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縱然北伐大捷身不死,劉備還魂還要再託孤

縱然北伐大捷身不死,劉備還魂還要再託孤

杜甫詩《蜀相》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一直納悶啊,憑啥把諸葛亮當成千古忠臣的楷模啊,明明是千古奸臣啊(詳見上文《千古奸臣是諸葛亮!》)。杜甫先生,你讀過《三國志》之《吳主傳》、《後主傳》、《陳震傳》嗎?我就想問一下,即使諸葛亮五丈原沒死,北伐成功了,那最終的天下結果是啥啊?是劉備的北定中原光復漢室嗎?劉備不哭死才怪呢,倘若劉備還魂,絕對要第二次託孤,真的。翻看史書、比對地圖,我先來解釋一下:

一、諸葛亮早就拋棄了劉備的宗旨、目標、理想;

劉備當皇帝,他的宗旨是「漢朝是唯一正統」,目標是「統一天下」,理想是「光復漢室」;而在劉備死後六年,229年,東吳孫權稱帝,蜀漢派出全權大臣陳震前去賀喜,雙方簽訂協議,約定的是「分天下」,即《後主傳》記載的「是歲,孫權稱帝,與蜀約盟,共交分天下」,孫權點名表揚諸葛亮,「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重複結盟,廣誠約誓」(《吳主傳》)。從此以後,諸葛亮把宗旨從劉備的「一個正統」變成了「可以有兩個正統」,把目標從劉備的「統一天下」變成了「分天下」,把理想從劉備的「光復漢室」轉到了「擴大蜀國的地盤,當一個諸侯國」。完全徹底的拋棄了劉備的宗旨、目標、理想。

二、諸葛亮北伐的目標是「分天下」而不是「統一天下」,理想是「做一個大諸侯國」而不是「光復漢室」了;

229年起,自認定東吳是合法正統的國家,雙方結盟開始,諸葛亮的北伐,乃至後來姜維的北伐,目標是「分天下」,北伐的目標從劉備的「統一天下」變成了諸葛亮的「分天下」。

那即使北伐成功了,雙方都以誠相待依照協議「分割天下」了,那劉備「光復漢室」的理想完成了嗎?沒有啊,充其量,就是蜀漢的地盤擴大了,名義上最多可以擴大將近全國範圍的二分之一,即使這樣,那也沒有光復漢室啊,只是擴大了地盤,擴大了蜀漢國的疆界而已,滿打滿算也就是一個「大一點的諸侯國」而已,「地盤大一點」和「光復漢室」是兩碼事啊。

三、即使北伐成功了,按照地圖、按照協議,充其量就是一個「大諸侯國」。

按照雙方約定,《吳主傳》記載「參分天下,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從字面上來解釋,先不看地圖。即使北伐成功了,蜀國除了原先的益州,還能拿到兗、冀、並、涼,再加上司州(司隸)的一部分(就算一半吧),也就是5.5個州,全中國有13個州,剩下的7.5個州全部是孫權的,那還是孫權佔大頭,蜀漢屬於小頭啊。

上面是只看文字不看地圖,現在結合實際地圖來看看,即使北伐成功了,即使雙方心平氣和劃分地盤,蜀漢也有了5.5個州,那蜀漢的地形圖就好比英文字母「r」,「兗、冀」兩個州,就好比一條胳膊,活活的把孫權的地盤一分為二,尤其是他手中的幽州,成為了一塊名副其實的「飛地」,孫權想要出差到幽州,要麼乘船,要麼來回四次穿越蜀漢國境線,孫權會答應嗎?不打你才怪呢。

如果諸葛亮五丈原不死,如果北伐真的成功了,理想狀態,蜀漢分到了所有的土地,滿打滿算一共有五個半州,也少於孫權的7個半州,能夠並列成為國家就不錯了,搞得不好,有可能成為孫權的藩國呢。

即使北伐成功了,也還是沒有實現劉備光復漢室的理想,甚至早就拋棄了劉備的理想;倘若北伐成功了,告慰先主,劉備看到這種結局,在天之靈,也要被活活氣死,臨死之前還要再次託孤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緣漫步者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隆中對》建議佔據荊州益州,是獨家秘笈還是公開信息?
跑來看熱鬧的四個人,滅掉了秦王朝

TAG:邊緣漫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