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癌症可以是一份生命的禮物

癌症可以是一份生命的禮物

寫在前面:

作者在這本書中,用了20個心法章節,來探討癌症、疾病與生命的問題,並開了一些「心靈處方」。也許你不會完全認同這篇文字的觀點,事實上,也無需完全認同。但希望,這篇文字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嶄新的想法。至少能夠做一個提醒,當我們看待癌症的時候,是否已經陷入了固有的思維模式,而忽略了生命釋放的重要訊息。

如果,當你突然有一天被診斷患有癌症,你會怎麼辦?

通常情況,你一定會竭盡全力,尋找一個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來戰勝消滅癌症。沒錯,要戰勝消滅癌症!

作者許添盛醫生(以下簡稱「許醫生」)一開篇,便重點探討「戰勝消滅癌症」的治療思維。許多人總是認為,癌症是壞東西,是敵人,要將它們趕盡殺絕,這背後,實則是一種「對立對抗」的思維模式。許醫生並不這麼看待癌症,他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從另一個層面看待癌症。

他說,癌細胞就像是家庭中一個叛逆的孩子,我們要關注的是,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心路歷程,讓一個好好的孩子變成了具有破壞性的問題兒童?也許有許多外在的因素,例如社會風氣、班級氛圍等,但歸根結底,通常是家庭內部出現了問題。絕大多數的問題青少年,均出自功能失調的問題家庭,當孩子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溫暖與呵護,肯定與關愛時,他內心中長期累積的失望和挫折感,會讓他的個性變得扭曲。

許醫生用這個例子想要告訴我們,正常細胞如何發生癌變,很大程度就像是一個好孩子如何變得叛逆乖張。一個人得了癌症,外部的環境原因固然很重要,但究其根本,往往是內在的心靈環境出了問題。體內的細胞,長期得不到主人的愛與關注,選擇以叛變的方式進行回應。就像父母面對叛逆的孩子,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法,投入更多的愛去讓孩子回到正軌,而不可能把孩子當成敵人,作為身體的主人,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愛,讓迷途的癌細胞返回正常的家庭。而這樣的觀察,是站在意識的層面,就像許醫生說的,他所提倡的,是從心靈的角度認識癌症。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選擇叛逆。

許醫生思考癌症的方式,與目前現代醫學的思路並不一致。現代醫學的治療思維往往是「兩敗俱傷」與「玉石俱焚」,像是採用化學或放射療法,將好細胞和壞細胞一併處死,對患者造成極大損害。或者「剷除異己」的方式,用精準度高一些的靶向治療,將癌細胞殺死,但不久,精明的癌細胞會產生耐藥性。許醫生認為,必須超越目前的思維方式,找到一個全新的角度。通過他多年的臨床經驗,發現接觸到的患者都存在相同的問題:之所以身體生病,是因為心先病了。

佛經中講「相由心生」,「相」不僅僅是「面相」,還涵蓋了我們感官(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所合成的「影像」。許醫生在書中反覆強調說:「我創造我的實相」,是一個意思,即內在世界創造外在表象。對於這一點,一般人恐怕會簡單理解為是「唯心主義」的騙人謊話,在此需要提醒誤入這種思維的陷阱。這個觀點可以放著暫時不去觸碰,但不要太急於一口否定。

到這裡,可以清晰看到許醫生的治療思維。

癌細胞和健康細胞不是對立的,本是一家人。癌細胞是對主人內心意識的叛逆回應,它們決不是敵人。

身體和心靈不是對立割裂的,本是互相影響的。身體諸多疾病的發生,皆是源於心靈首先出了問題。

因此,許醫生認為,癌細胞就是心靈的一面鏡子,選擇叛變有它的苦衷。癌症是一種提醒和警訊,其存在的目的,並不是要奪去主人的生命,而是藉由生病這個機會,驅策我們重新審視過去生命的軌道,找出過失,改善身心靈的環境,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質。從這個意義上說,癌症是一份帶著生命啟示的禮物,通過這份禮物,讓肉體的改變帶來心念的轉變,生命得以轉化與提升,從而「因病入道」。

再堅硬的困難,都擋不住希望的幼芽。

癌症患者當然需要調整飲食結構、日常作息,找到良好生活環境,並服用藥物等。但這些都還只是外在的因素,根本的改變,則需要從內心下手,而這一點是被很多人所忽略的。許醫生通過多年發現,如果僅僅把注意力放在外在因素,而心靈沒有進行轉變和調整,最根本的病因並沒有得到解決,即便病情一時得以控制,癌症複發的可能性仍然非常高。

那究竟如何轉變心念,來改變那些致癌的意識呢?許醫生開出一些「心靈處方」,大致歸納為行動、語言、觀念三類:

觀念上:

