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永遠的倉央嘉措

永遠的倉央嘉措

| 讀史 |ID:dushi818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有品有趣有態度。

我自己最早知道倉央嘉措,是在學生時代。那時從一本已經忘記名字的書里得到的印象,倉央嘉措是一位英俊瀟洒、白天住在布達拉宮、夜晚偷偷溜到拉薩市井密會情人的風流活佛。直到後來我親往倉央嘉措留下足跡的地方尋訪,並多方參閱歷史資料,我才發現這一印象的荒誕和淺薄。

倉央嘉措這位六世達賴和他的一唱三嘆的美麗詩篇,留給我們一個浪漫不羈的傳奇背影:命運的跌宕起伏,完全出人意表,更像是一部傳奇小說。

農家少年 一夜成為宗教領袖

公元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的一戶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的農奴家庭。當幼年的倉央嘉措在遠離西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拉薩的門隅地區,過著最普通的農牧民生活時,他和他的親人們都不會想像得到,有一天,他將會成為萬人景仰的宗教領袖,但又在最輝煌的時候,莫名其妙地成了階下囚,然後年紀輕輕地就客死他鄉,卻又通過上百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從而流芳千古。

清朝順治年間,五世達賴和固始汗從西藏前往北京晉見順治皇帝,當這支隊伍在結束晉見返回拉薩途中,順治派出的特使快馬追上了他們,這位特使向達賴宣布了一道聖旨,正式冊封達賴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這是一道在歷史上意義重大的聖旨,達賴喇嘛首次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冊封,達賴的冊封以後還要加上班禪的冊封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自此成為一條規矩,一個儀軌,一種讓僧俗萬眾口服心服的重要方式。

但是當時,西藏政教兩界之間卻存在著明爭暗鬥。1682年2月25日,五世達賴喇嘛在布達拉宮去世,其弟子桑結嘉措為了利用達賴的威信威權自重,於是密不發喪,封鎖了五世達賴已經去世的消息。直到15年之後的1696年,康熙帝在平定準噶爾的叛亂中,才偶然得知五世達賴已去世多年,震怒之下康熙致書嚴辭責問桑結嘉措。桑結嘉措一方面向康熙承認錯誤,一方面派人尋找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於是乎,一個在邊僻鄉村生活了十五年的少年的命運從此改變:他就是倉央嘉措。

1697年,倉央嘉措被正式確認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是年9月,倉央嘉措自藏南被迎到拉薩,途經朗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為師,在那裡剃髮受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倉央嘉措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正式成為六世達賴。

按理說,一個農家少年,一夜之間成為至高無上的教宗,可謂齊天的洪福,理應欣喜若狂,但倉央嘉措卻沒感到多少幸福和快樂。其間的原因有兩個:其一,自始至終,他都受制於幕後操縱者桑結嘉措,並沒有任何真正的實際權利,而是被操縱的傀儡而已;其二,更重要的是,倉央嘉措在家鄉時信仰的是藏傳佛教的寧瑪派,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紅教,紅教的僧侶可以結婚生子,但做了六世達賴後,他信仰的是藏傳佛教的格魯派,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黃教。與紅教相比,黃教要求嚴守清規戒律,根本就不能結婚生子,甚至不能與婦女接觸。這對於一個十多歲的原本生活在自由之中的天性少年,無疑是一種極其沉重的枷鎖。

浪漫不羈的愛情傳說

相傳,倉央嘉措在被確立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之前,在家鄉曾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後,他厭倦深宮裡單調而刻板的生活,時時懷念著民間多彩的習俗,思戀著美麗的情人。為了打發那份幽居的寂寞,他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自由生活。有一天夜裡天降大雪,清早起來,鐵棒喇嘛發現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便順著腳印尋覓,最後腳印進入了倉央嘉措的寢宮。隨後,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後來甚至把倉央嘉措關禁閉。

這是關於這位傳奇宗教領袖的傳說之一,在另一些傳說里,這位天才的詩人生性浪漫,熱愛不羈的自由,對枯燈黃卷的修行感到無比的厭倦,據說他白天是活佛,夜晚則易容改裝,潛游於拉薩的街巷之中,沉醉於美酒和美麗的愛情之中。當時的文獻記載說:「雅好狎邪,鍾情艾少,後宮秘苑時具幽歡,而又易名微服,獵艷於拉薩城內。」而他本人的作品也宣稱:

