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是做生態,為啥樂視玩筐了而小米卻要上市了?

同是做生態,為啥樂視玩筐了而小米卻要上市了?

BAT要變ATM

小米要上市的消息讓資本市場沸騰。據悉小米內部資料顯示,對此次IPO融資小米內部估值為2000億美元(約1.27萬億人民幣),這一消息沒有得到小米方面確認。若照此計算,小米估值將超過百度(809億美元),中國互聯網三極或從BAT變成ATM。小米在A股的市值將排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油、農業銀行之後,位列第五名,超級獨角獸就此淡定出場。

回望小米近8年的發展史,可以稱之為互聯網時代的小奇蹟,它7年就完成了傳統企業上百年積累才能打下的基礎,8年估值上升了800倍,在優質互聯網投資標的稀缺的大陸市場,它是絕對的明星企業。

11年,小米推出第一款手機,通過特有的粉絲營銷、飢餓銷售、讀秒銷售等方式,打破了傳統手機行業的零售模式,一戰成名。14年,小米銷售手機總計6112萬台,一舉超過聯想公司和LG公司,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製造商,登頂中國市場份額第一。

但是到了15年,小米手機出貨量未能完成8000萬台的預期,而16年其智能機總體出貨下滑到5800萬台。市場一度認為小米要倒在手機銷售血戰的湖泊里。然後進入17年,在各大品牌銷售普遍低迷年份,小米手機出貨量強勢反彈,最後小米以9240萬部,市佔率6.3%,排在第五位。用雷布斯的話說,它做到了諾基亞都沒做的事情,言外之意我們比諾基亞還牛逼。

18年1月份,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一舉奪冠,直接終結了三星的霸主地位。

小米從讓人看不起的屌絲經濟一路逆襲,一步一個腳印,創造了很多新的商業打法,成績斐然。而另一邊,曾經金光閃閃的創業板巨無霸樂視,搖搖欲墜,負面消息纏身處在垮掉的邊緣。同是賣手機、做生態,樂視像個豪氣紈絝子弟,小米是個踏實做事的屌絲,最後結局反轉的有點像勵志偶像劇。在筆者看來,小米的成功最關鍵的不是手機,而是它要做的生態,換種說法是它的商業模式,而樂視現在垮也垮在它鋪張的生態,和它「還要15年才看得懂的商業模式」。

小米打法像游擊戰

小米發展過程中,飽受質疑甚至被看不起,被認為「始終沒能完成從營銷主導型企業向科技主導型企業的轉型」。起初是背靠廣大屌絲的不起眼賣手機廠商,類似靠低價和營銷投機取巧獲得消費者,大牌蘋果、三星以及本土的華為、OV都對它瞧不上眼。後來的戰績大家也看到了:手機打下來的天下,和由此衍生的小米生態。

筆者認為,一直盯著小米手機的科技含量,視它為小米的未來意義不大,畢竟小米的高端機型一直賣的尷尬。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基因的公司,它貼近成本價賣手機,本來也沒想過靠賣手機賺錢,最主要的核心依然還是互聯網企業發展核心:「獲取用戶」。你拿它和傳統造手機的蘋果、三星比,它會說我並不是一家硬體企業,而是標準的互聯網企業,不和蘋果、三星比科技。你拿它和互聯網企業BAT比,小米會說我和你們的發展模式不一樣,我主要賣硬體獲取了巨量粘性用戶,BAT的互聯網產品可以搭載在我們硬體上,我們是合作共贏關係,不是競爭對手。就這樣,即使小米看上去在各個領域都面對一眾巨頭夾擊,但是你就是打不中它,靠著頑強的生命力,突破重重包圍打下新的江山。

那小米的模式到底在做啥?

