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壽命最短的橋,通車三個月就報廢,設計師含淚親手將其炸毀

中國壽命最短的橋,通車三個月就報廢,設計師含淚親手將其炸毀

錢塘江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該橋由著名橋樑工程師茅以升設計,並主持施工,首次採用氣壓法沉箱掘泥打樁成功。打破了外國人認為此處不可能建橋的預言,為中國人民長了志氣。錢塘江大橋於1934年開始動工興建,1937年建成。

錢塘江大橋不僅是我國橋樑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國鐵路橋樑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錢塘江大橋已經在風雨、大潮和戰火的洗禮中,屹立了78載春秋年華。

然而它的命運卻是一波三折,在建成後第89天,伴隨著一聲巨響,大橋的兩個橋墩被炸毀,通行中斷,而炸橋人竟然就是總設計師茅以升。

1937年12月23日下午1點,茅以升終於接到命令:炸橋。下午5點,隨著一聲巨響,錢塘江大橋的兩座橋墩被毀壞,五孔鋼樑折斷落入江中。

總長1453米、歷經925個日日夜夜、耗資160萬美元的錢塘江大橋,最終在通車的第89天癱瘓在戰爭的烽火中。銘刻其中的「殫精竭智千日功,通車之日卻炸橋」的扼腕痛心卻使國人永志難忘。

大橋炸毀的這一天晚上,透過蒼茫暮色,茅以升先生凝視著由他一手炸毀的大橋殘影,看著江北岸愈來愈亮的火光,茅以升滿腔悲憤地在書桌前寫下8個字:「抗戰必勝,此橋必復」。

在1933年3月之前,在中國的大川大河上,雖已有一些大橋,可都是由外國人督造的,沒有一座是有中國人完全自行修建成功的,茅以升擔負著一項前所未有的重任,他要用自己的智慧來證明中國人有能力建造現代化大橋。

錢塘江又稱錢江,地處入海口,江流洶湧澎湃,潮頭壁立的錢江潮與隨水流變遷無定的泥沙是建橋的兩大難題。在杭州民間,如果有人認為某一件事不可能做成,就會說「錢塘江造橋」或者「兩腳跨過錢塘江」。

茅以升在造橋過程中,克服了許多的困難,他採用「射水法」「沉箱法」「浮遠法」等,解決了建橋中的一個個技術難題。雄偉壯麗的大橋,抒發出中華兒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壯志。

杭州段的錢塘江上聳立著十座大橋,唯獨錢塘江大橋橋名不改,巍然屹立在月輪山前。由於建造年代久遠,為安全起見,錢塘江大橋已經不再作為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僅僅承擔一些次要任務。普通遊客可到大橋上層(即公路橋部分)橋面遊覽,但下層即鐵路橋部分仍不允許隨意進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三劍客 的精彩文章:

把菜園種成花園 你也可以 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TAG:攝影三劍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