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稱帝失敗,除了天下人反對,最關鍵的是被這三個人騙了

袁世凱稱帝失敗,除了天下人反對,最關鍵的是被這三個人騙了

中國古代歷史的演化,大致可以看成是君權與相權(含外戚、宦官)、中央與地方、地主與農民這三對矛盾交織發展的結果,君權雖然高於一切,但往往只在初坐江山時很強勢,而傳到四五代後,如果沒有中興之主,君權往往有旁落的可能,如明朝雖然解決了丞相,卻被大宦官王振等弄權;封建制度的本質就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二元對立,當土地兼并嚴重,失地農民越來越多時,一旦遭遇自然災害等凶年就會有人揭竿而起,而且是一發不可收拾。大致來說,君權的旁落大多發生在一個朝代的中後期,而階級矛盾激化只會是朝代的末期,唯一與之不相同的是「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大多發生在建國前兩代君王時期。

我國曆來都是強調團結、統一,其核心意思就是地方不能出現有悖於國家利益的個人或集團,這也符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維慣式。所以當地方出現實力雄厚,並且威脅到皇帝地位的人時,皇帝往往會採取「削藩」的策略,也就是削去他們的兵權、而保留經濟上的特權,這一升一降自然就達到了鞏固君權的目標。不過,很明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乖乖地放下兵權,俯首稱臣。這些藩王,要麼是建有功勛的將相、要麼是皇室貴族,富貴對他們來說唾手可得,所以世間唯一的皇位才是終極追求。

在歷史上,最為激烈的削藩大致有四次,一是漢代漢景帝重用晁錯,想要剝奪藩王封地,結果削藩令一下就出現了「七國之亂」,漢景帝殺晁錯以安撫七國都無濟於事,結果只能是一場混戰,直到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後,才算從根本上解決了漢代的藩王問題。唐朝昌盛時,建立了節度使制度,後來不斷演化節度使成了一方軍政大員,到了唐後期,四位皇帝連續削藩,也沒能成功,最終唐朝走向覆滅。而明朝建文帝意欲削藩,卻被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直接把建文帝趕下台了;到了清朝,康熙三藩之亂,也是一場戰爭。由此可見,削藩幾乎避不開戰爭。

漢武帝

到了民國時,歷史怪圈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倚仗自己訓練的新兵逼迫清帝遜位,成了臨時大總統,並在形式上逐漸統一了全國。不過,此時的國內並不是只有袁世凱一支力量,南方的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力量還是不容小覷,到了1913年底,宋教仁更是差點成了內閣總理。

宋教仁

種種勢力的「攪局」,讓袁世凱著手開始「削藩」,他先拿孫中山等人的根據地下手,把廣東、安徽、江西三地的都督胡漢民、李烈鈞、柏文蔚免了職,於是南方革命軍與袁世凱之間不可避免地打了起來,而其它地方的「藩王們」也趁機響應,湖南的譚延闓、福建的孫道仁、江蘇的黃興、四川的熊克武等人紛紛發難。好在袁世凱到底有所準備,很快就取得了「削藩」第一回合的全勝,把這些地盤都換成了自己的心腹。

不過,在削藩的第二回合中,袁世凱表現並不如人意。他在1913年時,分別召見了東北的張作霖、山西的閻錫山、湖北的黎元洪以及雲南的蔡鍔,這些人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所以也都明白袁世凱心裡的小算盤。

張作霖

張作霖來到北京,見了袁世凱立即三跪九叩,還說出了「我不知道什麼是大總統,我就知道大總統就是皇帝」的名言,而且還表現出對袁世凱金錶及美色的貪戀,這才讓袁世凱以為張作霖只不過是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閻錫山見了袁世凱,先是90度鞠躬,而且坐著也不敢正眼看袁世凱,雙腿戰戰兢兢地發抖,後來乾脆直接下跪磕頭,行君臣禮,這才得以回到山西老巢。而蔡鍔、黎元洪兩人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對稱帝、擁護共和的情緒,自然就被袁世凱封了虛職高官,在北京圈養起來了,在圈養中蔡鍔似乎開竅了,開始迎合袁世凱,最終得以逃脫,回到雲南。

蔡鍔

後來,當袁世凱準備稱帝時,這幾個人成了竟然成了引爆全國的定時炸彈,蔡鍔在雲南起兵,「胸無大志」的鄉下人張作霖在東北興兵,瞬間就把袁世凱精心策劃的登基盛典打得稀巴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洪秀全死後,他的大老婆在天京城破後是什麼下場?
陳賡和黃埔同學打了半輩子的仗,生前最後一次聚餐,一句話冰釋前嫌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