黃昏去會情人,

破曉大雪紛紛,

足跡留在地上,

保密還有何用。

由於身份的特殊,他的舉動遭到了當時的一致反對,這位倔強的詩人和情種據說曾憤怒地跪在扎什倫布寺的門前向他的老師五世班禪說:「你給我的袈裟我還給你,你在我身上的教戒也還給你,黃教教主我不當了,讓我過普通人的生活吧。」但由於可以想像得到的原因,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改變自己既定的命運。

今天,很多「小資」是通過拉薩八廓街的「瑪吉阿米」酒吧知道倉央嘉措的。酒吧的服務人員會告訴人們,那裡曾是倉央嘉措「密會情人」的地方,「瑪吉阿米」的意思就是「情人」。有的服務員還會說,「瑪吉阿米」就是倉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倉央嘉措詩歌的第一首即寫道:

在那東山頂上,

升起了皎潔的月亮。

瑪吉阿米的臉龐,

浮現在我的心上。

生活於這種無奈之中,倉央嘉措用一首詩表達了他的困惑、迷惘與掙扎: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正史中的死亡與民間的遁世

繼位第六世達賴後,倉央嘉措對愈演愈烈的政治鬥爭毫無興趣,但又不得不夾在蒙古汗廷和西藏地方官員之間,充當各派利用的工具。作為宗教領袖,他無法一心向佛,以第巴桑結嘉措為代表的西藏勢力希望利用他爭奪更多的行政權力。這種為僧不能、為俗又沒有實質權力的尷尬身份,註定了他的苦惱,也導致了他只能以表面上的放蕩形骸來化解內心的鬱悶。

這種高層的鬥爭最終導致倉央嘉措的被廢黜。而其被廢黜之後的命運可謂撲朔迷離、莫衷一是。

正史上的記載表明,這位才華橫溢的大詩人死於政治鬥爭:1701年,固始汗的曾孫拉藏汗繼承汗位,與迎立倉央嘉措的幕後鐵腕人物桑結嘉措矛盾日益尖銳。1705年,桑結嘉措買通拉藏汗的內侍,向拉藏汗飲食中下毒,但被拉藏汗發覺,雙方於是爆發戰爭,桑結嘉措兵敗,被處死。

事變後,拉藏汗向康熙報告了桑傑嘉措的謀反事件,並稱由桑傑嘉措所擁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是假達賴,請予廢黜。康熙准奏,命令拉藏汗派人把倉央嘉措解送到北京。1706年,倉央嘉措在被押往北京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去世,年僅24歲。

不過,最新的考證越來越傾向於他其實並未病死。由於倉央嘉措作為達賴喇嘛的轉世在藏區仍然深得人心,當時的西藏地方統治者和北京的清廷誰也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處置這樣一位退位的達賴喇嘛——他們既不能冒加害於他的風險,也不能繼續給他活佛的禮遇。

最後,受到康熙皇帝訓斥的押解人員想出一個萬全之策,請求倉央嘉措自遁而去。自此,倉央嘉措看破紅塵雲遊四方,苦心修行。最後在阿拉善一帶落腳弘法,而他自己也在走下佛壇之後真正悟道,成為一位真正的高僧大德。

根據筆者的實地走訪,阿拉善地區長久以來的確廣為流傳有關倉央嘉措在那裡弘法的事迹,倉央嘉措的肉身靈塔據信一直到文革初期都還保留在阿拉善著名的南寺(廣宗寺)中。現在,南寺還保留有倉央嘉措的舍利以及佛帽等多件遺物。實際上,南寺本身就是根據倉央嘉措的遺願修建的,人們相信其廟址也是倉央嘉措親自選定的。

1998年版《阿拉善盟志》第253頁記載:「1716年至1746年,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流落阿拉善弘揚佛法,傳播佛教達30年之久。」

情歌之名與成佛捷徑

倉央嘉措是西藏有史以來最為知名的傑出詩人之一,他的詩篇在藏區被人們廣為傳唱,他本人的悲劇人生,也贏得了不少人同情的淚水,而他那些一唱三嘆的詩篇,更是西藏奉獻給文學史的一份厚禮。

