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男女平權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男女平權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性別平等

閱讀全文大約需要四分鐘

近幾月,備受關注的「MeToo」運動放大了女性的聲音,並且揭開了虐待、強迫行為和騷擾等悲慘故事的遮羞布。

Image:路透社/Lucy Nicholson

國際婦女節

2018.03.08

Me Too(直譯為「我也是」)是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遣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社會運動人士塔拉納·伯克在此之前數年便開始使用這一短語,後經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的傳播而廣為人知。米蘭諾鼓勵女性在推特上公開被侵犯的經歷,以使人們能認識到這些行為的普遍性。自此之後,數百萬人使用了這一標籤來公開她們的不快經歷,其中也包括許多知名人士。Origin:Wikipedia

「MeToo」運動為男權施加了壓力,促使其承認女性所面對的從職場性騷擾到持續的工資差距等更多的阻力。但是僅僅是認知是不夠的,僅僅懲罰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施虐者也是杯水車薪。

100年前,英國人民爭取並且最終贏得選舉權的時候,他們高呼:「行動,不是語言!」今天,以這樣的呼喊為武器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合適。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較之女性所獲得的所有進步,那些說著漂亮話的保護女性權利和尊嚴卻並沒有做出實際有效成果的行為,顯得更為分明。

近幾月,備受關注的「MeToo」運動放大了女性的聲音,並且揭開了虐待、強迫行為和騷擾等悲慘故事的遮羞布,它們被公之於眾。從前好萊塢巨擘哈維·韋恩斯坦到賭場大亨斯蒂芬·永利再到牛津饑荒救濟委員會員工以救濟換取性行為的種種事件,他們濫用權力,以虐待、侮辱等行為對受害婦女和女孩實施侵害。

其中的一些人,如前美國體操協會醫生Larry Nassar,已經被繩之以法。甚至對於一些未能保護到那些年輕女孩的人,例如美國體操協會的董事會和密歇根州立大學Nassar所在的學院院長Wynn Resorts,警笛也會圍繞在他們耳邊。這一切都給男權施加了壓力,使之認識到從職場性騷擾到持續的收入差距等方面女性所面臨的額外阻力。

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文化、一種制度,使得女性不再面對這樣的阻力,更不用說為其他的邊緣群體謀求平等了。同時,儘管有著言語上的支持,切實的行動卻嚴重缺乏。

這樣的行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一方面來說,它將解決公與私之間模糊的界線,這一點是許多領導人遲遲不願看到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模糊有利於邊緣人口。在工作上專業而在家裡一團糟已經不再如以往一般可以忍受。這一點在前白宮秘書Rob Porter身上就有很好的體現,他被指控對兩任前妻實施家庭暴力;他的第二任妻子為對抗他在2010年提出緊急保護令。

白宮很好地甄別到這些有照片證據支持的針對Porter的指控。他的安全許可被推遲,只因為考慮到他的「暴力」。但是他多次企圖混淆問題,致使其仍舊在特朗普政府中晉陞。當Porter的這些過去被公開以後,他最終被迫辭職。

白宮對Porter事件的處理反應了特朗普政府願意與所有支持其政治議程的人共事——比如Roy Moore,這位來自亞拉巴馬州的參議員候選人被指控對多名未成年女性實施性侵犯。但是公眾對這類事件的容忍度以肉眼可見地程度收緊了。較之亞拉巴馬州共和黨候選人,選民們的投票呈現出對Moore的民主黨挑戰者的壓倒性支持。

但是對於模糊公私邊界,從另一面來看,是源於人們工作和社會生活的相互聯繫。例如,辦公室假日聚會或是異地工作擾亂了原有的行為協議,更不用說一些惡行了。

在一些情況下,社交行為推動了這類事情的發展。《金融時報》最近的一項秘密調查透露,「總統俱樂部」舉辦年度男性慈善籌款會,秘密召集英國商界、政府和娛樂人物為慈善事業募集資金。但是這也是社交事件,參與者們酩酊大醉,並且對衣著暴露的女招待實施性騷擾行為,而這些女招待則被要求籤署保密協議。

採取有效行為消除這類事件,不僅有利於潛在的受害者,更是符合每個人的利益的。這些騷擾者背後的組織同樣也會因為這類事件消除而帶來的嚴重的名譽損壞風險的降低而受益。

而對企業來說,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成員有義務維護他們公司的名譽。這意味著實施可靠的行為來確保同事或職員在辦公室內外均不不濫用權力,並且對給公司帶來的壞名聲負起責任。

權力的濫用和義務的漠視越來越難以遮掩,因而這些行為也帶來越來越多的負面結果。那些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希望他們只需要提出言語上的支持,想辦法拖延時間直到事情最終歸於平淡,這不過是一種淺薄的「覺醒」。堤壩已經潰塌,清算已經開始。英國的女權主義者們呼籲著能滿足她們合理需求的切實行動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經濟論壇 的精彩文章:

未來=人工智慧?
小公司擁抱大科技 世界經濟論壇博客

TAG:世界經濟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