮。

復辟黨們既有清朝宗室,也有張勳這樣的漢人,還有蒙古族八旗子弟,如多羅特·升允。升允是蒙古鑲黃旗人,光緒八年舉人,以食古不化著稱。當初清廷預備立憲,升允便極力上奏反對立憲,清廷為了向民眾表現立憲的誠意,不得不將升允罷免。

當時,升允在仕途上順風順水,已做到陝甘總督的高位。平生無大過,對清朝更是忠心耿耿,卻因上奏被一擼到底,升允心中有怨氣嗎?他理應有怨氣。預備立憲這事,清朝統治階層實際也是不情不願,升允不過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就被他們氣急敗壞地罷免,殊為無恥。

但事實上,升允只有不甘心,卻並不對清廷怨恨,仍舊如老狗一樣忠心不二。武昌起義爆發,清廷與革命黨已撕破臉皮,升允也因而被再度啟用,擔任陝西巡撫。當他得知革命黨與袁世凱談判,威逼清廷退位時,他堅決反對,不惜向獨立的西安進攻,企圖攻佔西安,迎溥儀入西安建立朝廷。

世人都說,升允想在西安建立小朝廷,可如果溥儀入主西安,建立的可不是小朝廷。西安位於秦漢隋唐故都,它見證了中國歷史最繁榮偉大的時期,升允未必沒有以西安為根據地,協助溥儀平定天下的野心。

不過,深宮之中的溥儀尚在幼年,而隆裕太后對升允毫無信心,在革命黨和袁世凱的雙重壓迫下,最終宣布退位。中國既已成革命黨的天下,升允理應識時務,放棄對抗。可這傢伙冥頑不靈,非但沒有放棄武器,反而大肆屠殺革命黨。後見局勢危險,領兵撤退,又策動蒙古「勤王」。

陰謀破產後,升允死心不改,居然前往日本,與日本勾結,企圖藉助日本人的力量復辟。有求於日本人,勢必出賣國家利益,這是赤裸裸的漢奸行為。然而,升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赴日期間,居然寫下這樣一首詩:老臣猶在此,幼主竟何如。倘射上林雁,或逢蘇武書。

一個復辟分子,與日本勾結,居然將自己比作蘇武,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張勳復辟時,授予升允為大學士,升允興奮不已。以至於張勳去世,這老傢伙仍感念張勳之恩,挽張勳贊云:主盟徐方,誓師國門,伸大義於天下,奚可以成敗論。」意思是,張勳縱然失敗,也是一條好漢。

但此時,升允的復辟之事已遙遙無望,可他仍不死心。1931年7月,升允病逝於日本天津租界,享年73歲。二十年機關算盡,終究一無所成。升允死後不久,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以溥儀為傀儡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知惟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最可憐的女子,為丈夫守寡超過100年,連皇帝都驚呆了
他是努爾哈赤的嫡長子,本可以當上皇帝,卻在36歲時暴斃

TAG:周知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