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南島候鳥老人不斷增多引抱怨 給管理者出難題

海南島候鳥老人不斷增多引抱怨 給管理者出難題

「候鳥老人」的新角色

春節期間,63歲的黃誠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漫步三亞灣,人生須盡歡。配圖是當天三亞灣美麗的風景——椰樹、海灘、藍天和白雲。

遠在3500多公里之外,他的老家長春,當天溫度是零下21攝氏度到零下12攝氏度。

不一會工夫,黃誠的朋友圈收到40多個來自「老鐵」們的點贊。其中,不少家鄉的老年朋友留言表示羨慕不已。

黃誠每年10月中旬從長春飛至三亞,次年4月左右再飛回。他背後是中國上百萬正在踐行這種被稱作「候鳥養老」模式的老人,因為氣候環境、空氣質量等因素,「鐘擺式」在原住地和養老地之間瀟洒來回,令旁人羨慕。

你「在北方的寒夜裡大雪紛飛」我「在南方的艷陽下四季如春」

與不少城市冬季的萬籟寂靜不同,作為我國最南端省份,海南島的冬季顯得熱鬧非凡。每年一過10月,全國各地老人從省外逐漸聚攏過來,像大雁南飛,暫留於此。

黃誠便是「候鳥人群」中的一員。退休前,黃誠在長春師範大學任教,今年是他在三亞度過的第三個冬季。2015年退休之前,他為尋找合適的養老地點跑了全國好幾個地方,最終選定落腳點在三亞勝利路的一個社區,買房的100多萬元是做生意的獨生女兒孝敬他的。

黃誠過得很舒心,他每天跟社區的朋友們一起打乒乓球、打撞球,下午三四點左右在社區的溫泉游泳池游個泳,偶爾去海邊轉轉,吹吹海風。「奮鬥了一輩子,也該為自己活活了。」他說。

隨著中國老齡化趨勢加劇,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候鳥式養老」,和黃誠一樣的「候鳥人群」已成為海南島冬季一道風景。海南省政協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初步估計,每年冬季由全國各地「遷徙」海南島的「候鳥人群」超過100萬人。

調研報告顯示,從年齡上看,「候鳥群體」以60至69歲的中低齡老年人口為主力軍,多為退休人員;從涉及領域上看,「候鳥群體」大多曾就職於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以及黨政軍機關,以機關事業單位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為主。

2017年初,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開展海南島「候鳥人才」首輪徵集和調查活動,在前期調研和後期大規模徵集活動的基礎上,對徵集到的千餘名「候鳥人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樣本分析結果顯示,海南「候鳥人才」主要來自全國27個省份,來源廣泛,其中以北京、黑龍江、河南、河北等地居多。

小區里都是熟面孔部分地區出現「結群候鳥」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全球首個環島高鐵開通,近年來「候鳥」老人的遷徙地由海南島三亞逐步向周邊市縣、由南向北擴展,一些地方還出現了「結群候鳥」。

位於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市東海椰園小區,大部分「候鳥老人」來自成都市新都區。72歲的劉恩德和老伴郭素瓊在老鄉的介紹下,在小區里租了一套兩居室。

劉恩德的房間不大,但鍋碗俱全,平常他和老伴都是自己買菜做飯。這是一個完整的生活區,小區周圍,超市、藥店、川菜飯館應有盡有,小區門口還有自然形成的街頭攤販市場。

令劉恩德想不到的是,小區里都是熟面孔。老兩口原本擔心「你看我,我看你」的孤獨日子並未發生,反而到了文昌後「擺龍門陣」頻率更高。

「都是老家的朋友,只是挪一個窩。」劉恩德在一次買菜中還遇到失聯多年的老戰友。天涯海角相遇,戰友情深,兩人拉家常至深夜。

如果說劉恩德們屬於「老有所養」,那麼近年來「候鳥群體」出現一個新的變化是「老有所樂」,更加追求生活品質。

東方市體育館二樓一間舞蹈室內,2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老人」正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李曉紅站在隊伍前面不時地指導舞者動作。

今年73歲的李曉紅,曾是上海交大老年大學的形體模特教師。2014年春節,李曉紅從上海到東方市養老。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所編排的節目在當地舉辦的「三八婦女節」演出中脫穎而出,她也因此在當地小有名氣。

2015年3月,為豐富當地老年人生活,李曉紅自費籌建了公益性藝術團體——東方市候鳥藝術團,90多名團員中一半以上是「候鳥老人」。「來這裡買房是為了養老,沒想到會跟這麼多全國各地的老人相識相知,我們在一起排練很開心。」李曉紅笑著說。不僅如此,2016年在第四屆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上,藝術團自編自排的節目《西班牙鬥牛舞》還獲得了金獎。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背後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海南省旅遊委一位官員表示,「候鳥老人」從南到北,從溫帶到熱帶,這種遷徙背後反映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海南島地處熱帶季風氣候,海南各地的年平均氣溫為22.5攝氏度至25.6攝氏度,空氣中富含負氧離子。獨特的自然生態優勢,特別是對北方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氣管炎、風濕痛、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有明顯的緩解和康復作用,這成為吸引「候鳥老人」的主要因素。

