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邊緣文化到城市新寵:街頭藝術的40年

從邊緣文化到城市新寵:街頭藝術的40年

2018年1月13日在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ASM)舉辦的「街頭藝術 (Art From The Streets)」是東南亞地區迄今為止舉行的最大規模街頭藝術展覽。館內匯聚了包括班克西(Banksy)、奧貝(Obey)、弗圖拉(Futura)、伊萬德(Invader)等在內的重量級街頭藝術家作品。該展追溯了街頭藝術近40年的發展歷史,就東南亞地區的都市藝術進行了呈現,也為觀眾理解反主流開端的街頭文化是如何逐步發展成塑造當代城市嶄新形象的藝術門類提供了一個契機。與此同時,一系列著名藝術家的精彩現場創作也在該展特別推出。

?

展覽現場

聚焦街頭藝術,回溯文化脈絡

塗鴉的英文「Graffiti」一詞起源於義大利語的「亂塗亂寫」,從史前洞穴繪畫、龐培古城牆上的裝飾銘文、乃至中國的「大字報」,塗鴉跨越諸多文明,並在之後不同階段的人類歷史階段中反覆出現。而一個新的塗鴉時代於20世紀下半葉拉開帷幕,並於20世紀70年代末在全球迅速蔓延。紐約、巴黎、里約和悉尼等不同城市中瀰漫著各異的旋律和節奏,運動的主角們逐漸構建起充滿活力的視覺文化,並在之後的發展中不斷演變與更新。

街頭藝術(Street Art)於誕生之初儼然是「徹底城市屬性」的產物,近些年來,藝術家們感到有必要去創作那些能夠被看見的作品,並使得它們在原生態的、真實的城市環境中能夠被體驗、欣賞。在這種付諸實現的創作過程中,藝術家能夠拓展自己的藝術技巧與表現效果,為提供從簡單簽名到政治訴求傳遞有衝擊力的影響。

菲利普·潘頓(Felipe Pantone,生於 1986 年),《色動力學》,創作於藝術科學博物館館內,2018 年 1 月

藝術家正在進行現場創作

「噴繪藝術」、「塗鴉」或「模板藝術」都是街頭藝術的別稱,但街道上誕生的藝術幾乎不可能在它不斷演變和發展中被完全定義和分類。甚至我們今天所說的「街頭藝術」這一術語都是飽含爭議的,因為如今很多的街頭作品已不在街頭、或者為街頭而創作。昨日的街頭藝術開拓先驅已經成為今日最有成就的藝術家,同時不斷鼓勵新一代們一次次地拓寬街頭藝術的邊界、突破舊的模式、創造新的可能。如今,街頭藝術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藝術表達媒介,深深根植於當代視覺文化之中,與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緊密相關,並成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藝術運動之一。

展覽由藝術科技博物館街頭藝術專家、作家馬格達·丹尼斯(Magda Danysz)擔任策劃。展覽「街頭藝術」(Art from the Streets)回溯了這一運動的文化脈絡和歷史演變及其作為一項當代藝術形式的非凡發展過程。展覽的時間跨度長達40多年,彙集了街頭藝術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壁畫、裝置、錄像、素描和珍貴的檔案材料等。為了呈現街頭運動至今依舊保持的生命力和多樣性,當代街頭藝術中的一些領銜人物也攜新作接受委任,在博物館的牆面上直接為該展直接進行創作,例如菲利普·潘通(Felipe Pantone)、印尼藝術家埃克·努格羅(Eko Nugroho)和新加坡藝術家斯皮克·克萊普提克(Speak Cryptic),他們也將目光聚集於東南亞城市的藝術狀況。

A-One (1964–2001),巴比倫體制·預言家,1985,布面噴漆

敦迪(DONDI,生於1961),無題(Untitled),

1984,布面噴漆

布萊德(Blade, 生於1958),遠方旅客,1987,

布面噴漆、馬克筆

弗圖拉(Futura,生於1955年 ),無題,

1982年,音樂會背景噴漆

從起步街頭到訊息湧現

塗鴉的起源地其實不在紐約,而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費城。直到70年代初,紐約的火車上出現風格化的字母縮寫和簽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標籤」,那時街頭藝術才廣泛進入公眾意識。如今回過頭看,當時建立的視覺編碼在40年後仍舊有效,當年的布萊德(Blade)以及被稱作「塗鴉教父」的斯恩(Seen)等街頭藝術家們被視為早期塗鴉大師——這些藝術家從簡單的牆面塗鴉起步,逐漸形成的風格認知、技能和技法奠定了最早的基礎並得以代代相傳。

上世紀70、80年代的「老派」風格塗鴉如今依舊輕鬆可辨,無論是在地鐵上、牆上還是帆布上,噴霧技術在所選表面的創作方式都與街頭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像A-One,敦迪(DONDI)或弗圖拉(Futura)這樣的藝術家已經把相關創作實踐轉化為一種風潮。當試驗時,他們以各種可能的方式來激發他們的熱情,相互競爭的模仿能力和腎上腺素會在他們早期創作的能量轉換中起重要作用。流暢的線條、大膽的色彩都能夠在這些老一輩的塗鴉藝術家的作品中見到。