互聯網思維就是基本功能免費,靠增值費賺錢。比如微信、各種殺毒軟體等,基本的聊天或者殺毒功能都是免費的,靠它來獲取用戶粘度,最後靠各種小程序、或者附加服務、廣告賺錢。這是為啥小米手機貼近成本價,不賺錢的發行。它的重點不是靠價格戰賣手機,而是站在用戶角度,以最低的成本獲取一個互聯網產品。按照這種思路,隨著小米的各種增值服務費滾雪球,未來小米手機說不定會免費發行,這樣又能繼續快狠準的搶佔用戶,甚至改寫硬體和軟體行業的規則。靠不賺錢硬體取得用戶,簡單的看也是互聯網公司常用的燒錢套路。

小米模式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打法,整個行業從鄙視到驚呆都措手不及,若小米模式真的按照這樣的思路成功,未來硬體企業幫它做硬體,軟體公司和它談合作,這就是它的理想生態了,甚至沒了對手,充滿想像力。

樂視則像消耗型的攻堅戰

樂視也要做生態,垂直整合,閉環生態,橫向發展,矩陣結構是它的核心。筆者有點沒理解這些辭彙,那看看近年樂視做的業務:上市6年來,做了影視、體育、音樂、電視、手機、電視盒子、智慧汽車、VR、生鮮酒類電商等,把它們聯繫起來就是一個生態了。至於怎麼聯繫的,筆者感覺聯繫不算密切。看樂視製作的影視劇,不需要買樂視的電視和手機;用樂視的汽車,和生鮮關係也不大。你說小米不賺錢賣手機,樂視卻是在賠錢賣手機,最後賠錢也沒玩過小米是為啥?因為樂視手機一直不是樂視的重點,你不能把別人的長處和不是自己長處的地方比較。

樂視把盤子鋪的巨大,遍地開花。但實際上最核心的賺錢資產,比如視頻等,也沒有做到該領域的top1,更別說整個生態下別的業務是否真的出眾,賺錢存在疑問。優秀的企業家,往往會選擇把拖垮業績的業務砍掉,只留下頂尖的部分。樂視則財大氣粗,四處攻堅,最後消耗的精疲力竭,還拖累了主帥,不得不說生態出了問題,戰略有了失誤。

看成績:手機終端兩三百萬的銷量不值一提、智能電視只銷售了300萬台上下的銷量,還要面對創維、海信、長虹、TCL、康佳等,還有數家TMT企業的電視一起爭奪這個市場,而佔比很大的會員會費,因為粘性不夠未來付費取向不明確,生存不易。現在遠沒有蘋果生態那樣十億級別的活躍用戶,但是已經各種債務和投入到了千億級別,沒有良好的用戶轉化,實在難以支撐樂視這麼大的生態循環。最後盤子崩了,暫時剩下這些沒有實現的故事。

小米和樂視模式不同的關鍵在哪

小米發展踏實,始終堅持了以「用戶」為核心,站在用戶角度想問題。它現在的發展像個電子百貨商場,有了較強勢的小米品牌效應,推出一系列可大規模生產科技硬體產品,主打性價比。你可以想到的各種小米充電器,以及廣受好評的智能家居,是它實實在在的我們會去買的產品。科技界的無印良品名不虛傳,實體店遍地開花,小米體驗店成了普通人也會有慾望逛的店,業績亮眼是情理之中。現在在新零售的新跑道上,與天貓、京東等電商達成戰略同盟的同時,小米商城卻依然能夠佔據所有電商平台的最大銷售份額;線下,坐擁生態鏈優勢的小米之家的異軍突起,讓小米從OPPO、vivo的圍城之下逐漸突圍,未來業績空間可期。

而樂視的重點更偏向於「內容」。這本身沒啥問題,樂視做的影視劇大熱的不少,捧紅了一眾太子妃。但內容的關聯性不強,和用戶脫節,簡單的說就是你不會因為它好看的電視劇去買它的手機和電視(當然其實不能只這麼簡單理解)。內容最初呈現給我們的是ppt,講了很多個精彩的故事;也能說,樂視的內容,最後吸引的不是用戶,是各個投資者,讓投資者們為夢想窒息了。最後到消費者手上的可見的東西不多,脫離了群眾,生態之間的聯繫變成了負荷。

所以從這兩家互聯網公司,我們看到了類似但是性質不同的生態模式,最後還是要靠用戶撐起未來。各種生存方式花樣百出,現代優秀企業家創造了傳統企業達不到的速度和奇蹟,資本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但無論企業怎麼玩法,筆者相信只要不離開用戶這一核心,外加資本加身,其他細節可以野蠻生長,成長性是必然的。

(本文作者 慧悅財經研究部 Car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途證券 的精彩文章:

美股參考:為何阿里系大漲,小米系卻大跌?
谷歌和Facebook的業務竟如此相似?

TAG:富途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