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3個漢字,探尋女子生命的輪轉

13個漢字,探尋女子生命的輪轉

「女」字,是一根穿越歷史的繩索,串聯起古與今、你與我。今日婦女節,讓我們從這個簡單的漢字入手,沿著漢字演化的腳步,去探尋女子生命的輪轉。

清·惲冰《蒲塘秋艷圖軸》。惲冰,清代著名女畫家。中國畫史上出現的女性畫家極少,惲冰便是女畫家中較突出的一位,她的作品多以寫生花卉為主,用筆細膩含蓄,賦色秀麗明快,表現出女性特有的情感。

「女」是象形字,《說文解字》將「女」解釋為「婦人也」。從字形來看,這個字有著跨越遠古而來的溫婉氣息,像女子兩手相交,嫻靜而坐。讓人不禁想起「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嬌羞」。

雖然現在女人是所有女性的統稱,但是在古代,若研讀如下記載:

「女二十而嫁。」——《周禮?地官?媒氏》

「實則在父母家曰女,親迎時亦曰女,在婿家未廟見亦曰女,既廟見始曰婦。」

——《癸巳類稿釋士補儀禮篇名義》清·俞正燮

以上便能看出,「女」在以前特指未婚的女子,女子嫁為人妻,併到夫家宗廟祭告祖先之後,則稱作「婦」。

現在,人們每日勞作,希望自己事業好,家庭好,很多人用一生去追逐一個「好」字,卻忽視了「好」這個字本真的美,「好」其實是女子美麗的容顏。

《說文解字》說「好」是「美也,從女,從子」。

段玉裁對其註解為:「好,本謂女子,引申為凡美之稱。」 所以,「好」本來指的是女子貌美。

《戰國策?趙策三》:「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

其中的「好」便是貌美,是說鬼侯有個女兒長得漂亮,便被獻給了紂王。

也有人認為,「好」字體現了古代對女子的態度。女性承擔著繁衍子孫後代的重任,在小篆字形里,「好」字左邊是個女子,右邊是個孩子,所以「好」也暗指女人生子為好。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麗的姑娘,轉眼間便開始談婚論嫁。

《孟子?滕文公下》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女子的人生,自媒妁起,開始轉折。

男女之間,第一步是「妁」。

《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酌也,斟酌二姓也。從女勺聲。」

「妁」是考慮兩個人合不合適相伴一生。

第二步是「娉」。「娉,問也」,即問名,男方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現在這個字由「聘」字代替。

第三步是「媒」。

《說文解字》說:「媒,謀也,謀合二姓。」

段玉裁註解為「媒之言謀也,謀合異類使和成者」。「媒」就是撮合兩個人結為連理。「媒」也從本義引申出「媒介」的意思,表示使雙方發生聯繫的人或事物。

有了媒妁之言,便擇一良辰吉日,在鞭炮的喧鬧里,身穿紅色嫁衣,出嫁。

「嫁」字字面意思很簡單:

《說文解字》:「嫁,女適人也。」

《爾雅?釋詁》:「嫁,往也。」

「嫁」字,「嫁」的是女人的一生,一個女,擁有了一個新的家。

《儀禮?喪服?子夏傳》:「婦人有三從之義,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古代女子講究三從四德,女子嫁入夫家,從此夫家便是自己的家。

「娶」,《說文解字》解釋為「取婦也」,即「取彼之女,為我之婦也」。也有人認為,「娶」中上邊為「取」,以手搶奪女子,「娶」反映著很久以前搶婚的習俗。

嫁娶之間,吹吹打打,熱熱鬧鬧,願世間有情人均能相濡以沫,白頭到老。

古代新郎手裡的紅綢像月老的紅線,牽著蓋頭下嬌羞的姑娘,步入婚姻的殿堂。「婚」,《說文解字》解釋為「婦家也」。

為何這個字右邊是「昏」呢?難道真的像有的人說的那樣,是因為昏了頭才結婚,所以為「婚」?這種說法權當一樂即可。

《禮》:「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從女從昏,昏亦聲。」

古代男子會在昏時迎接女子,所謂「昏時」大約是晚上六七點左右。

為什麼要選在這個時刻?只是為了方便剛好吃晚間酒席嗎?當然不是。

古人認為男子屬陽,女子屬陰,昏時陽氣往而陰氣來,恰巧是男子迎娶女子的合適時辰。

「姻」是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從女從因,因亦聲」。婦人因夫而成,所以稱為「姻」。在古代,「姻」也指夫婿的父親,並泛指由婚姻而結成的親戚,孔穎達就說過「姻是外親之總名」。

踏過婚姻的殿堂,便成為家中正妻。

古人有妻有妾,妻妾有別,其不同的身份地位在字中也有體現。

「妻」,《說文解字》中為「婦與夫齊者也。從女從屮從又。又,持事,妻職也。」 「妻」字在甲骨文中是個女子的形象,最上方飄飄的長髮邊是個手。有人認為這個字描繪的是有女僕在給妻梳頭,表示了妻子的地位與名分。

「妾」,《說文解字》解釋為「有罪女子」,字形像頭上帶有罪人記號的下跪女人。其本義是女奴,身份卑賤。上古時期,人們會把戰俘當奴隸使用,並在頭上刺字,女子成奴,常被奴隸主佔為己有。這便是妾。

嫁為人妻,孕育生命。「孕」字,「褢子也」,也就是懷胎的意思。在字形中,「孕」是位承載生命的婦人,肚子在一天天對孩子的期盼里日益隆起,小小的生命,安然睡在母親肚子里。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女性擁有了世界上最沉甸甸的名字——母親。

「母」字體現著先民造字的簡約與精準。《說文解字》說:「母,牧也。從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在字形上,依舊是一個女子,只是「母」字比「女」字多了兩點,那是媽媽的乳房,體現著母親餵養孩子的天職。

孩子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到頂天立地,闖蕩世界,曾經那個俏麗的女子、溫婉的妻子、溫柔的母親,此刻卻花白了頭髮,成為老嫗,或者說「媼」。

「媼」,《說文解字》解釋為「女老偁也」,即女子老後的通稱。《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這裡的「媼」是趙太后。天下父母疼愛子女,即使貴為太后,她在送燕後出嫁時,拉著她的腳後跟為她哭泣,為她嫁到遠方而傷心。

「媼」字里,承載著女子逝去的年華,也有一份對子女深沉的愛意。

本文轉載自「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原文有修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原來乾隆皇帝喜歡這麼玩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