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家解讀中美「積極競爭」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

專家解讀中美「積極競爭」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

3月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圖為王毅與現場記者互動。(圖源:新華網)

王毅外長在談到中美關係的問題時指出,中美間如果有競爭的話,那也應該是良性和積極競爭。換句話說,中美可以有競爭,不必做對手,更需當夥伴。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教授凌勝利認為,所謂積極競爭更多是一種非零和競爭而非你輸我贏,積極競爭有助於彼此增強自我,實現互利共贏。中美關係競爭與合作並存已經是新常態,競爭無法迴避,但競爭並不意味著對抗或衝突。如何管控競爭才是最為重要。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齊皓表示,積極競爭意味著,中美間應減少大的摩擦和碰撞。美國應專註國內經濟的發展而非在外部找替罪羊。

齊皓同時指出,美國已下定決心將中國當對手,最近強硬的舉措正驗證這一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能否採用中方的倡議,仍是一個未知數。

從美國近期出台的政策來看,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導向並沒有改變。美國發起的對鋼鋁關稅課徵計劃引起全球震動,也引發其盟友的不滿。也許在特朗普總統看來,美國的全球領導有點虛無縹緲,切實增進美國的物質利益才至關重要。

中美建交39年以來,兩國關係無論在政治、經貿、人文等各個領域交往愈發深入,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做越大,兩國人民享受到更加廣泛和實在的好處。不可否認,接觸面越大,摩擦和分歧也會相應增多,但不能只聚焦部分議題上的不同意見,而忽視在中美之間已經形成的合作主流。

正如王毅外長所言,中美雙方達成已達成很多重要共識。中國將繼續堅持走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振興不可阻擋,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認知。美國一些人認為中國因此要取代美國在國際上的作用,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戰略誤判。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合作將造福兩國,也將惠及世界。

因此,中美進行對話並實現合作共贏應是中美下階段戰略選擇。(海外網 戴尚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朝鮮先遣隊剛到韓國就來勁 拿小本子認真記不停
3年後4K電視滲透率將達71%超高清產業風口已開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