藏傳佛教高僧對倉央嘉措評價說:「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凈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獨立特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益!」

時下的一些出版物把倉央嘉措的詩歌稱為情歌或情詩,這在學界其實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很多專家認為,從現在的角度看,雖然從於道泉先生開始,就把倉央嘉措詩歌翻譯為「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但其實這些並非都是寫男女愛情的「情詩」,更準確的應該翻譯為「倉央嘉措詩歌」。

倉央嘉措詩集原文的題目用的是「古魯」,而非「雜魯」——在藏語里,「雜魯」特指情歌,而「古魯」的含義則是泛指的詩歌,甚至有「道歌」(含勸誡意義的宗教詩)的意思。

很多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相信,《倉央嘉措詩歌》里的很多句子從字面意義上看似乎是描寫男女情愛,但實則宣講佛教義理,是在以或暗示或譬喻或代指的手法,表達佛學中的某些觀念,「並非兒女情長」。

描寫愛情的詩歌,在確信為倉央嘉措的詩歌總數中所佔的比例並不大,其餘大部分詩作,都應該視作是「道歌」——除了更有靈性和藝術氣質之外,和歷代達賴喇嘛用以傳播和教化信眾的詩作並無區別。

比如,倉央嘉措的一首詩寫道:

我與城市女,

共作同心結。

我未解同心,

何為自開裂。

這首詩表面在寫愛情,實際上充滿了濃郁的宗教情懷,是為了宣示「人生無常」這一佛教對世界的基本判斷,勸喻人們從對稍縱即逝的世俗快樂的執迷中醒悟過來,追求佛家所倡導的看破、解脫。

應該說,在倉央嘉措的詩歌中,的確也有部分不必做過分解讀,可以看作是比較純粹的「情歌」。關於倉央嘉措一度流連酒肆、行為放蕩的風流韻事,後世研究者歷來多有爭議,但如果僅僅據此就把倉央嘉措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他後半生在文化發展和宗教弘揚方面的巨大功績一筆抹殺,那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和藏傳佛教認識論的精髓的。

宗喀巴大師曾說,對佛的教義,如果只靠信仰而相信,而不從邏輯上加以證明,那是對佛法正確性的根本否定,「沒有從理論上理解的任何觀點,都像插在泥巴里的木橛,站不穩腳。不達到精細入微的程度,不能輕易知足。一定要正信不惑。」

在這方面,倉央嘉措無疑是一個最好例子。他在經歷了最荒唐的世俗體驗和最為劇烈的從法王到囚徒的人間寵辱之後,最後獲得了最為篤定的宗教虔誠。真愛才會真痛,真痛才會真悟。成佛從來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有時候迷途知返,其實反而是一種得道的捷徑。

【據考證,下列詩中有偽作,但微主認為無所謂了,只好詩歌夠好就行了】

1,我問佛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

別問是劫是緣 。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

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六道眾生要經歷因果輪迴,從中體驗痛苦。

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

鳳凰,涅盤 。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註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確,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 。

2,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

我飛升成仙,

不為長生,

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3,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4,

在那東山頂上,升起了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米的臉龐,浮現在我的心上。

5,

去年種的青苗

今年已成秸束

少年忽然衰老

身比南弓還彎

(南弓:西藏南部製造的弓 )

6,

我那心愛的人兒

如作我終身伴侶

就象從大海底下

撈上來一件珍寶相似

7,

路上遇見的意中人

身上飄溢著醉人的芳香

擔心拾到的白(王總)

會再丟失遠方

(王總,此為一個字,即松兒石,一種寶石,通常綠色)

8,

花開季節過了

玉蜂可別惆悵

相戀的緣分盡了

我也並不悲傷

9,

芨芨草上的白霜

還有寒風的使者

就是它們兩個

折散了蜂兒和花朵

(寒風的使者:深秋的風 )

10,

天鵝流連池沼

想多停留一會

可那湖面結了冰

叫我意冷心灰

11,

渡船雖沒情腸

馬頭,卻向後看

那負心的人兒去了

卻不回頭看我一眼

(馬頭:西藏木船頭上一般都有臉朝後的木雕馬頭像 )

12,

寫出的小小黑字

水一衝就沒了

沒繪的內心圖畫

咋擦也不會擦掉

13,

蓋上的黑色小印

它不會傾吐衷腸

請把知恥守信的印章

蓋在你我的心坎上

14,

面對大德喇嘛

懇求指點明路

可心兒不由自主

又跑到情人去處

15,

默想的喇嘛面孔

很難來到心上

不想的情人容顏

心中卻明明亮亮

16,

想她想的放不下

如果這樣去修法

在今生此世

就會成個佛啦

17,

問問傾心愛慕的人兒:

願否作親密的伴侶?