城市管理探尋「資源最佳配置」

對於地方政府來講,「候鳥人群」產生的一個亟待破解的問題是如何化解「半年經濟」。三亞乃至海南島淡旺季明顯,商業配套和人力資源投入少了,旺季不夠用;投入多了,淡季嚴重浪費。對城市管理者來說,這本質上是一個如何尋求在潮漲和潮落之間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的命題。

海南島「候鳥老人」由來已久。

海南作為我國最開放和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自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成立,海南開始走向世界舞台。2003年世界小姐選舉和「零非典」之後,海南的名片不僅是景色優美,同時在經濟和環境上也吸引著許多人。

據三亞一些本地的老人回憶,2003年之後,大量的北方客人尤其是來自東北地區的客人南下,他們發現三亞有獨特的熱帶海濱景色,冬季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於是一大批老人逐漸形成「候鳥人群」,每年10月從東北飛至三亞,次年四五月再回東北。

位於三亞市河東區的丹州小區,三分之二的住房被來自東北地區的人買走,其中很大一部分購房是用於度假和養老。隨著越來越多的東北人遷居三亞,在河東區自然形成了一條面向東北人的買賣街。如今在三亞有一個很形象的說法,「操東北口音的人比講海南話的人多,看二人轉的人比聽海南戲的人多,吃燉菜的人比吃炒菜的人多」。

隨著「候鳥老人」不斷增多,地方上承載的負荷也變得越來越重,一個最直觀的表現是「候鳥老人」增多加大了地方公共資源如醫療和交通的壓力。

據了解,三亞為65歲以上老人辦理老年優待證。「其中70%都是外地老人。」三亞市老齡辦一名官員介紹。

從業七年的三亞崖城鎮公交司機王凱說,如果遠遠地看到車站上有很多老人候車,有時候無奈會選擇甩站。「沒辦法,老人上車免票,拉得越多虧得越多。」

除了被埋怨擠占當地人的資源,文化差異、生活習慣不同也帶來摩擦。「候鳥老人」的增多也給地方管理帶來考驗。

從三亞灣海月廣場往東西延伸,是一條長長的海濱長廊,這裡幾乎成了廣場舞愛好者的天堂。在各種音樂的伴奏下,許多「候鳥老人」翩翩起舞,一些「候鳥老人」為了佔地時而發生爭吵。

在網上還有人抱怨,五六點就起床活動的「候鳥老人」們,吵醒了還在睡眠中的年輕人。也有部分本地人把物價升高、看病難等不滿,歸結於大量「候鳥老人」的湧入。

三亞市政府一名官員介紹,三亞常住人口約為38萬多人,春節期間估計包括「候鳥」在內的遊客約有100萬人。這成為城市管理者與遊客、「候鳥」共同面對的「考題」。「如同平常四人間一下子住了八個人,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不可否認的是,「候鳥老人」也給海南島帶來生機,其主要表現之一是成為海南重要的房產買家。「候鳥老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消費,增加了就業。

海南旅遊研究所所長楊哲昆認為,無論是從國際旅遊島建設,還是發展第二居住地路線,都需要廣大的市場支撐,「候鳥群體」的到來為之築就了最堅實的市場底部。而且,「候鳥群體」給海南帶來的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好處。

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為」

當前,資源配置引致的問題正在不斷消融,一些「候鳥老人」主動參與地方公共治理,不僅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還有老有所為。

1月27日,在三亞市天涯區朝陽社區活動室里,一位年過八旬的「候鳥老人」為50餘名離退休老幹部、社區居民和「候鳥老人」宣講十九大精神。

宣講的老人叫羅九如,曾是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2003年來三亞定居後,她跟隨過志願者在三亞沙灘撿拾垃圾,勸導過漁民群眾一同保護海洋環境,撰寫過珊瑚保護建議,參與聯合國紅樹林保護專項工程,並發起了三亞海鷗召回計劃。

「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我們『候鳥』不要覺得自己是過客,而要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地方建設。」羅九如認為,分歧和爭端往往源自文化差異和風俗習慣的不同。「時間久了,互相理解了,相處就非常和諧了。我的海南鄰居們熱情淳樸,在我兒女不在身邊的時候給我很多幫助。」

此外,地方管理者也意識到這一點,海南不斷出台各類政策和措施以增進「候鳥老人」和當地人的了解。如實行網格化管理,把「候鳥老人」劃歸到每一個社區,享受和當地人同樣的管理和照顧。

在三亞儋州村社區,成立於2015年1月底的「候鳥服務中心」,已經逐漸成為「候鳥人群」之家。在「候鳥人群」聚集的小區內,由於住戶居住季節性強,物業管理費繳納不正常,不少物業管理公司不願意管理小區,很多日常服務管理工作落到了社區居委會身上。2016、2017年春節期間,儋州村社區舉辦春節聯歡晚會,就將本地居民和「候鳥人群」聚集在了一起。

羅九如所在的三亞市天涯區「候鳥」黨支部日前發出《致全市「候鳥」的一封公開信》,呼籲全市「候鳥人群」關心三亞建設。 羅九如說:「『候鳥人才』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僅老有所養,還要老有所為。」

(記者 李金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去年是海洋最熱一年 觀測記錄佐證全球變暖事實
南昌古墓群發掘出1700多年前的「房產證」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