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見深與萬貞兒的忘年戀中一個將掀起血雨腥風的人登場了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明英宗病情日漸惡化,自感來日不多,便讓皇太子朱見深在文華殿攝政,見習辦公。二月二十三日,英宗駕崩,朱見深繼位,次年改年號為成化,是為明憲宗成化皇帝。
說起來,成化皇帝也是個不幸的人,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朱見深被立為皇太子,當時尚未滿兩歲。同年,瓦剌入侵,逼近大同,明英宗在王振慫恿之下,不聽群臣勸諫,執意御駕親征,留太子監國。結果明軍大敗,英宗被瓦剌俘虜。
國家危難之際,未懂人事的皇太子朱見深自然難撐大局,大臣于謙等大臣稟明孫太后,擁立郕王朱祁鈺稱帝。由於于謙率領北京軍民誓死抵抗,瓦剌最終無功而返,後來經過交涉,英宗被放了回來,被尊為太上皇,軟禁在南宮,在以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裡,英宗過著囚徒般的生活,自身難保,更別說照顧朱見深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景泰帝(朱祁鈺)也不例外,他自然不甘心讓皇位由侄子來繼承,所以沒多久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被廢除。當廢太子旨意傳到的時候,朱見深一臉茫然,當時他才五歲,放在今天還是幼兒園階段,自然不懂內閣文臣們用古雅文言寫成的聖旨,最後他只明白一件事,就是他必須要挪窩搬家,東宮不再屬於他。
朱見深的童年是灰色的,是不幸的,目睹了父親丟掉皇位被囚禁,自己被廢掉太子之位,基本物質得不到保障,缺乏父母關愛,他像一隻受傷的小鳥,沒有絲毫安全感,整天驚慌失措。
他搬離東宮後,身邊的宦官、侍女一鬨而散,各奔東西,唯有一個人留了下來,此人正是萬貞兒。萬貞兒比朱見深大十七歲,她幼年入宮伺候孫太后,後來又被孫太后派到朱見深身邊。從此以後,他們兩人的命運註定要糾纏在一起,共同走完一生。
在數年黑暗時光中,萬貞兒一直對他不離不棄,扮演著朱見深保姆、母親、知音數種角色。再後來,她又完成了對朱見深的性啟蒙,成了他的情人,年齡差距對他們這對共同經歷了漫長苦難的人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
朱見深對萬貞兒產生了深深的依戀,她已是他生命的全部,而這種感情對外人來說不可思議,但朱見深覺得自己明白就行,別人怎麼看絲毫不重要。
誰也沒料到經歷一番複雜的曲折變故後,朱見深登上了皇帝寶座,這一年他十八歲,她三十五歲。她陪他從幼兒園走到了高中畢業,他正值青春,她已近中年。皇后鳳冠自然不會落到她頭上,但在他心中,鳳冠真正的擁有者應該是萬貞兒,至於名分,他無能為力。
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明朝第八位皇帝,即明憲宗(1464至1487年在位)
如今朱見深成了成化皇帝,萬貞兒成了萬妃。大多數人並不看好他們,並且有充分理由,因為如今的成化皇帝已非當年,後宮內嬪妃成群,一個個青春年少,環肥燕瘦,美艷如花,隨便拉出一個都比人老珠黃的萬妃強百倍,等待萬妃的一定是打入冷宮,然後慢慢老死。
然而事態的發展總是出乎人們的意料。成化皇帝對萬妃的感情非但沒有隨著歲月流逝而淡化,反而情更深,意更濃。
自古以來後宮就是女人的戰場。萬妃專寵,得罪了後宮所有的女人,為首的自然是吳皇后。吳皇后自感青春美貌,卻輸在一個三十五歲的女人手裡,自然不甘心。年輕可以是優勢,也可能是劣勢,年輕氣盛的吳皇后被胸中熊熊的嫉妒烈火燒昏了頭腦,她決定要擺出皇后架勢,讓萬妃明白誰才是後宮之主。
很快,萬妃被拖到皇后宮中打了一頓板子。吳皇后畢竟年輕,哪裡是飽經世事滄桑的萬妃的對手,雖然泄了一時之憤,但很快皇后位置不保,她前後在皇后位置上待了不過個把月,屁股尚未焐熱,就被攆了下來。吳皇后不明白,萬妃後面是皇帝,而她皇后的位置是皇帝給的。
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萬妃生下一子,成化皇帝欣喜若狂,祭告山川祖宗,期望保佑孩子健康成長,並封萬妃為貴妃。萬貴妃彷彿看見了自己美好的未來,儘管目前皇帝沒法冊立她為皇后,但等孩子長大,肯定會被立為太子,然後登基稱帝,母隨子貴,自己成為萬人敬仰的皇太后。
然而美好的夢想很快落空,孩子沒多久就因病夭折了,更殘酷的是萬貴妃永遠失去了生育能力。像所有的母親一樣,孩子的早夭讓萬貴妃悲痛欲絕。此後她就像一匹受傷的母狼,變得殘忍和瘋狂。她專門盯著後宮所有女人的肚子,只要發現哪一個有懷孕跡象,就毫不猶豫地讓她們要麼墮胎,要麼去死,於是多年過去了,成化皇帝膝下還是空空蕩蕩,沒有子嗣。
大臣們開始著急,皇帝沒有子嗣這可是天大的事情,成化皇帝母親周太后跟天下所有母親一樣,急著抱孫子。唯有成化皇帝本人看上去並不著急,周太后實在不解,兒子為何迷戀萬貴妃這樣一個人老珠黃的女人,便催促皇帝適當疏遠一下她。
《萬曆野獲編》記載了母子這次談話。
周太后:「她(指萬貴妃)有多美,竟然讓你神魂顛倒?」(「彼有何美,而承恩多?」)
成化皇帝:「有了她的撫慰,我才心神安寧,並非是長相緣故。」(「彼撫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周太后無話可說了。
成化皇帝對萬貴妃的情義並沒有隨時間的推移而變淡,反而更加熾熱,她的衣食起居,一律從優。他覺得很有必要在她身邊安排一些機靈的太監伺候,於是一個人亮相了,來到萬貴妃身邊。他的出現,勢必在大明朝廷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明朝歷史上一個更強大的特務機構將在他的手裡成立,此人名叫汪直。
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大明一個新的特務機構掛牌成立了,全名叫作「西緝事廠」,簡稱「西廠」。
汪直擔任西廠欽差總督西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提督西廠太監」,或「西廠廠督」,他從錦衣衛中選拔精兵強將充實機構,很快西廠隊伍不斷擴大,超過了大明資深特務機關東廠,汪直作為一名新星在明朝特務界冉冉升起。
本文摘自《皇帝身邊人系列002:東廠》

戰爭事典007(隨機贈送京東定製筆記本)
¥28.70

※希特勒的自欺欺人就這樣將第6集團軍埋葬
※蘇德戰爭前夜,德國磨刀霍霍而蘇聯真的毫無準備?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