答道:除非死別,

活著永不分離!

18,

珍寶在自己手裡

並不覺得希奇

一旦歸了人家

卻又滿腔是氣

19,

姑娘不是媽媽所生

莫非桃樹上長的?

為什麼你的愛情

比桃花謝得還快?

20,

從小相愛的姑娘

莫非狼的後裔?

儘管同居相愛

還想逃會山裡

21,

野馬跑到山上

可用套索捉住

情人一旦變心

神力也難捉住

22,

對於無常和死

若不常常去想

縱有蓋世聰明

實際和傻子一樣

23,

無論虎狗豹狗(虎豺豹狗?)

喂熟它就不咬

家裡的花斑母虎

熟了卻更凶暴

24,

雖然肌膚相親

情人的真心卻不知道

不如信手在地上畫畫

能算出天上星星多少

25,

守門的老黃狗

心比人還靈

別說我夜裡出去

今日清晨才回宮

26

夜裡去會情人

早晨落了雪了

膠印留在雪上了(腳印?)

保密又有何用

27

把帽子戴在頭上

將辮子撂在背後

一個說"請慢坐"

一個說"請慢走"

說:"心裡又難過啦"

說:"很快就能聚首"

(慢坐:西藏人告別時的客套話 ,意為"留安" )

28

在那陰曹地府

閻王有面業鏡

人間是非不清

鏡中善惡分明

(業:佛教用語,指人世行為,有善業與惡業之分 )

29

柳樹愛上了小鳥

小鳥愛上了柳樹

只要兩兩用心

鷂鷹無隙可入

30

不要說持明倉央嘉措

去找情人走掉!

如同自己需要一樣

他人也同樣需要

31

喝了一杯沒醉

又喝一杯還沒醉

少年的情人勸酒

一杯便酩酊大醉

32

你是金銅佛身

我是泥塑神象

雖在一個佛堂

我倆卻不一樣

33

熱戀的時候

情話不要說完

口渴的時候

池水不要喝乾

一旦事情有變

那時後悔已晚

34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35

黃昏去會情人

黎明大雪飛揚

莫說瞞與不瞞

腳印已留雪上

36

誰,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

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

誰,撫我之面,慰我半世哀傷;

誰,攜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誰,扶我之肩,驅我一世沉寂。

誰,喚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轢。

誰,棄我而去,留我一世獨殤;

誰,可明我意,使我此生無憾;

誰,可助我臂,縱橫萬載無雙;

誰,可傾我心,寸土恰似虛彌;

誰,可葬吾愴,笑天地虛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離;

伊,攬我之懷,除我前世輕浮。

執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萬世輪迴。

執子之手,共你一世風霜;

吻子之眸,贈你一世深情。

我,牽爾玉手,收你此生所有;

我,撫爾秀頸,擋你此生風雨。

予,挽子青絲,挽子一世情思;

予,執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長;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憐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37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38

我終於明白

世間有一種思緒

無法用言語形容

粗獷而憂傷

回聲的千結百繞

而守候的是

執著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笑那浮華落盡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飛花萬盞

誰是那輕輕顫動的百合

在你的清輝下亘古不變

誰有那灼灼熱烈的雙眸

在你的頷首中攀援而上

遙遠的憂傷

穿過千山萬水

縱使高原上的風

吹不散

執著的背影

縱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頭的溫熱

你靜守在月下

悄悄地來

悄悄地走

我也開始修心了

讀史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見 的精彩文章:

吃了13年速凍餃子的董卿,終於能夠回家吃個團圓飯了
原來,1998年改變了那麼多!

TAG:針見 |