Zevs(生於 1977 年),《BP 融化了的商標》,創作於藝術科學博物館館內,2018 年 1 月

張大力(生於 1963 年),《拆毀:北京紫禁城》,

1998 年,照片

伊萬德(Invader,生於1969 年),《閃爍的藍色》,

2001年,馬賽克

20世紀90年代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城市藝術家的作品表達更有深度了。由字母組成的標籤逐漸被更加概念化設計的圖標、標誌和知名面孔所取代。作為變革的象徵,這些藝術家——雖在塗鴉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中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卻將不再被視為純粹的塗鴉藝術家。他們的表現技巧更加多元化,並從如滑板文化和電子遊戲等其他形式中汲取靈感。而且,社會問題越集中,他們接觸到的信息就更豐富,換句話說,他們的行動會揭示更多的藝術見解和社會思考。

Zevs 通過維護視覺藝術的地位來向過度飽和、充斥著廣告的公共空間提出抗議。Zevs 的名字來自一節差一點撞倒他的火車,那是 1992 年,當時他正在那節火車上創作藝術簽名。他是首個將自己的藝術簽名設計成徽標的藝術家。2006 年,他在《融化了的商標》系列作品中通過融化或液化眾多著名公司的商標,使其扭曲變形。張大力是為數不多創作塗鴉藝術的中國藝術家之一。他於 1984 年在博洛尼亞旅行期間發現了他才能的影響力。也很快成為了北京唯一的塗鴉藝術家,並於 1995 年至 1998 年間在北京全市危樓的牆上用噴漆畫出了兩千多個他的頭像。有時,他甚至用拳頭將牆體打穿,創造出側面人像。 他的每一份作品均是在向為城市發展而拆除古舊建築這一舉措而抗議。

謝帕德·法爾瑞伊(Shepard Fairey,又名Obey,生於1970 年)《中東壁畫》,2009 年,4片帆布混合材料畫

埃克·努格羅(Eko Nguroho,生於1977年),《充滿新興民主主義的花園》,創作於藝術科學博物館館內

雷米·羅格(Remi Rough,生1971 年)《簡潔明了》創作於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館內,2018 年 1 月

公共城市藝術與全新面貌

千禧年之際,新一代的藝術家們開始探索自己的塗鴉版式、尋求自己的創作方法。街頭藝術雖然在不斷發展,這些藝術家們依舊會遵循「承舊立新」的規則,——即保持對集體文化和淵源的認同,同時在每個語境中提煉著自己的藝術語言。隨著街頭藝術運動席捲至各個大洲後,不同的聲音和富有思辨的回應悄然湧現。

伴隨著公眾對於街頭藝術認可度的提高,藝術家們逐漸開始將街道塑造成展覽空間。城市環境變得更為現實,藝術家們又一次地開始重塑街頭藝術流派。藉助於現代技術,藝術家們創作的一些街頭公共藝術實現了與路人觀眾的互動,並且通過數字科技和社交媒體傳播分享。

雷洛(Rero,生於 1983 年),《再用我的手機拍一張照片》,2017 年,數碼牆紙列印

泰科,(Tanc,生於 1979 年),《無題》,2015 年,丙烯酸帆布畫

YZ(生於 1975 年),納格提尼皇后《Empress Ngatini》,創作於藝術科學博物館館內,2018 年 1 月

街頭藝術中湧現出越來越的多創意藝術家們,同時也顯現了兩大動態變化:即創作題材越發豐富,自我表達方式也日漸拓寬。街頭藝術美學已經逐漸與其他傳統實踐相結合,這些藝術家設法使他們的作品既獨特又革新。他們如今已擁有包含了鏤刻、塗裱、編織、模板化等各式的方法,也有著豐富的靈感渠道,但主要來源還是城市本身,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推陳出新的方法是對於那些對街頭藝術的未來持懷疑態度的人的一種回應。

編譯丨張譯之

(圖文整合自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官網及相關社交媒體)

JR(生於 1983 年),《城市的皺紋》,2014 年,木頭層壓黑白照片

FAILE組合 ,《東部天空》,2016 年,木頭上的丙烯酸和絲網印刷

維斯(Vhils,生於 1987 年),《上海雕刻牆》,2012 年,上海雕刻牆照片

謝爾尤與尤克,(Sheryo、Yok ,分別生於 1984 年和 1978 年)《時尚的反叛者》,創作於藝術科學博物館館內,2018 年 1 月 ,藝術家的現場創作場景

展覽信息

街頭藝術 Art From The Streets

展覽時間:2018年1月13日-6月3日

展覽地點: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AS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央美院藝訊網 的精彩文章:

毫不遜色的小眾雕塑:「在塔中——安妮·特魯伊特」亮相美國國家美術館
展覽年夜飯:品遍全球展覽的饕餮盛宴,準備好了嗎?一起開吃!

TAG:中央美院藝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