調整觀念。重新審視癌細胞,與人體自身並非「敵我關係」,癌細胞是自己沒有照顧並愛到的孩子。它們之所以出現,很大程度是我們自己任由負面情緒和觀念來掌控身體,錯在自己,需要面對並悔過。

學會感恩。試著感激癌細胞,給自己帶來人生巨大轉變的可能性。感恩自己這一生擁有一個精微的身體,和所擁有的一切。例如每天睡前可以抽10分鐘,對自己和身邊人進行感恩與祝福,會睡得很香。記得,在愛里沒有恐懼,愛的光芒會把恐懼的黑暗除去。

找到意義。閉上眼睛,放下煩惱思緒,誠實地問自己,自己這輩子的生命意義是什麼?什麼是自己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自己喜歡目前的狀態和人生嗎?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讓自己聽從內心中最誠實的聲音。

轉化情緒。提升自我覺察能力,試著找出深埋在心裡的苦衷,和壓抑在內心的負面情緒(追悔、嫉妒、仇恨、恐懼、自私、缺乏安全感等等),試著接納它,處理它,轉化它,看破它,放下它,千萬不要壓抑它,排斥它,仇恨它。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過還是一點點去做。

端正心念。知道身體不僅僅是物質,還是能量和意識的結合體。意識的波動會造成物質界的改變,心念的巨大轉變會帶來身體內結構的改變。(這一點很多人不一定認同,但不見得要急於否定,量子力學界和佛教的唯識學都有探討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慢慢學習、了解與體會。)

語言上:

增進溝通。學會傾訴內心真實的想法,與親友溝通互動,從外界獲得理解與愛的支持。在吐露心聲的過程中,內心被壓抑的負面能量能夠得以宣洩和釋放。親友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變成「患者情緒的垃圾桶」,而要視作珍貴的人生課程,從中提升對生命的理解。

積極暗示。常常給自己肯定,告訴自己「我一直是被愛的,我的身體本來就是愛我的,它不會選擇放棄生命的。我一定可以做到的內心的轉變,因為我是這個身體的主人。」這些正向的心理暗示決不是自我欺騙,而是轉變觀念和意識的有力武器,因為心轉則境轉。

人生的苦雖要自己擔,但人生的路有家人伴。

行動上:

修行修心。選擇屬於自己的「修行」方法,無論哪個宗教、哪個派別,只要符合 a. 打動自己的心,讓自己感到喜悅,而非恐懼。b. 能夠產生實質性功效,令自己邁向更豐富且充盈的生活,吃更少的葯,擁有更大的健康。 c. 讓自己覺得生命更加寬闊自在,而非添加更多的限制和條條框框。

多看多聽。反覆閱讀能夠激勵自己的書籍和經論格言,例如參加讀書會,以及反覆聆聽那些正面的話語。通過多看多聽,逐漸轉變自己的觀念,並不斷強化記憶。佛教里常用兩個詞——「反覆串習」、「常時熏修」,指的是讓自己的心不斷地去熟悉並加以練習,以克服遺忘,潛移默化發生心智改變。每一句話就像是一把刀,削去我們心中堅固難化的執著和錯誤觀念。

走進自然。放下自我的面具,去多親近大自然,試著和自然界的意識相互結合,讓自己的心打開,像天地一樣遼闊。試著將身上的痛苦,轉換成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借著山河大地加以釋放。例如告訴自己,把心裡的愁苦統統交給大地來保管,把心裡的憤怒全拋給太陽,讓輕撫自己的風吹走深埋心底的執念,讓山澗清流的小溪帶走自己的病苦,讓樹治癒痛苦的靈魂……讓自己試著做一朵花、一隻鳥、一朵天上的雲……

直面痛苦。面對身體上疼痛時,可以試著直面觀察疼痛,把它當做禪修的對象。許醫生說,就像颱風雖然具有摧毀性,但如果你位於颱風眼(颱風的中心),是不會感受到颱風的破壞性的。細細觀察疼痛,把自己放在病痛的颱風眼裡,痛苦會減輕很多。此外,如果能發起「代為一切眾生受苦」的想法,則是積累修行資糧的方法。當然,要真正做到,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

把煩惱,變成塵土,交給大地保管。

寫在後面:

如果你還健康,不妨試著記下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作為排解內心負能量的方法。如果你身邊有正深受癌症煎熬的親友,不妨把許醫生的這些方法分享給他們。多一種方法,多一個思路,總應該是好的吧,畢竟這些方法不會有害。

最後,祝願你和你的家人朋友,都有個快樂、幸福、美好的人生。

見聞者得益,分享者增福。

願做一個搬運工,智者思想的搬運工。

願智慧遣除黑暗,點亮心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如何關注癌症患者的心理問題
癌症兒童I期臨床試驗僅有10%獲益,亟待平衡風險與獲益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