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丘吉爾:比奧斯卡男神更閃耀的人生

丘吉爾:比奧斯卡男神更閃耀的人生

日前,備受矚目的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老戲骨加里·奧德曼作為影片《至暗時刻》中丘吉爾的扮演者,憑藉對這一歷史人物的精湛演繹而將最佳男主角最終收入囊中。

溫斯頓·丘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現在,讓我一起來看看這位大神是如何磨礪出復原力,從失敗走向成功的

一種說法,說最早的人類社會是圍繞著一群試圖殺戮某個人或某種動物的人而組織起來的。這可能是我們在現代文明時期,仍然把我們的事業和興趣以運動、廣告戰和其他戰爭類比喻來描述的原因。

儘管丘吉爾是「正義戰爭」的主要偶像之一,但他的職業生涯展示了他對錯誤和失敗的看法背後的事實。其中包含的錯誤與一些歷史人物和國家建設者相比要更多。

我們很難忽視丘吉爾身上成功的光輝,不向倫敦國會廣場上他三米多高的塑像點頭致敬。

但是,丘吉爾是一位毫無疑問的偉大領導者嗎?拋開他所處的特定時代和環境,他身上還有哪些值得今天的領導者去學習的地方?

一生不守規則

看上去,丘吉爾天賦異稟,飽受爭議。有人熱愛他,也有人輕視他;有人追捧他,也有人忽視他。他上升得很快,但也常常跌落。各種情況、各種同僚帶給他失敗,就像僵硬的軛套在他的身上,讓他無法充分發揮才能去做他要做的事。

成功不是永恆的,失敗也不是致命的。」他說,「最重要的是堅持下去的勇氣。」他也說:「成功是在一個又一個失敗中蹣跚前行,而熱情絲毫不減。」他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對這些話的註解。

丘吉爾的故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在於,他的「混亂時期」從其流行的形象中被抹除了。這是令人遺憾的,因為儘管丘吉爾的「聖徒傳」今天讀來仍然鼓舞人心,但是不如一種平衡的視角更讓人受益。

寫作者、哈佛大學教授高塔姆·穆昆達指出:「每個人都能看到他的才能,但是很少有人尊重他(對他成年生活的很多事情)的判斷。他做的事情被人們各執一詞地爭論著。」

在丘吉爾試圖做出最偉大的舉動,也就是提醒他的同胞希特勒可能帶來的威脅時,很多人對他一笑置之。

1936年,首相斯坦利·鮑德溫告訴一位同事:「丘吉爾出生時,很多精靈帶著禮物——想像力、口才、勤勉、能力——降臨在他的搖籃上,然後一位精靈說:『沒有哪個人可以享有這麼多天賦。』於是把他抱起來搖了一下,在他所有的天賦中,給了他不那麼好的判斷力和智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採納他的建議。」

愛德華·羅特斯坦引用過很多證據證明鮑德溫對丘吉爾的免職並不是出於對他過去所做的事情的錯誤看法。「丘吉爾關於德國的警告可能被大家充耳不聞,因為他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在政治上有太多的錯誤判斷,很多人已經不信任他了。事實上,丘吉爾也反對印度政府的憲法變更,曾說和甘地這樣的『托缽僧』享有平等的權利是『令人厭惡』的。歷史學家對丘吉爾的攻擊,則包括他在政治上傾向於帝國主義,以及崇拜像墨索里尼這樣的人物(丘吉爾在改變自己的想法之前曾在1935年稱墨索里尼是『真正偉大的人』。)」

丘吉爾對甘地的描述中,在政治上更為正確的是「惡毒的狂熱分子」。據傳,丘吉爾最喜歡的一個飯後笑話是「甘地應該被綁上手腳,放在德里的大門口,讓總督騎著的大象踏過去」。由於政治上巨大的失策,在愛德華八世遭遇危機,包括想要迎娶他的美國情人沃麗絲·辛普森時,丘吉爾頑固地為其特權進行辯護。這對於他苦心修復的名聲而言無異於再一次雪上加霜。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同樣的力量、熱情和不容妥協的確信,讓丘吉爾成為強有力的英國希望的守護者。即便納粹德國膨脹到威脅要毀滅歐洲,丘吉爾的大部分同事也只是把他看作排在很多人後面的選擇。很多人覺得哈利法克斯勛爵是更好的人選,但他卻辭職了(部分原因在於,他自己認為他輔佐丘吉爾會更好,可以中和他不計後果的莽撞)。

不過,一旦被推上領導者的位置,在那個時刻,在那種背景下,一個對失敗已經很熟悉的人是不會再次失敗的。

他不僅鼓舞了整個國家的民眾,讓他們挺起了脊樑,也精明地與富蘭克林·羅斯福以及同盟國的將領們合作,展開艱難的軍事戰略部署。他對這些的了解程度超過以往處於該職位的所有人。

丘吉爾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給他此前的職業生涯帶來了很多的失敗。但是,一旦他所面臨的風險遠高過以往,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他的國家,他的勇敢和力量都獲勝了!

這是權變原則的極致。丘吉爾不是一個適合任何時代的人,而是一個為他所處的時代而生的人。

衡量留給後世的財富

就像羅斯坦所指出的,丘吉爾給歷史學家帶來了挑戰,因為「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同時衡量他的成就和他的失敗」。在他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後,他的失敗也接踵而至,大英帝國撤銷了他的權力。這再次表明,他不是適合即將到來的時代的那個人。

當我們深究他的成功時,看到很多值得爭論的地方:他做出了艱難的選擇和道德上的判斷。其中一些在他的時代遭到譴責,一些在歷史的回溯中遭到譴責(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丘吉爾發動戰爭的方式過早地讓大英帝國耗盡了)。

如果像丘吉爾這樣的人生活在今天的政治舞台上,他還會獲得同樣的尊敬嗎?稍微想像一下就會知道,一些學校的學生會試圖以他過時的殖民價值觀和軍國主義來抨擊他。

而那些認為一些領導者是聖徒、一些領導者是惡魔的人會忽視他們所評判的公眾人物最重要的方面。

這位堅韌領導者的本性

維克多·弗蘭克從集中營中活下來之後,在《追尋生命的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書中反思復原力和決心的重要性。他說:「你可以拿走一個人的一切,只有一樣是拿不走的——那就是一個人在任何處境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方式的自由。

他還說:「生命從來不會因為處境如何而無法承受,卻會因為缺乏意義和目的而無法承受。」

弗蘭克認為復原力是每個人在每一種處境中都可以具備的能力。丘吉爾身上就體現了這一點。即便在失敗時,即便在犯錯時,丘吉爾依然可以異乎尋常地保持他強烈的意義感。

或許這便是這位大神留給我們勝利之外的最大的啟示。

主題供圖:賈米娜,文章摘自《領導的藝術與冒險——失敗、復原力和成功》

推薦閱讀:

掃描二維碼

進入購買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山寨到底有多牛,連故宮都被它坑了!
蘇東坡的第一流詞作在於豪放之中有幽咽

TAG:北京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